咳嗽的原因

时间:2020-11-1 20:49:55 来源:声带麻痹

记者观察极端气候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南部非 http://www.zhudanli.com/swsljs/9960.html

1、干咳或刺激性咳嗽常见于急性或慢性咽喉炎、喉癌、急性支气管炎初期、气管受压、支持气管异物、支气管肿瘤、胸膜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以及二尖瓣狭窄等。

2、咳嗽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和空洞型肺结核等。

3、突发性咳嗽常由于吸入刺激性气体或异物、淋巴结或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分叉处所引起。

4、发作性咳嗽可见于百日咳、支气管内膜结核以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哮喘)等。

5、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肺结核。

6、夜间咳嗽常见于左心衰竭和肺结核患者,引起夜间咳嗽的原因,可能与夜间肺淤血加重及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

7、咳嗽声音嘶哑,多为声带的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所致。

8、鸡鸣样咳嗽,表现为连续阵发性剧咳伴有高调吸气回声,多见于百日咳、会厌、喉部疾患或气管受压。

9、金属音咳嗽,常见于因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癌直接压迫气管所致的咳嗽。

10、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力,见于严重肺气肿、声带麻痹及极度衰弱者。

12、黏液性痰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大叶性肺炎的初期,也可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13、浆液性痰见于肺水肿。

14、脓性痰见于化脓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15、血性痰是由于呼吸道黏膜受侵害、损害毛细血管或血液渗入肺泡所致。

16、痰量增多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支气管胸膜瘘,且排痰与体位有关,痰量多时静置后可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浆液或浆液脓性,下层为坏死物质。

17、恶臭痰提示有厌氧菌感染。

18、铁锈色痰为典型肺炎球菌肺炎的特征。

19、黄绿色或翠绿色痰,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20、痰白黏稠且牵拉成丝难以咳出,提示有真菌感染。

21、大量稀薄浆液性痰中含粉皮样物,提示棘球蚴病(包虫病)。

22、粉红色泡沫痰是肺水肿的特征。

23、日咳数百至上千毫升浆液泡沫痰还需考虑肺泡癌的可能。

24、咳嗽伴发热多见于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肺结核、胸膜炎等。

25、咳嗽伴胸痛常见于肺炎、胸膜炎、支气管肺癌、肺栓塞和自发性气胸等。

26、咳嗽伴呼吸困难,见于喉水肿、喉肿瘤、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肺结核、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肺淤血、肺水肿及气管或支气管异物。

26、咳嗽伴咯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肺癌、二尖瓣狭窄、支气管结石、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27、咳嗽伴大量脓痰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囊肿合并感染和支气管胸膜瘘。

28、咳嗽伴有哮鸣音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等。当支气管肺癌引起气管与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时可出现呈局限性分布的吸气性哮鸣音。

29、咳嗽伴有杵状指(趾)常见于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支气管肺癌和脓胸等。

30、异物吸入或支气管淋巴结肿大是致儿童呛咳的主要原因。

31、长期咳嗽对青壮年来说首先须考虑的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32、长期咳嗽对男性40岁以上吸烟者则须考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肺癌,对青年女性患者须注意支气管结核和支气管腺瘤等。

33、单声咳常出现在干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等患者。

34、声嘶多出现在声带的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的患者。

35、鸡鸣样咳嗽多出现在百日咳、喉部疾患患者。

36、金属音咳嗽多为胸部肿瘤患者的表现。

37、发作性咳嗽或嗅到不同异味时咳嗽加剧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患者。

38、慢性干咳(3个月以上)需注意有无后鼻部分泌物滴流、变异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的存在及是否服用降压药物所致。

39、肺炎、肺脓肿、脓胸、胸膜炎等患者咳嗽可伴高热、胸痛。

40、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尤其是空洞型)、支气管肺癌患者可伴咯血。

41、伴大量脓臭痰,将痰收集静置后出现明显分层现象多见于支气管扩张和肺脓肿患者。

42伴随有进行性体重下降须考虑有无支气管肺癌或结核等。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gm.com/jbwh/11475.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排行
剖析引起声带囊肿的三

很多患者对声带囊肿这个病种不了解,什么是声带囊肿?什么原因引起声带囊肿的……【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声带囊肿最好治疗方法

  声带囊肿是声带粘膜下囊肿,该病并不少见,主要的临床症状……【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剖析引起声带囊肿的三

很多患者对声带囊肿这个病种不了解,什么是声带囊肿?什么原因引……【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