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是集声音、形体、表演,三种专业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营口资深声乐老师杨旭告诉我们,歌唱仅是其载体形式与外在显现,而深刻的内涵都蕴含其中。所有孩子都应该学声乐,这对孩子想象力的开发、情感表达、表现力的培养、内在气质与性格的熏陶都是有帮助的。
▲
杨旭
“
少儿在生理变声期要敢于开口讲话、演唱
”
少儿声乐针对的对象是未成年的儿童群体和处于变声期前的少年,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是嗓音条件非常娇嫩,非常需要科学的方法进行保护。儿童时期科学、系统的训练可以保护他们的声带,保证变声期后有一个相对高质量的声音,对其将来继续歌唱也具有一贯的延续作用。
从童年时的声音到成人的声音叫生理变声期。大约在14到16岁期间,青少年就开始进入了变声期,这时候,喉头逐渐宽大,喉结突出、声带拉长、男孩子的声音会低8度,女孩子会低3度。到变声期的时候,因为声音难听,许多孩子不愿意开口讲话,这就会让孩子产生抑郁或者是郁闷的情绪,如果想要把声音变好听的话,就要大胆地讲话,不要害羞、胆怯。
“
少儿声乐是种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表现形式
”
变声期前的儿童、少年的声音统称为童声。少儿声乐教学是充分利用童声期的嗓音条件,结合气息、发音运用等发声技巧的一种少年儿童的演唱形式。由于少年儿童嗓音条件的特殊性和柔嫩性,在歌唱的训练中的教学方法就非常重要。同时青少年儿童处于智力开发的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学生的现有条件进行多维度的启发与训练,这对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培养和音乐的表现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
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音色,都具备演唱的能力
”
少儿声乐需要“天赋”,但是什么是天赋呢?我们往往把天赋描绘的很神奇。其实不然,超级的智商的确令人神往,但是声乐更需要情商。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换来的。如此看来,天分只有百分之一,关键看后天努力。
有很多的家长问我:我家的孩子适不适合学习唱歌?我说:可以学习,只是我们每一个孩子学习唱歌的目的性不一样,声乐学习其实就是对孩子发音系统的训练,声音要伴随我们一生,声音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张名片。所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童年的时候接受唱歌的训练。
“
保护好声带,才能发出动听的好声音
”
少儿声乐训练有其自身体系的方法与理论。再好的嗓子,没有用方法做保障,就会像一辆好车,不经常保养,不受爱惜一样,即使“出身”名贵,也会面临提前报废。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爱惜嗓子。不要因为嗓子好,就对一些误区不重视,损伤也似乎不明显,一时无法意识到,而到“冰冻三尺”那一刻,却已经为时太晚。嗓子是很难“重塑金身”的,我们家长与老师一定要保护好我们自身的天然乐器。
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声方法,再加上每天说话方式不当,就会造成声带的损伤。但是在童年时,经过科学的训练,就能够避免损伤嗓子的情况。无论什么人,什么年龄都会面临着用嗓不当而带来的损伤,不只是少儿阶段独有的状况。所以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保护好我们的声带,都能够发出美丽动听的好声音。
“
声乐给孩子带来的改变是多方面的
”
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可以表现为唱歌很棒、信心足、开朗大方,但事实上还有更多潜在的作用。声乐主要是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其作用也明显的体现在内在领域。根据我们的观察,学习声乐的孩子可获得且不限于以下方面:
孩子们美妙动听的歌声有益于陶冶情操,丰富情感;
歌唱会使孩子们通过演唱歌词了解生活,熟悉生活,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歌唱通过对一种理想的追求,有助于个性的形成,气质的培养;
歌唱使孩子们广泛接触音乐,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音乐的审美能力;
歌唱有益于扩大孩子们的视野,了解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拓宽知识面;
歌唱能使孩子们思维敏捷,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增强其创造力;
歌唱可增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咬字的能力;
歌唱有助于面部的表情的丰富,有益于增强表演能力;
歌唱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能使感情畅通,有益于平衡生活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歌唱对健康有益,它可以促进呼吸不断循环,从而使肺部得到锻炼。
“
这些品质是检验孩子能否成才的关键
”
为培养孩子成才,父母心中都有各自的计划。当下大多数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智力方面的发展,于是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智商。随着社会对人才标准的提升,家长们也日渐意识到一个聪明的孩子未必能够成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下面几种品质孩子应该具备:
爱心: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会回报父母,会关心他人,会对社会有贡献。所以,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也要让孩子爱我们、爱小朋友、爱老师、爱环境。懂得了爱,孩子才能拥有珍惜的品德,而有爱,我们的孩子才能不自私。
善良:可能有些父母担心孩子会因此而受欺负。其实,如果没有善良,孩子就不会做到真正的关心,也就更容易发展攻击行为。所以,从培养同情心开始,善良的孩子才会有明辨是非的合理标准。
责任:这是和爱密不可分的。每个孩子从小都应该承担自己分内的事情,让他们做父母的小帮手。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凡事都替他包办,其实,孩子们自己做的过程里,会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会接受团队对他的要求,扮演自己日后的社会角色。
尊重:告诉孩子要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每个人是平等而独立的。感谢别人为你的付出是必须的,而每个孩子自己也有自尊心,需要家长尊重。
诚实:鼓励孩子勇于担当自己的过失与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承担责任。诚实的孩子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
合作:一个孩子只有在团队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一起完成一个任务,才更符合社会的要求。会合作才会分享,才会发展助人行为,也就能学会在集体里的团结他人的能力。
“
培养孩子自主独立能力很重要
”
我的儿子今年12周岁,爸爸给取名高泽生。我作为母亲,陪伴着儿子的成长,是儿子的声乐老师,也是儿子的心理辅导师;是儿子的厨师,又是儿子的司机。每一天,在他的身边我扮演着不同角色。在我的脑海里我的儿子是一个善良、活泼、健谈、有艺术情怀的小男孩儿。下面我说说培养我儿子的三部曲。
3岁前:在我做20多年的艺术教育工作中,我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品行培养,技术培养放在其次。所以,我时常和家长沟通时渗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觉得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尤其3岁之前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这个时期是培养孩子基本行为习惯最关键时期,比如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是一切习惯的雏形阶段。
4至6岁:在我儿子3岁前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之上,他可以独立思考,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认识大量的汉字后,可以长时间的阅读书籍,参加一些艺术演出。
7至12岁:这个时期,我儿子已经能够独立上学、写作业、下面条、炒鸡蛋、阅读、练习艺术作品(唱歌、舞蹈、山东快书),我是有意识在培养他的“独立”。我会经常示弱,让儿子知道要保护身边的人,有责任心、有担当,这就是男人的事,让他有步骤的掌握作为一个人将来要独立生存所具备的能力。
“
无论学任何学科,都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性
”
从事声乐教学22年,我的教育观点不同于他人的是:作为哆唻咪声乐学员,我首先要求的不是技术提高,而是第一学期的自律性的学习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我觉得,无论学习任何学科,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性,这是学习的基本保证。在声乐教学中我的教学特点是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我主张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在初期广泛接触大量艺术作品,并用多元化、多手段、多维度的教学手段来补充声乐的学习。另外想说的是,歌唱水平的提升,一定来源于扎实的功底和舞台的实践。
“
学会做“智慧型父母”
”
成为“智慧父母”的家长,首先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给到自己充足的智慧。
我们做父母的,既要考虑孩子智力因素的发展,又不能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长、成才、成人。不要只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中科华北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