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前两期歌手播出看来,场上最大的事件并非各位声音Diva们的混战,而是迪玛希这个横空出世的异域声音怪物带给全场的冲击。包括在场外,在网络上,关于他的讨论也是爆炸性的。
第二期第三期是一起录的,从第三期开始是每集淘汰一个人的赛制,面对这种残酷的赛制,哪怕是疲劳作战,大家也尽力拿出最炫技的东西来交代,导致了高音乱飞的一场疲劳战,最后让一弯清流般的情怀民谣杀出了重围。
林忆莲
看到选曲的时候很期待。这首SnowPatrol的歌最著名的翻唱版本来自LeonaLewis,她的演唱思路也很简单,用阴沉而悲伤的大段隐忍铺陈,让她明亮顺滑的高音在后半段如照破乌云的圣光一般倾泻而出。
林忆莲这个版本给我感觉就比较复杂了。毕竟LeonaLewis珠玉在前,林忆莲的演唱思路也基本参考前者,林忆莲技术当然不比LeonaLewis差,但过多的小动作让这个版本少了许多震撼力。
基本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线条上被切得太散,二是音色与演唱状态对比上的。
关于线条,LeonaLewis的前半段的配器很简单,连续不断的键盘,点缀着阴沉的键盘Hook,和一个空旷阴郁的弦乐底子,与后半段合唱团和弦乐混入后的宏大形成的对比就像从极度重霾中走入鲜花与光明一般。她本人在前半段也力求平实甚至相对有些“不积极”的演唱,却有种延绵感,与自己后半段的明亮发挥形成对比。
而林忆莲这个版本的编曲,一上来就搞了一段正能量弦乐,钢琴在空白处也没有帮她连起阴郁的情绪,而是时断时续,色彩也很模糊。整体编曲没有把这首歌从暗到明的进程连成一个整体,而是切成了一个个小段落。
林忆莲的演唱一方面在句子中加入了很多气声与音色变化形成了种“一唱三叹”的效果,单听某一句或某一段都非常人性化,但从头到尾都贯穿如此之后,一来也切碎了大线条,二来同样减弱了对比。当然还有第三点,她强混声高音因为声带闭合的问题,在后半段没那么明亮,虽然有力但是有些暗哑干涩,后半段也影响了后半段的“明亮度”和整体情绪的“对比度”。综合以上因素,她前半段“戏更多音色更亮”,后半段却更暗了,和LeonaLewis前半段“平实阴郁”,后半段“戏超多又明亮”,那对比的感觉当然不一样了。
当然不是说LeonaLewis的演唱思路就绝对是标准示范,但既然参考了这个版本却没能超越,还是可以找找原因的。整体而言林忆莲这次演唱有点失手,大线条没出来效果当然是打折扣的。
其实林忆莲可以考虑一点抒情Ballad以外的歌嘛。有心人不妨听听她95年的一张日英文专辑《OpenUp》,曲风有惊喜。
补充:LeonaLewis“X-Factor”现场
谭晶
一个所谓的“大招”,其实要点全在技术轰炸上。
《欲水》可能是齐豫后期最好的一首歌,齐豫的演唱思路是俯视的,她的视角是“天上的人都在笑”,她空灵飘渺的声线中散发着悲天悯人的情绪,是不动声色的悲情。
谭晶的思路就是沉沦在尘世欲水中“怎么喝都学不会”的凡人,带着邪气的滑音频繁出现在句首句尾,情绪也很夸张,在手风琴自带的一种异域戏剧背景中翩翩起舞,无论是花腔还是连续的升G5强混,虽然她的高音因为喉位关系没有那么气吞山河,但力道还是够的,整体就像戏剧舞台上的狠命挣扎,大开大合而充满戏剧冲突,感谢编曲给了她的这些“戏”一个自洽的舞台逻辑,是个不错的演出。
狮子
这次的效果比第一场好点,因为这首歌写得更好一点。但这首歌的线条也被他切平了,音域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他在主歌和副歌的处理上也基本没什么情绪对比,就像一个KTV思路加了一堆嘶吼(吼到了F5)和一个摇滚编曲,没什么意思,既没王菲烟视媚行的腔调,也没什么情绪上的冲击力。
袁娅维
可惜啊。这首歌原本在“歌声传奇”上亮相时的版本是那么惊艳,到了更大的舞台上,却迎来了一个尴尬的“阉割版”。
这首歌在“歌声传奇”上的版本没有那么大的速度变化,整体虽然篇章很多但却基于BossaNova的异域风味与爵士风骨,袁娅维的演唱堪称挥洒自如。但梁翘柏重新改的编曲欲说还休,又想承袭那个版本的精彩,又想做点功夫,于是把前半段的速度放慢,以致变成了一个苦情芭乐,和后半段完全断裂开来,导致袁娅维的演唱虽然依旧有着很高的声音质量,却变成了一个逻辑混乱的串烧,加上她的演唱状态还有那么点紧张,整个味道就不对了,从一个自由流畅的炫技音乐秀,变成了一个逼上梁山的串烧过场,太遗憾了。
补充:袁娅维“歌声传奇”现场
光良
不多说了,在一片赶鸭子上架的疲劳战高音轰炸里,听到他宽松温柔明亮温暖的歌声还是很安慰的。
再说一遍,他平衡而松弛的发声,技术绝对不差的。
迪玛希
这个现场基本就告诉大家,为什么他比Vitas强了。单单比较二人的哨音是没有意义的,迪玛希的稳定音色转换背后是他完整的发声技术,他的音色没有断层,换声区也几近磨平,要摇滚能摇滚,要轻柔能轻柔,部分还有那么点AdamLambert的味道,而且各个音区的衔接让世界上大多数歌手都望尘莫及,听他游走在各个音区中,但声音始终是正确通畅的。
基于正确的发声因此他运用共鸣才能如此自如,他区别于全世界其他版本的地方在于,没有一个歌手会像他这样加这么多鬼畜的哨音竟然还能平滑过渡,但这种效果带来的爽快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声音角色里的“非人气质”在Queen式摇滚中得到了戏剧化加成,选对歌了。
至于英文发音,唉。
补充:AdamLambert版本
杜丽莎
这是我本场最喜欢的表演,除了那个太过迪士尼的前奏。
杜丽莎这一次的音色控制实在太精致了,不同于第一场的母性和第二场的狂浪,她拿着自己的感性与醇厚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恬淡的表象下却有非常充沛的感情波动,她根据歌词自然地调整着她的节奏与声线,歌词中的意象悉数呈现,歌词中的遗憾在她不动声色的小哭腔中展露,真正诠释了何谓vocalist,表达的精细度令人叹为观止。大概这首歌对于竞演来说,还是太平淡老派冗长了,但功力绝对不可置疑。
张杰
张杰的技术当然没有退步,但腔调竟然退步了。记得之前参加歌手时,他还有一些不错的处理,比如《你快回来》之类。但到了这首歌里,不加节制的那些狗血高音与哭腔与激励音与土味转音都让人很尴尬,我是不懂“很奇怪我爱你”这句歌词有什么好鬼哭狼嚎的,不是应该甜蜜淡然吗?那么多哭腔和撕裂音,哭点是?爱的是什么不可见人的东西吗?
结尾的Rap是歌手最大的车祸现场。
要分析吗?这个Flow……据两个例子,听听“就是要唱歌,就是爱唱歌”里面的那种呆傻幼稚园气,和结尾的“很奇怪(邪魅一笑)我爱你”的鱼塘总裁风范,你就知道这为什么车祸了。
如果是他人格展露我无话可说,请去三线城市代言森马穿着森马西装上台,谢谢。
赵雷
他的技术粗糙,但是他的语感很好,断句和停顿都很文学化。实际上民谣歌手如果语感不好,写再好的歌词也是没用的,所以这一贯是他们的强项。当这个没有颤音没有太多共鸣修饰的声音唱起这首民谣时,化学效果确实很动人,何况还有最能催泪的童声帮忙。
而且最大的buff来自张杰,张杰诠释了何为“除了技术啥也没有”,赵雷却用“挽着衣袖”、“揣进裤兜”的温暖生活化意象勾引着听众的柔软心事,最终成功地输出了情怀。
正如我一个朋友说的,大概张杰是赵雷的补集吧,除了技术啥也没有。
个人排名
杜丽莎迪玛希谭晶林忆莲袁娅维赵雷狮子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