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有诊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医院的院感专家,
专门给我发了一条消息。
她特别提醒的原因,
是因为我是一名耳鼻喉科医生。
这次疫情当中,在门急诊,除了发热门诊、呼吸科和口腔科之外,
耳鼻喉咽喉科也是高危科室。
看看我们耳鼻咽喉科同行的装扮:
耳鼻咽喉科为什么变得如此危险?
耳鼻咽喉科诊室及检查
存在着更大的交叉感染风险
01
患者症状和流感相似
耳鼻咽喉科的患者,症状大多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咳嗽咳痰的患者。这些症状和流感的症状有重叠有相似,可能夹杂一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轻症患者,这些患者可以不发热。单纯问诊和简单检查,医生无法识别。
02
医患面对面近距离接触
耳鼻咽喉科检查过程中,医生和患者必须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患者必须摘掉口罩接受咽喉部及鼻腔的检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说话、咳嗽、打喷嚏所产生的飞沫,能携带病毒喷溅到1~2米远的距离。这些飞沫会污染医生的头面部。
03
耳鼻咽喉专科检查中气溶胶导致空气传播风险
鼻内窥镜检查,会刺激鼻腔粘膜,导致打喷嚏的情况。喉镜检查,镜子会触碰到咽喉部粘膜,诱发患者的“咽反射”,导致不由自主的咳嗽、干呕和哈气。
喷嚏咳嗽产生飞沫,干呕、哈气产生院感专家所说的“气溶胶”。气溶胶是一种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空气。下图为超声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示意图。
不同于笔直弹射后落地的飞沫,气溶胶悬浮空气中,从四面八方进入口罩边缘的缝隙,进入呼吸道。
04
耳鼻咽喉专科检查中物表污染导致的接触传播
飞沫也好,气溶胶也好,患者的手接触也好,都会导致病毒停留在环境中的各种物体表面。如医生的双手、检查用的设备、桌面,椅子,门把手等。
所以,耳鼻喉诊室,可能因为患者本身的症状或者检查诱发的喷嚏咳嗽干呕和哈气等,成为病原体交叉感染的高危场所。
给患者的建议
除非是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鼻出血,外伤需缝合,咽喉部异物,食道异物等急症,一般的慢性鼻炎,咽喉炎等疾病,如果症状并未严重到影响生活,可以采取观察或者用已有药物控制。
给医生的建议
1、严格掌握专科检查指征。
2、防护要求:
在患者佩戴口罩的情况下:
1)医用帽
2)医用外科口罩
3)医用手套
4)工作衣
在患者没有佩戴口罩的情况下:
1)医用帽
2)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
3)护目镜
4)医用手套
5)隔离衣。
3、同时注意诊室保持通风,室内及物体表面定时清洁消毒。
4、加强手卫生,脱去手套后随时洗手。
备注:如果患者不戴口罩,为了预防气溶胶所致感染,医生需要气密性能和过滤性能优秀的不含通气阀的N95口罩(通气阀可能导致呼气时的病毒播散)。
该动图由曜影医疗提供
以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