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于淑珍养育两个子女,87岁还住养老

时间:2024/3/15 14:44:42 来源:声带麻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https://m.39.net/pf/a_4892466.html

于淑珍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双双小唱》、《韶峰红日照万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月光下的凤尾竹》等歌曲都是她的代表作,

就连《泉水叮咚响》这首好听的歌曲,也是经她传唱出名的。

于淑珍一生坎坷,育有一儿一女,

然后,她却在退休之后,带着老伴住进了养老院,

儿子和女儿苦苦哀求,可她却置之不理。

就连很多亲戚朋友们也不理解她的做法,

她都一大把年纪了,为何还要把儿女们架到火上烤,

让他们背负不孝的骂名呢?

01

于淑珍年出生于河北阜城县,她的家里的长女,

后来,家里又陆陆续续添加了8个弟弟妹妹,家里可以说是人丁兴旺。

但可惜的是,在于淑珍8岁那年,母亲就不幸患病离世了,

父亲一个人拉扯着家里好几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妈,根本就照顾不过来,

因此,于淑珍小小年纪,就担负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9岁那年,父亲为了生计,带着几个子女去了天津谋生,

并且在这里找了一个善良的女人再婚。

继母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女人,在九个子女中,她最疼爱的就是于淑珍,

在继母看来,于淑珍小小年纪就照顾家里,是几个孩子中最懂事、最辛苦的。

因为要照顾家里,所以于淑珍只上了一年的学,16岁就到一家化工仪器厂当了学徒工,

她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之后就帮继母做家务,帮弟弟妹妹们洗衣服,

等忙完之后,她就从口袋里拿出报纸,有不认识的字就问继母。

继母见她如此好学,便帮她报名了工厂的夜校,让她晚上去读书识字,不要管家里的事情,

有时候于淑珍放学回来已经很晚,一进门就看到继母还在院子里洗衣服,这让她很感动。

她想要上去帮忙,却被继母阻止:

“听说你在业余歌唱团学习了唱歌,你给我唱个歌吧。”

一说到唱歌,于淑珍立马来了兴致,她清清嗓子,

悠扬动听的歌声就在院子里响起,漫天星辉洒下,

就连父亲也披着衣服出来,静静的看着沐浴在星光里的母女两人。

在于淑珍19岁那年,天津艺术馆的领导来给农民做示范演出,

工厂的演出队也趁机搞了一个唱歌比赛,于淑珍也报名参加了。

当时台下坐了不少的领导,不仅有天津艺术馆的领导,而且天津歌舞团的领导也在,

于淑珍一点都不怯场,上台就先鞠了一躬:

“我叫于淑珍,是咱业余歌唱队的,唱的不好,各位领导不要笑话。”

于淑珍还没有开口唱,她大方得体的开场白就已经获得不少人的好感。

等她一张口,台下的不少领导都频频点头:

“唱的真不错,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人才。”

比赛结束之后,于淑珍拿下了第一名,歌舞团的领导对她很好奇,

还特意把她叫到跟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边画满了五线谱,让于淑珍按照这上边的唱。

于淑珍一下就犯难了,只能实话实说:

“领导,你可别难为我了,我根本就不会看谱。”

领导震惊了:“你连谱子都不会看,就能唱这么好?”

天生就应该吃这碗饭,这是领导对于淑珍的评价。

02

几天之后,正在上班的于淑珍被同事喊走:

“于淑珍,有人找你,去办公室。”

于淑珍到了办公室之后,看到一个姓闫的小伙子,

他是来给于淑珍送调令的,歌舞团的领导爱惜于淑珍是一个人才,

便想让她到歌舞团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

于淑珍性格很好,不仅活泼大方,而且手脚勤快,

就连食堂做饭的阿姨也喜欢她,每次吃完饭之后,于淑珍都会帮忙收拾洗碗。

“这姑娘,真勤快,谁要是娶了你,真是有福气。”

于淑珍则一边收拾碗筷,一边笑着说:“我在家做习惯了,不收拾收拾心里不舒服。”

而这一幕,正好被那位姓闫的小伙子看在眼里,

他经常会在口袋里装一些糖果,看到于淑珍的时候就塞一颗,

于淑珍也没有多想,笑嘻嘻的接受了。

直到有一天,小伙子在给她塞糖的时候,还顺便塞了一封信,

于淑珍回去一读,才知道这是一封情书:

“我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凿一块给你,这样不管天有多黑,我都能看到你。”

小伙子的文笔不错,于淑珍看完之后就觉得脸颊发烫,

可到了第二天,她又把信还给了小伙子:

“你以后不要写了,你要是再这样,我就不搭理你了。”

姓闫的小伙子很伤心,生怕以后于淑珍真的不理他,

于是他就远远的看着于淑珍,把这份喜欢默默的放到心底。

当时,于淑珍也已经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除了那位姓闫的小伙子,

还有很多单身的男生喜欢她,可都被她拒绝。

大家都想不明白,长相漂亮、唱歌好听、性格外向的于淑珍,

为何这般难以追求呢?

后来,歌舞团里的几个长辈也看不下去了,生怕于淑珍耽误了终身大事,

便纷纷做起了月老,帮于淑珍介绍了对象,

可出奇一致的是,他们所介绍的对象都是同一个人,就是那个姓闫的小伙子。

或许这就是缘分吧,于是于淑珍决定向这位小伙子说明白:

“我家里有8个弟弟妹妹,我要照顾他们,你要是娶了我,我会拖你后腿的。”

于淑珍话没说完,小伙子就急忙表态:

“你的弟弟妹妹就是我的弟弟妹妹,我会帮你的,我就是喜欢你的善良,不愿将来有什么事情,我都愿意和你一起承担。”

小伙子的话让于淑珍很感动,她接受了小伙子的求婚,

两人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03

于淑珍对唱歌很痴迷。

年,于淑珍和同事一起去北京参加第一届音乐周,

为了观摩别人的表演,于淑珍就在身上揣两块月饼,

早晨吃一块,晚上吃一块,累了就躺在椅子上小憩一会儿。

歌舞团的领导很看中她,在学习了一些音乐常识之后,很想为她推荐一些老师,

可到了最后,都没有推荐成功。

因为领导觉得,于淑珍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如果跟别人学的话,很有可能会把自己的特色弄丢。

没有办法,于淑珍就只能一边工作一边自己摸索,

慢慢的,她形成了自己圆润、亲切、素雅的演唱风格,尤其擅长抒情类的歌曲,

没几年,她就成为了歌舞团的顶梁柱。

于淑珍那时虽然小有名气,但拿的也是固定工资,丈夫闫先生和她一样,

为了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于淑珍把自己的工资都交给了父亲,

闫先生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还经常为她的弟弟妹妹买礼物,

夫妻两人都挣着工资,却一分钱存款都没有。

于淑珍在生孩子的前一天,还在台上表演,

闫先生紧张兮兮的在后台看着她,生怕有什么意外,并且做好了随时冲上去的准备。

在有了孩子之后,闫先生就放弃了自己的唱歌事业,转到了幕后,

这样就有时间来照顾孩子,照顾家庭,全力支持于淑珍的工作。

年,于淑珍到日本演出的时候,遇见了她的伯乐,著名词曲家吕远。

演出结束之后,吕远就找到了于淑珍,要她的联系方式,说以后想要和她合作,

于淑珍很高兴,因为当时吕远很有名气,如果能和他合作,那一定会让事业前进一大步。

可一连好几个月过去,吕远那边都没有任何动静,

于淑珍就气馁了,心想像吕远这么有名的曲作家,怎么可能真的相中自己呢?

可是到了年,吕远突然找到了于淑珍,

说北京电影厂要拍电影《甜蜜的事业》,其中有一首歌必须于淑珍唱,

这首歌就是《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这首歌经过于淑珍的演唱,立马成为了经典,

风头甚至超过了电影本身,大街小巷,很多人都能哼唱几句,

于淑珍一下就成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最受欢迎的歌唱家之一。

于淑珍在火了之后,歌迷纷纷给她写信,有的甚至还向她要唱片,

为了不辜负歌迷的喜欢,她就自掏腰包给歌迷寄去。

那时于淑珍经常去外地演出,一走就是一两月,丈夫闫先生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和父母。

闫先生的朋友都问他:

“于淑珍那么有名,长的还漂亮,你就一点都不担心吗?”

闫先生自信满满的回答: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相信她,就像她相信我一样。”

于淑珍和闫先生的神仙爱情,也成为很多同事羡慕的对象。

04

有一次,于淑珍连续参加了一百场演出,等到了西安演出的时候,

她的嗓子已经到了极限,就连声带都已经出血。

医生劝她休息一下,她却说:

“我宁愿这次唱坏嗓子,也不能让买票的观众空欢喜。”

她的敬业,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演出期间,当地招待所特意为于淑珍开了小灶,可于淑珍却不接受: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大家都有,我不搞特殊。”

这是于淑珍一贯的作风,不接受礼物,不接受宴请,

她认为她的成功,也有幕后工作者的功劳,她不能抹除他们的付出。

回到家里之后,于淑珍就失声了,闫先生又生气又心疼,

四处求医,每天为她熬汤药,在闫先生的精心照顾下,

她才慢慢康复,但声带上的血丝,却永久留下了。

于淑珍的在事业上的成功,闫先生有一半的功劳。

闫先生转到幕后之后,去了歌舞团的舞美队,负责舞台的搭建等等事务,

为了不耽误演出,舞美队的同事经常在凌晨就起来搭建舞台,调试设备。

闫先生忙完之后,距离天亮还有两三个小时,他顾不上休息,

在厨房小心翼翼的准备早餐,生怕把于淑珍吵醒。

等天亮之后,他才会喊于淑珍起床,甚至把饭菜端到于淑珍面前,

看着她一口一口的吃完,他才能放心。

平时在家里,闫先生也不让于淑珍做任何的家务活,让她抓紧时间休息,

他还给儿子和女儿立下规矩,只要于淑珍在家,就不允许大声说话。

年,于淑珍退休了,闫先生比她大六岁,也已经退休。

闫先生在退休之后,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

三天两医院。

儿子们得知之后很着急,医院看望,然后第二天再返回工作。

于淑珍不想让儿女们来回奔波,在年的时候,她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带着自己的老伴闫先生住进了养老院。

儿女得知之后纷纷劝阻:

“妈,你就跟我们一块住吧,你这样做,不是让别人说我们不孝嘛?”

可于淑珍的态度却异常坚决,她认为孝顺不孝顺,和住不住养老院没关系,

她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不想拖累儿女们。

在养老院,不仅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而且衣食住行都有人照看,

这样就可以减少子女的负担,让子女好好工作,过自己的日子。

于淑珍一生都有自己的坚守,能不麻烦别人,尽量不麻烦别人,

就算是自己的子女,她也不想影响他们的生活。

子女们见她如此执拗,也只能随她,只是每年过年的时候,儿子都会坚持把她接到家里小住,

本来她不想去,但闫先生劝她:

“去吧,给孩子们一个尽孝心的机会,不然他们心里过意不去。”

能说动于淑珍的人,也只有闫先生了。

年之后,闫先生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甚至神志都已经不清楚,

于淑珍就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细心照料着丈夫,

“以前,都是你照顾我,现在换我照顾你了。”

可是年11月7日,已经88岁的闫先生还是走了,

一生要强的于淑珍,眼泪就像是断了线的珠子,一直往下掉,

只羡鸳鸯不羡仙,大概就是说的于淑珍和闫先生的爱情。

年,天津歌舞剧院举办建院60周年庆典,

巧的是,这一天正是11月7日,是闫先生去世一周年的忌日。

已经83岁的于淑珍再次登台演出,演出结束之后,于淑珍已经泪眼婆娑:

“太巧了,闫先生,你是想我了嘛?如果这舞台是你搭建的,那该多好。”

只可惜,她的闫先生再也不能回复她,只能在另一个世界,默默的守护她。

如今,于淑珍已经87岁,她依然坚持住在养老院,

还参加了养老院的书画班,以弥补当年没有读书的遗憾。

很早之前,别人就劝她收徒弟,可她却认为,会唱的人不一定会教,

她就是不会教的那种人,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误人子弟。

时至今日,于淑珍坚持住养老院还有争议,但她却教育子女们:

“孝顺在心里,不能为了孝顺而孝顺,我现在住养老院就很舒服,你们应该尊重我的选择。”

可依然有人认为,虽然于淑珍有条件住养老院,但这样和没有子女有什么区别?

这让小编想起一句话,

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gm.com/jbby/14762.html
热点排行
声带囊肿治疗的注意要

  长春长庚耳鼻喉医院认为在治疗声带囊肿的过程中,几个注意要点要谨记,……【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声带囊肿治疗的注意要

  长春长庚耳鼻喉医院认为在治疗声带囊肿的过程中,几个注意……【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声带囊肿治疗的注意要

  长春长庚耳鼻喉医院认为在治疗声带囊肿的过程中,几个注意……【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