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们,还记得宝宝第一次说话,第一次喊出“爸爸”、“妈妈”时的情景吗?那一刻心里肯定充满了激动和幸福。现在宝宝还小的爸爸妈妈,你们又有没有想象过孩子会说话的样子,你希望他/她先喊“爸爸”还是“妈妈”呢?
宝宝会说话后,许多父母都会为一件事争风吃醋,那就是宝宝第一个开口叫的人。想想自己每天围着宝宝转,照顾他的吃喝拉撒。如果他第一次开口叫的是别人,心里还真有点难受呢。当然,小编还听过一个笑话,是有位妈妈一直教宝宝先学会喊“爸爸”,老公还很感动,觉得她那么体贴。后来宝宝学会喊“爸爸”了,夜里吃喝拉撒喊的都是“爸爸”,妈妈就能好好睡觉。
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并不能当真。通常,当宝宝第一次发出稚嫩的声音,不管喊的是谁,好多妈妈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人。
关于宝宝开口叫的第一个人,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先叫谁,谁以后就比较苦;有的说先叫妈妈则二胎生女宝,先叫爸爸则下胎生男宝......你家宝宝第一个开口叫的人是谁,爸爸或妈妈?还是其他人呢?
事实上,我们天生对妈妈的依赖就很强大,回家了喊妈妈我回来了,妈妈我饿了,打电话多数也是在和妈妈说话,偶尔和爸爸说话还是问妈妈去干吗了,很奇怪为什么妈妈对孩子照顾这么多,但多数宝宝第一次说话竟是喊得爸爸,之后才会学会喊妈妈。
妈妈们不要吃醋,宝宝先喊爸爸主要是因为baba发音比mama这个发音容易,爸爸的第一字母“b”和妈妈的第一个字母“m”,前者是塞音,发音无需气流振动声带;而后者是鼻音,发生时气流不仅要振动声音,还要从鼻腔出通过。所以很显然,这2个辅音相比,b比m容易发出。而且宝宝发音时无意识的,对什么都会喊baba,等宝宝一岁后才会有意识的喊爸爸妈妈。
宝宝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就说明宝宝具备说话能力了,宝宝发育状况和生活的环境教育不同,说话的早晚也存在差异。2~3个月会咿咿呀呀的发音,4~6月会发一些简单的单音,7-9开始无意识的模仿家人发音说话,1岁以后才会理解说话的涵义,并学会简单的组织语言。
可能早在四五个月大时,宝宝的小舌头变得灵活起来,开始咿咿呀呀地说着只有自己能懂的话语。这些简单的发声足够让爸爸妈妈感觉美妙无比。开始,他只是用舌头、嘴唇、上腭和新长的牙齿来发出声音,头一两个月是“哦”和“啊”,用不了多久,就会努力让这些咿呀的声音变成真正的词语。
宝宝的发声受大脑、肌肉发育影响。刚出生时,宝宝已经会哇哇大哭了,能发出“a”这个音。婴儿牙牙学语的过程中会不断发出“baba”或是“dada”的声音,8个月的婴儿会表现的更为频繁。
妈妈需要了解的是,一旦听到宝宝第一次发声,妈妈就可开始和宝宝做发声游戏:与宝宝“咿咿呀呀”地一对一答,妈妈的模仿会激起宝宝开口的更大兴趣,从而不停地练习发音。当发现宝宝会发“a”、“o”等韵母时,妈妈就要乘机在前面加上声母示范,比如当他说“a”时,可以教他念“妈”、“爸”。这段时间妈妈不论在干什么或拿什么东西,都可以用规范的语言说给宝宝听,速度要放慢一些,以方便宝宝学习。宝宝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爸爸妈妈要多和他们进行亲子对话。不仅仅要有亲切的话语,同时最好给予宝宝有爱的注视和温柔的抚摸,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宝宝看见的每一个场景,听到的每一段声音都会让他变得更敏锐。
宝宝学说话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模仿别人说话,这是家长要经常和宝宝说话,不管宝宝是不是听得懂,你只管说就可以。但是千万不要用叠字,用正常的口气,语速要慢清晰让宝宝听得清楚。
多给宝宝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唱一些儿歌,这些符合宝宝的理解范围,他感到有趣就会加深他对语言的记忆,故事记得多了表达欲望也就跟着变强了。
很多家庭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地方,语言发音不同,但是为了宝宝使用统一的语言发音。
后期是实践,不要强迫孩子说话,有的孩子说话晚家长就很着急,为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让宝宝慢慢锻炼说话。
其实对于第一次喊“爸爸”还是“妈妈”,或许宝宝也很为难吧,毕竟开口只能喊一个称呼,另外一个肯定要难受。不过不管他第一个开口叫的人是谁,父母心里更多的是他能叫人的喜悦吧。
加入杰希母婴妈妈帮专属白癜风咨询网白癜风医院长春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