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网络段子里,鱼儿都属于那种需要“生命一号”补脑瓜仁的种族,因为大家都说它们的记忆只有七秒……
长隆君忍不住想:既然鱼儿的记忆只有七秒,那它们不是经常一转身,就忘记刚跟身边鱼说了啥。
然后长隆君进而想到一个问题:看似只会blueblue好像不会说话的鱼儿它们到底是怎么进行交流的?
①信息素
鱼儿最爱用的交流方式属于化学手段,就是分泌各式各样信息素(主要就是传递报警、繁殖、社会组织三大类信息)来通知自己同伙whathappened。(信息素指个体分泌到体外的激素)
比如说,像是这样要是有一只鱼儿被抓了,会从身体的破损处分泌警戒素,其他鱼儿feel到了就会抓紧时间赶快跑路~
②身体感知
除了化学手段外,鱼儿还会利用靠身体的摆动来影响水流方向,其他小伙伴们就能用身体的侧线(特化的皮肤感觉器官,也就是我们吃鱼时候会看到的身体侧面的黑线)进行接收感知讯息。
比如说,黄颡(sǎng)鱼觅食成功后,就会在原地反复游动,甚至“翻跟头”,跟别的鱼说,这里有饭吃——真是组个饭局,等于锻炼身体了。
③光信号
当然鱼儿也有自己的黑科技——比如说海底的鮟(ān)鱇(kāng)鱼,就会用灯光来打信号交流。所以,没电了就等于哑了吗?
④声音
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还有很多鱼,会用声音来交流!(没错,鱼儿会发出声音,只是平时不吵而已……)
比如说鲶鱼,就可以扭动身体,靠着摩擦鱼脊之间的脊椎节发声(大致原理就像拨动梳子的齿)。忍不住想象,话痨的鲶鱼估计会扭成腰间盘突出吧……
美洲的蟾鱼,可以用肌肉快速撑开鱼鳔发出“呱呱”的声音——感觉嗓门越大的鱼,应该肌肉越多、口感更好吧……
鹦哥鱼会在水中快速游动,产生声音——感觉鹦哥鱼里的演讲家,都应该属于马拉松封神级别的吧……
对了,如果你要交流,千万不要选择鲱鱼,因为这货的有声沟通方式,是放屁。
在生殖、觅食、移动、集群等各式各样的鱼群活动中,鱼类都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进行交流对话。
====我是分割线====
看似一直保持沉默的鱼类,其实也用着花样百出的交流方式在传递着各路信息。
所以这个世界,本身就不能被表象所简单定义——更了解生命背后的秘密,才会更加惊奇这一颗蓝色星球的伟大与神奇。
文/四脚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