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唱中声带小知识1

时间:2018-2-24 19:02:37 来源:声带麻痹

关于声带小知识1人声的声源在声带,也可以说声带是发音的惟一器官,而口腔、喉腔、咽腔等各腔体只是共鸣器官。但是能否在意念上避开声带,张嘴就落在胸腔并找到胸声是美声唱法“入门”与否的基本尺度。2声带是牢固的富有弹性的纤维组织,由粘膜、韧带和肌肉组成。它的前五分之三是肌肉,后五分之二是软骨的延续。声带后端具有活动能力,使两条声带分开,从而打开声门或使两条声带相互接触而关闭声门。3声带是一对自由振动的肉质簧片,前后呈“∧”状。平静时声门是打开的,即两片声带处于松弛的分离状态。发声时喉肌内外同时收缩,两片声带随着音频的升高拉紧、拉长和靠拢,声门关闭。这时,肺部气流从两片声带的缝隙中冲出,产生振动发声。4声带肌有纵、横、斜三种走向,是发声的振源体。所谓“声门”就是声带闭合的间隙,声带后有两个勺状软骨相连接,在气息的作用下,声带拉紧闭合放松,得到不同的音高。5声带是发音体,是给基本音的地方。凡健康的嗓子都有两种机能,一是发真声,二是发假声。真声会使声带全部振,假声会使声带局部或边缘振动。所谓真假声是声乐界的概念。6声带是发音体,是给基本音的地方。凡健康的嗓子都有两种机能,一是发真声,二是发假声。真声会使声带全部振,假声会使声带局部或边缘振动。所谓真假声是声乐界的概念正确的声带运动都是真假声结合的,低音真声多,高音假声多。由低到高,声带机能逐渐调节转换(即从重机能状态转换到轻机能状态),两片声带的肌肉动态是平衡的。真正掌握其中技巧,需要不断地体会和训练。7歌唱机能调节的核心是在喉咙打开基础上的声带或声道调节。声带振动面积越小,边缘振动的声音越会向上反射,就越会有声音在头顶的感觉,头声也是由此得到的。8如何“在声带用力内并时,喉咙不参与”,这是众多声乐理论家和教育家提出的一个难题。我们知道声带长在喉咙里的喉结里,所以当声带用力时喉咙既不动又不用力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明确声带用力是为内并,而喉咙用力是为形成稳定坚实的通道,为声带内并创造外围基础条件,而不是要像声带一样同时闭紧。声带内并闭紧在气流的作用下能够发出更好的声音,但若喉咙也同时闭了,声带的工作就没意义了。9要想使自己的声音发出极大的共鸣,首先要学会控制声带(声门唇)的调节并拢,同时注意喉咙张开,下巴缩进,软腭稳定,元音有力并干净利落。10声带振动面大,真声使用过多,高音就上不去,声带易充血水肿。假声过多,声带振动面过小,低音下不来,易产生声带小结。所以,声带的调节是歌唱的核心技术,要用最少的声带振动,得到最大的音响效果。11声带振动发出的喉源音,需要得到共鸣器官的过滤,经共鸣扩大后,音色才能动听。也就是说声带振动的形式和力度,应与共鸣器官调节的大小相匹配,才能产生最好的音响效果。12头声和胸声实际上是声带发声时,两种不同的机能状态所形成的。没有声带的振动,再好的共鸣也发不出声音。但声带是不应有用力感觉的,只有通过气息和内外口开合的大小来间接控制。13声带在唱真声时完全闭合,在唱假声时不完全闭合。在唱混声时,声带处在前两者的中间状态。声带振动所产生的声波,经过喉咽腔时,产生了振动,形成基础音,通过口腔就会产生泛音,若再通过鼻腔和头腔,泛音会更加丰富。14“胸声”又称真声或基音,它并不出自胸,而是声带处于重机能状态的整体振动或2/3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头声”也并不出自头,而是声带处于轻机能状态的边缘振动或前1/3的局部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这时,声带的能力极为松弛,在由低到高的声音转换中,必须合理熟练地转换声带的这两种不同机能。声带随高低音的机能转换过程,就是真假混声的调节过程,也是声区转换和换声过程。20世纪中叶,美国最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范纳德创建的“声带机能理论”,进一步证明了声带的这两种机能(即轻机能和重机能)才是造成人声不同声区的根本原因。(未完,待续)

赞赏

长按







































中科医院曝光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gm.com/jbby/8563.html
热点排行
声带囊肿治疗的注意要

  长春长庚耳鼻喉医院认为在治疗声带囊肿的过程中,几个注意要点要谨记,……【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声带囊肿治疗的注意要

  长春长庚耳鼻喉医院认为在治疗声带囊肿的过程中,几个注意……【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声带囊肿治疗的注意要

  长春长庚耳鼻喉医院认为在治疗声带囊肿的过程中,几个注意……【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