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的定义
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疾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可被影像检查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区别开,可触及或不可触及。
甲状腺结节的特点可触及性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50岁以后达5%
通过尸检,手术探查,超声检查发现率可达50%
大多为良性,恶性占5%~15%
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
由于多发结节复发风险高,且术后检查为恶性,有再手术风险,所以,掌握适应症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非常重要。
甲状腺的手术适应证1绝对手术适应证出现压迫症状的:出现压迫症状,非手术治疗是无效的。特别是气管受压,18%的病人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症,且长期可导致气管软化。食道:吞咽困难。神经:麻痹。都需及时处理。
结节位于胸骨后的:因为胸骨后气管较易受压,需手术治疗,除非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
细针穿刺细胞学(FNA)检查结节疑有恶变或疑有恶性的。此外,考虑恶性的因素还有:如果结节直径1.0cm,且促甲状腺素(TSH)水平高或正常,以下因素之一可考虑恶性:
年龄15岁,男,结节直径4.0cm
右颈部放射史,有甲状腺相关疾病史(骨瘤,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等)。
结节中央区血管丰富,边界不清,微钙化,甲状腺PET/CT检查阳性发现的。
结节迅速增大(6~8个月内结节纵、横双径增加20%以上,体积至少增加50%)
质地坚硬,固定于邻近结构;甲状腺癌家族史,声带麻痹,局部淋巴结肿大。
可疑的均应做细针穿刺细胞学(FNA)检查或术中切片。
2相对手术适应证细针穿刺细胞学(FNA)提示滤泡性或嗜酸性细胞肿瘤,如果同时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或正常或同位素扫描为冷结节,一般都需要手术。
超声提示:低回声,结节内血管丰富,不规则边缘,结节内微小钙化,晕圈缺如或结节高度超过宽度的。
囊实性,实性部分不能确定的;囊内有出血的;囊性结节反复穿刺抽液复发的。一般需手术治疗。
继发甲亢:药物控制不满意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停药后复发的。也考虑手术
影响美容(严重)
思想顾虑过重,影响生活的。
手术方式的选择和评价年才明确了各种甲状腺手术名称,及其相应的甲状腺切除范围的分类和定义,目前已被多数学者接受并引用。有五种术式可以作为甲状腺结节的备选术式。它的切除范围、适应症、评价具体如下:
切除范围为结节及其周围部分正常甲状腺组织,包括不到一侧全腺叶的广泛局部切除。
主要适用于单个结节并确定性质是良性的病人,且病人不希望手术影响到甲状腺功能;也可作为活检的手术方式。
优点:操作简单,损伤小,对侧无干扰,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或影响小,术后不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缺点:是以后手术侧复发再手术时难度加大,发生副损伤的风险较大。
切除范围为双侧叶超过一半的体积加峡部。
主要适用于双侧多发结节并确定性质是良性的病人,且病人不希望甲状腺完全缺失;或手术医生施行双侧全切经验少,担心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高。
优点: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于双侧全切低一些,对手术医生经验要求较低。缺点:是这类病人手术后结节复发风险高,再手术难度大,并发症风险也高。
(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部分切除和大部切除,不是近年来欧美主流指南推荐的术式。中国不同)
切除范围为完整的一侧腺叶及峡部。
主要适用于甲状腺单个结节或性质不确定的单个结节,病人不愿意接受更大范围的手术,也可用于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转移低危),且病人不愿接受双侧全切。
优点:不会发生双侧手术并发症,以后复发需要手术只需行对侧手术,操作难度降低。缺点:有一定的复发和再手术的风险。
切除范围为一侧腺叶固有被膜外完整切除,以及峡部和对侧腺叶绝大部切除,只保留对侧叶背侧不超过10%体积的甲状腺组织。
主要适用于双侧多发结节,无论良恶性或性质是否确定,或单个结节可疑恶性,且病人希望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较小。
优点:可以尽力可能避免发生双侧严重并发症,对手术医生经验要求相对较低。缺点:手术后病理检查如果为甲状腺癌,为了便于随访,病人或可能需要碘-清除残留的少量正常甲状腺组织。
切除范围为固有被膜外完整切除双侧叶及峡部,只保留有活力的甲状旁腺(无活力的需要自体移植)。
主要适用于双侧多发结节,无论其良恶性或性质是否确定,病人不愿意有复发和再手术风险;或可疑为恶性的单个或多个结节,病人希望手术彻底。(为欧美主流推荐术式,适用面最高)
优点;是复发和再手术风险极小,如果术中、术后结节确认为甲状腺癌,易于随访。缺点;是对手术医生经验要求高,经验较少的医生,并发症发生风险是经验丰富医生的4倍或更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