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

时间:2019-4-13 4:01:55 来源:声带麻痹

临床中脑卒中除引起患者的运动、语言和认知功能障碍外,还常伴有摄食-吞咽功能障碍。吞咽障碍可表现为发音困难、构音障碍、自主咳嗽异常、流涎、吞咽后呛咳、吞咽后声音改变等异常,常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严重者窒息,甚至死亡。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高达51%-73%。

一、吞咽的神经支配

吞咽的神经支配包括: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延髓的吞咽中枢、颅神经。通过延髓中枢控制的神经通路通常由三部分组成:①传入传出系统,包括第V、Ⅸ、Ⅹ对颅神经传入吞咽的感觉信息;同样的这三对神经也是传出纤维,支配吞咽肌的活动。②脑干吞咽中枢或称为“中枢模式发生器”,能反射性地协调吞咽。③包括额叶皮质在内的更高级中枢,启动和调节自主吞咽。

二、吞咽的生理过程

吞咽是把口腔内的食团经咽和食管送入胃的过程,由一系列高度协调的反射活动组成,分为三期。

第一期为口腔期:

指食团从口腔进入咽,为随意期。即食物由于颊肌和舌的作用被移到舌背部份,然后舌背前部紧贴硬腭,食团被推向软腭后方而至咽部,这过程是随意的。因此当面肌(Ⅶ脑神经)。舌肌(Ⅶ脑神经)腭弓和咽缩肌(Ⅸ、Ⅹ脑神经)麻痹时均影响吞咽动作,后组颅神经(Ⅸ、Ⅹ、Ⅶ)脑神经)损害引起廷髓麻痹出现吞咽困难。

第二期为咽期:

指食团从咽进入食管上端。即当食团经软腭入咽时,刺激了软腭部的感受器,引起一系列肌肉反射性收缩,结果鼻咽通路以及咽与气管的通路被封闭,呼吸暂停,食管上口张开,于是食团从咽被挤入食管。这过程进行得很快,通常仅需0.1S。若此时软腭弓上提延迟,鼻咽通路以及咽与气管的通路封闭不全会出现呛咳。

第三期为食管期:

指食团从食管上端经贲门进入胃内。即食团进入食管后,引起食管蠕动,将食团经贲门推送入胃。蠕动是食管肌肉的顺序舒张和收缩形成的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在食团的上端为一收缩波,下端为一舒张波,舒张波和收缩波不断向下移动,食团也逐渐被推送入胃。当支配该部的迷走神经、吞咽神经失常时可引起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失常,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

三、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机制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示,脑卒中后从口腔期至咽期及食管期各阶段均可出现吞咽功能障碍,但不同部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特点则有不同侧重。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

(一)皮质损伤

1、左侧大脑皮质脑损伤左侧大脑皮质损伤可导致吞咽失用和口腔期功能障碍。其中前区受损,可能出现吞咽失用,通常伴有某种程度的口颜面失用,还会出现轻度口腔期通过时间延迟(3-5秒)和轻度咽期吞咽延迟(2-3秒),但咽吞咽的动作基本正常。2、右侧大脑皮质脑损伤相比左侧大脑皮质脑卒中,咽期吞咽障碍更常见。患者会出现轻度口腔期通过时间延长(2-3秒)和咽期吞咽延迟(3-5秒)。因喉部上抬时间稍有延迟,易造成吞咽前和吞咽时的误吸引起呛咳。

(二)皮质下损伤

皮质下损伤往往影响吞咽的运动及感觉通路。常导致口腔期时间延长(3-5秒),咽吞咽启动延迟(3-5秒),患者可出现吞咽前误吸。也可能因咽神经肌肉控制欠佳,产生吞咽后误吸。(三)脑干损伤

脑干损伤如果损伤到皮质延髓束、孤束核、三叉神经核团、疑核、舌下神经核或者延髓吞咽中枢,则会导致吞咽困难。通常脑干卒中非常分散,吞咽困难常常是唯一症状或者非常突出的症状。1、脑桥损伤脑桥损伤常导致严重的高张力,导致吞咽延迟或缺乏,单侧咽壁痉挛性无力、喉提升降低以及环咽肌功能障碍。2、延髓损伤通常引起口咽吞咽功能异常,常表现为吞咽延迟、喉部或舌喉复合体上提差、单侧或双侧咽肌力弱、环咽肌打开困难,有时候伴有单侧声带内收无力。一侧延髓受损者的口腔控制能力接近正常或基本正常,但会有明显的咽期启动和咽期吞咽异常。脑卒中后第一周,会出现咽期吞咽缺乏的情况。第二周逐渐出现咽期吞咽,但咽期启动明显延迟(通常10-15秒或更久)。

尽管以上部位的损伤是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但其它的位置可能也会影响吞咽功能,如小脑和椎体外系异常也会干扰吞咽功能,椎体外系损害可能会导致咽阶段延长,还有其他有关颅神经也对吞咽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四、吞咽障碍的评价方法

1、

2、洼田饮水试验

1级为正常,2级为可能有吞咽障碍,3级以上确定有吞咽障碍

五、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1、针灸治疗

中医认为吞咽障碍是由于风、痰、瘀所致,使得气血运行不畅,舌、咽喉失养出现功能障碍,临床上针灸治疗吞咽障碍效果很显著。

2、物理治疗

(1)触觉刺激:用手指、棉签、压舌板、纱布等在面颊部内外、唇周、整个舌部实施按摩、摩擦、震动、拍打等刺激,旨在增加这些器官感受器敏感度,进而提高中枢神经在吞咽过程中的敏感度及功能性的调节能力。

(2)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咽部冷刺激系使用棉棒蘸少许冰冻的水,轻轻刺激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寒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反复训练可使之易于诱发而且吞咽有力。

(3)味觉刺激:用棉棒蘸不同味道果汁或菜汁(酸、甜、苦、辣等),刺激舌面部味觉,增强味觉敏感性及食欲。

(4)唇、舌、颏渐进式肌肉训练:此项训练与构音障碍的发声器官训练方法相同,包括口部运动、口唇及面頬运动、舌肌运动等。

(5)屏气-发声运动: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屏气。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啊——”声。此运动不仅可以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而且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

3、电刺激治疗

电刺激治疗是建立在神经可塑性的研究之上。通过对患者咽喉部肌肉的刺激让大脑中枢呈兴奋状态从而加速病灶周围神经的代偿功能。在长期治疗下相关神经与周围神经元产生新的突触从而达到吞咽功能恢复的效果。临床上电刺激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能够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加强舌和咀嚼肌的运动,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改善摄食和吞咽能力,减少吸入性肺炎、窒息、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增强患者自我生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介入时间:吞咽障碍病人,如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没有重度心肺合并症,呼吸平稳,痰不多,无发热,血压稳定,无恶心、呕吐、腹泻等;能听从张口提舌的提示,可进行康复训练行(发病48h后);病情严重者,于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训练(7d~20d后)。

康复是一缕阳光,愿照到每个人身边

长按







































白癜风专家哪里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gm.com/jbcs/1020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