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增加。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已证实为引发高血压的原因之一,临床中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屡见不鲜。本案例通过介绍典型的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了解OSAHS相关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重点探讨其药物治疗方案。
患者为32岁青年男性,因“血压升高11年”入院治疗。患者11年前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90mmHg,未监测血压及治疗。后多次测量血压升高,多于-/mmHg,间断服用氯沙坦氨氯地平及酒石酸美托洛尔。4天前患者因咽部不适、咳嗽于急诊就诊,查血压/mmHg,给予卡托普利治疗后血压稍下降,/mmHg,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者12年前体重增加50kg,后体重无明显变化。患者吸烟15年,20支/天,饮酒10年,mL高度白酒/天。患者否认既往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入院查体示血压/mmHg,心率92次/分,律齐,A2P2,诊断为“高血压3级,极高危”。
该患者需首先进行继发性高血压原因筛查,如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等。
该患者身高cm,体重99kg,计算其体重指数为32.3kg/m2,属于肥胖人群,同时观察到该患者颈粗短、家人诉睡觉打鼾较严重,考虑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进一步完善检查。同时该患者血压升高前出现体重显著增加,可能为OSAHS相关性高血压,确诊后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注意降压药物的选择。注意监测患者血压变化,需缓慢平稳降压,避免血压短时间大幅下降导致的脑供血不足等。
此外,该患者发现血压升高11年,未引起重视,未规律进行降压治疗,说明该患者对高血压认识不清,依从性不佳,进行科学有效的患者教育十分必要。
患者入院当天血压/mmHg,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初始降压治疗,需警惕血压大幅度下降可能引起的供血不足等症状。化验示血尿酸μmol/L,患者诉既往存在尿酸增高,加用碳酸氢钠片1gTID及苯溴马隆50mgQD。同时进一步完善高血压病因检测。
入院后2-4天,患者血压下降,为-/-mmHg。根据化验及检查结果可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因素:尿蛋白监测-除外肾脏疾病致高血压;肾血管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肾动脉畸形等肾血管因素除外;血钾正常,血钠正常,尿钾偏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除外;皮质醇节律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增多症可能性低。
患者睡眠呼吸监测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考虑可参与高血压形成,为OSAHS相关性高血压。因此,嘱咐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减体重,必要时呼吸机治疗。
入院第6天,患者血压/mmHg,血压降低较平稳,考虑加用另一种降压药。根据《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1],OSAHS相关性高血压的患者,降压药首选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降压药(ACEI和/或ARB),钙通道阻滞剂(CCB)也可应用,而应避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同时,此类患者血液黏稠度增高,需给予抗血小板治疗。而根据《1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该患者具备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肥胖及吸烟4项危险因素,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是必要的。
因此,药师选择加用替米沙坦80mgQD降压,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mgQD抗血小板。其中,替米沙坦属于ARB类,是OSAHS相关性高血压首选降压药,同时,合用CCB时可以减轻其可能导致的踝关节水肿。此外,患者血尿酸增高,ARB可以有效降低血尿酸
入院第8天,患者血压/mmHg,动态心电图示:早8:30-11:00血压/mmHg左右,余多在/mmHg上下。考虑患者血压较前下降,一般情况可,准予出院。同时对患者进行患者教育,包括向患者讲解降压药物需长期甚至终身服用,以及低盐低脂饮食,平衡膳食,戒烟戒酒,运动、减体重等生活方式的改变。
患者治疗后血压平稳下降出院。
OSAHS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本案例为典型的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那么,OSAHS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引起高血压的发生?OSAHS相关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治疗的方法有哪些?药物治疗中需要注意什么?
OSAHS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一种,临床中50%-92%的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30%-50%的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OSAHS。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肥胖(体重指数≥28kg/m2),年龄增长,男性,上气道解剖异常,OSAHS家族史,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药物,长期吸烟,及肢端肥大症、声带麻痹等其他相关疾病。该患者具备肥胖、男性、长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吸烟4种危险因素。
OSAHS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包括:反复发作的间歇性低氧、高碳酸血症、神经及体液调节障碍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相互作用,可引起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增加,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其中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强最为关键。
OSAHS相关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一方面是OSAHS本身的表现,即夜间睡眠时打鼾且鼾声不规律,呼吸及睡眠节律紊乱,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及觉醒,或患者自觉憋气,夜尿增多,晨起头痛、口干,白天嗜睡明显,记忆力下降。另一方面,此类患者血压变化主要表现为夜间及晨起血压升高,日间高血压或日间血压正常;血压节律紊乱;单纯药物治疗降压效果较差,以及伴随呼吸暂停的血压周期性升高。该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其血压为起床时血压升高,同时夜间血压升高,节律紊乱。
OASHS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减肥、戒烟、戒酒、白天避免过于劳累、慎用镇静催眠药及其他可引起或加重OSAHS的药物、改仰卧位为侧位睡眠等;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以及药物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包括降压及抗血小板两部分。与OSAHS导致高血压的机制有关,此类患者首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降压药(ACEI和/或ARB),也可应用钙通道阻滞剂;不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由于OSAHS患者夜间缺氧可造成心动过缓,β受体阻滞剂可使支气管收缩而增加呼吸道阻力致夜间缺氧更加严重,进一步加重心动过缓甚至导致心脏停搏。同时不宜应用可乐定等中枢性降压药物,其镇静作用可能加重睡眠呼吸紊乱,加重OSAHS。一方面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血液黏稠度增高,另一方面,高血压本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该类患者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通过对本例患者的疾病特点及药物治疗进行学习,我对OSAHS相关性高血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临床中存在较多此类患者,在治疗时需要注意考察。其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此类患者降压药首选ACEI/ARB,而不宜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同时,需要阿司匹林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
[1]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3,12(5):-.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39(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