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目前中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预计到年,我国将有万的青光眼患者,产生近万盲人及万的视觉残障人士,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一、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多数患者的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特别是视神经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逐渐丧失最终导致失明。
二、哪些是青光眼高危人群?
年龄40岁以上,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高度远视,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病人及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的人群。
三、青光眼的诱因有哪些?
情绪激动,暗室停留时间过长,药物的应用,长时间阅读,过度疲劳及气候变化、季节更替。
四、青光眼分哪些类型?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急,眼压升高,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并伴有眼胀疼、头疼、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有时候头疼常被当作脑血管病,恶心、呕吐常被当作胃病而到内科就诊。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眼压升高偶有眼胀和虹视,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失明,使许多患者发现时已到晚期。3、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小梁网发育不良,表现为婴幼儿畏光、流泪、视力不同程度下降,甚至失明,眼压升高。
五、青光眼如何治疗?
对于不同类型的青光眼采取的治疗措施也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种类型青光眼,视患者个体不同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青光眼是终身性不可逆性疾病,造成的视野缺损不可逆转!一旦被诊断为青光眼,以目前的医学技术是不可能使其完全恢复到正常的,医生能做的就是尽量控制青光眼不再进展,并对剩余视功能进行有效的维持。
六、如何预防青光眼发作?
1、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暗室停留时间过长,不要过度用眼;
2、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适量体育锻炼,保持睡眠质量,饮食清淡营养丰富,禁烟酒、浓茶、咖啡,适当控制进水量;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青光眼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长期不良精神刺激,脾气暴躁、抑郁、忧虑、惊恐等;
4、青光眼家族及危险因素者,必须定期复查,一旦有发病征象者,必须积极配合治疗,防止视功能突然丧失。
专家建议:40岁之前,每2年要进行眼科体检,包括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40岁以上,每年做1次眼科检查,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尤其对于青光眼高危人群(40岁以上,糖尿病,近视眼及青光眼家族史人群),应该到专业眼科进行眼压、前房和视神经评价(眼底照相、OCT及视野等检查),从而对青光眼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科室简介
医院眼耳鼻喉科现有医护人员2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7人,主管护师5人,床位23张。医院互联智慧分级诊疗联盟成员单位、医院眼科联盟单位、郑州眼科联盟成员单位、河南近视防控公益联合行动理事单位。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盟成员单位、河南中医院-耳鼻喉专科联盟理事单位、医院互联智慧耳鼻咽喉学科联盟单位。年门诊量人次,出院人次,手术量人次。是百万贫困白内障医院,郑州市白内障患者医院。
科室拥有先进的进口手术显微镜、进口超声乳化仪、进口非接触眼压计、进口眼底造影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角膜内皮镜、前后节数码照相系统、全自动电脑验光仪、鼻内窥镜系统、支撑喉镜、低温等离子治疗仪、手术动力系统、声导抗检查仪等专科检查、手术设备。
眼科常年开展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角膜病、翼状胬肉、睑内翻、倒睫、眼睑、结膜肿物、葡萄膜炎、泪囊炎、眼外伤等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耳鼻喉科常年开展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鼻出血、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声带小结、声带息肉、会厌囊肿、中耳胆脂瘤、鼓膜穿孔、突发性耳聋等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咨询(眼耳鼻喉病区),(眼科门诊),(耳鼻喉科门诊)。
整理丨机关党委办
校对
楚珣
编辑
董丽琪
文章
武芳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