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规模化奶牛场哺乳犊牛工作(22)?
张廷青博士赵新芳河北正定奶牛场场长众所周知,哺乳犊牛正常断奶后,不可避免地要迎接其后续生命成长发育的重大过渡转折:即由完全依赖液体饲料(奶或代乳粉)的单胃动物转变为完全依赖固体饲料的复胃动物。这种重大过渡转折自然迫使断奶犊牛被动面对断奶应激、转群应激、并群应激、陌生憩息环境应激、过早投喂粗饲料应激等等。若上述任何一种应激超越断奶犊牛自我调节适应能力,自然会引发断奶犊牛生长发育滞后、罹患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实践中我们常见断奶犊牛过早投喂粗饲料,人们如此做的事实依据是放牧奶牛的哺乳犊牛和断奶犊牛均采食草原牧草,未见不妥。这儿需要向同道们解释的是:放牧条件下哺乳犊牛和断奶犊牛采食草原牧草和舍饲条件下采食人工投喂的粗饲料完全是两回事!放牧条件下一般是冬末春初产犊,春季的草原牧草郁郁葱葱、茂密旺盛,但此时因尚未成熟,因而糖分含量高而纤维含量低。哺乳犊牛采食这类牧草进入瘤胃无疑有助于大量生成丁酸和丙酸,进而促进瘤胃乳头快速发育;断奶犊牛继续采食这类牧草则更有益于顺利过渡到能够消化糖分含量低但纤维含量高的成熟草原牧草。而舍饲条件下人工投喂的粗饲料,绝大多数都是成熟牧草干草甚至稻草或麦秸,自然糖含量低而纤维含量高,不管是限量饲喂或自由采食,对促进哺乳犊牛瘤胃乳头发育并无益处;而断奶犊牛采食这类粗饲料,因其瘤胃微生物区系尚无能力消化低糖高纤维粗饲料,故常致瘤胃臌胀或碱性腹泻粪便,参见图1。如果为节约饲养成本而给予粗糙尖硬劣质干草,那后果更严重,常常导致断奶犊牛坏死性喉炎,俗称“犊牛白喉病(Calfdiphtheria,Laryngealnecrobacillosis)”,我们最近在河北正定奶牛场处理了该场断奶犊牛群发犊牛白喉病,现将相关信息与大家共享简述如下。
图1断奶犊牛立即饲喂成熟苜蓿草粪便颜色、质地和pH值;pH试纸显示大约为8,正常值应为7
发病基本情况正定奶牛场62头断奶犊牛,断奶前一切正常,断奶后在原圈停待10日左右方转入大圈;饲喂颗粒料和燕麦草,参阅图2;后发现12头喉头肿胀、张口呼吸、喘鸣响亮、双侧流鼻、口角流涎、触摸喉头疼痛明显,参阅图3;青霉素普鲁卡因封闭疗法和静脉注射抗生素均未奏效。初步诊断为断奶犊牛白喉病。
图2哺乳犊牛断奶后立即投喂粗糙尖硬劣质燕麦草
图3罹病犊牛鼻孔流出脓液,同时呼吸困难而需经口腔呼吸,两颊明显鼓起
为什么会发生断奶犊牛白喉病?断奶犊牛白喉病致病微生物系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necrophorum)。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菌,正常憩息于犊牛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其为机会致病菌,常致断奶犊牛发生多种坏死杆菌病包括断奶犊牛白喉病(坏死性喉炎)。
1.临床表现有哪些?
白喉病分急性和慢性,系坏死杆菌感染断奶犊牛咽喉粘膜和喉软骨所致。发病初始,会观察到湿性疼痛咳嗽和严重呼吸困难:患犊头颈低垂、前伸、张口呼吸,喘鸣显著;随后可发现流涎、吞咽疼痛、从鼻孔双侧流出脓性分泌物、呼出气体恶臭;体温可升高至41.1℃;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可视粘膜充血;如不及时正确处理,患犊常于罹病2~7日死于毒血症或上呼吸道阻塞窒息。如转归为慢性,则往往造成吸入性肺炎、喉部永久畸变,临床始终呈现慢性剧烈咳嗽和呼吸困难。
2.本病发病率如何?
该病常见于育肥肉牛场3~18月龄待育肥牛;奶牛可发生于5周龄至24月龄之间,但最常见于断奶犊牛;秋冬季发病较高,推测与此期间牧草品质较差和质地尖硬粗糙关联。舍饲环境脏污易诱发本病;发病率估计1%~2%,多呈全年零星散发。
3.本病是如何发生的?
尽管本病致病菌基本锁定坏死杆菌,但该菌本身却无法穿透侵入完整咽喉粘膜作祟。那为何会造成白喉病呢?这与断奶犊牛采食粗糙尖硬劣质饲草损伤其柔嫩咽喉部粘膜密切相关;一旦咽喉部粘膜被损伤,其抵御外界致病微生物的物理屏障自然门洞大开,坏死杆菌乘机而入造成感染。另外,上呼吸道感染常可能由多种致病微生物引起,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支原体、巴氏杆菌、嗜血杆菌等。这些致病微生物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常致咽喉部粘膜溃疡,这些溃疡常发生于声带突和杓状软骨内角,自然也会成为坏死杆菌侵入门户。坏死杆菌常致咽喉处粘膜发炎、水肿和坏死,结果造成声门裂不同程度狭窄,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何临床会发现呼吸困难和喘鸣响亮,同时吞咽疼痛。如果感染蔓延至喉软骨,进而发展成喉软骨炎,最终将转归为慢性喉畸形。此外,坏死杆菌分泌的外毒素还会导致罹病患犊出现全身症状。
本病造成哪些损伤?通常损伤位于声带突和杓状软骨内角;急性病变的特点是咽喉部粘膜严重充血出血、喉粘膜水肿,坏死性溃疡病灶周边充血;病变可能沿着声带壁和声带突继续扩散,进而涉及环杓背肌;参阅图4。慢性病变特点是坏死软骨伴生瘘管及其周边出现肉芽组织。
图4断奶犊牛白喉病急性病例死亡后剖检咽喉部粘膜严重充血出血
本病如何正确诊断?本病临床表现足以确立诊断结果。但是,也有其它情况可造成上呼吸道阻塞,如咽喉外伤、放线杆菌病、咽喉水肿、咽喉脓肿、咽喉内伤、咽喉麻痹或咽喉肿瘤,以及缘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所致的严重病毒性喉炎。因此,需要开启口腔,对咽喉部进行目视检查,藉以确认诊断结果;这可使用口腔内窥镜、喉镜或放射照相来完成;使用这些器具检查患犊应格外小心,尽量避免造成进一步呼吸窘迫。严重呼吸困难患犊,实施口腔内窥镜或喉镜检查前,宜先进行气管切开,以利呼吸畅通,防止检查期间因窒息而意外死亡。正定奶牛场当值临床兽医因缺乏相应检测器具,开启口腔目视检查又未应用外源强光照射咽喉部,自然什么也发现不了,属于典型瞎忙,参阅图5。
图5开启口腔因无相应检查器具或未使用外源强光照射咽喉部,故无任何有意义发现,属于典型瞎忙。正确做法是将口腔尽量上下开启极限,强力拉出舌头充分暴露口腔后部深处,用手电筒照亮舌根后部咽喉处,观察是否有肿胀、充血、出血、溃疡或化脓。
本病如何正确救治?以下是我推荐的正确救治措施:
1.土霉素注射液按体重每公斤11毫克,静脉或皮下注射,一日两次,连续3~7日,或直至临床症状消失。
2.或皮下注射长效四环素按体重每公斤20毫克,每72小时一次,连续两次,或直至临床症状消失。
3.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按体重每公斤2.2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一日两次,连续3~7日,或直至临床症状消除。
4.给予非固醇类抗炎药物,藉以退热并降低咽喉部粘膜炎症和水肿,如氟尼辛葡甲胺,按体重每公斤1.1~2.2毫克静脉注射,一日一次;或等分为二,间隔12小时一次,连续三日。
5.如果呼吸困难严重,宜一次给予固醇类激素制剂如地塞米松,按体重每公斤0.2~0.5毫克,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均可,将会显著缓解咽喉部粘膜水肿。
6.触诊喉部肿胀疼痛处,实施青霉素+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和封闭,并在该区域皮肤涂抹鱼石脂或万金油。
7.用5~10毫升抗菌素溶液小心冲洗咽喉部,一日两次,连续3~7日,或直至临床症状完全消除。
8.呼吸极度困难有可能窒息死亡危重急症病例,或慢性病例需对喉部脓肿引流和切除坏死及衍生过度肉芽组织,均需实施气管切开置管术,藉以建立上呼吸道呼吸旁路,缓解经咽喉往复呼吸气流对业已感染损伤的咽喉组织结构刺激,有益加速修复愈合。常用的气切套管如图6所示。手术流程参见图7。如果救治及时且技术细节到位靠谱,手术成功率一般逾60%。
图6救治白喉症断奶犊牛常用气切套管:左上分图为自制气切套管;右分图A为气管内自行固定套管总装,右分图B为气管内自行固定套管拆件;右下图为人医使用的气切套管,有条件应首选使用。
图7救治白喉症断奶犊牛气管切开置管术流程;注意:左下分图因未使用气管内自行固定套管,所以需将套管外口缝在皮肤固定,而右下分图因使用气管内自行固定套管,所以套管外口无需缝在皮肤固定。
本病如何正确预防?预防效果究竟如何?就65~日龄断奶犊牛而言,因其咽喉部粘膜依然柔嫩,易被尖硬异物损伤,所以建议此阶段不可给予任何粗饲料,尤其是尖硬粗糙劣质牧草,如ADF20和NDF30。实践中,断奶犊牛~日龄期间,可给予少量优质苜蓿,但每日量不可超过0.5公斤。回到正定奶牛场,要求该场对所有断奶犊牛停喂燕麦草后,30日内再无新病例发生,预防效果非常明显,统计学检验差异极显著,参阅表1.
表1.河北正定奶牛场断奶犊牛白喉病预防措施效果比较
方法
断奶总头数
发病总头数
发病率
P值
断奶后给予燕麦草
62
12
19.4%
0.01
断奶后未给予燕麦草
51
0
0%
来源:荷斯坦杂志RECOMMEND推荐阅读国产草:面积质量双增供应机遇挑战在哪里?
进口燕麦草:集中到港放缓1-5月15.6万吨+83%到岸价.28美元/吨持平
长三角单产10吨榜单17牧场乘风破浪
进口苜蓿:1-5月49万吨+19%增速放缓均价美元/吨+9%
6.30安乐福亚达繁殖精品课——把控繁殖细节提升牧场效益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