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
病例1
女孩,5岁,近两天腰痛。突然发烧,39.5℃。次日早晨不能下床,左下肢不能活动。检查发现:头、颈、两上肢和右腿无运动障碍,左下肢完全瘫痪。左腿肌张力减退,腱反射(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消失。三周后,左大腿能够屈收,并能伸膝,但其他运动未见恢复。一个月后,足肌、小腿肌及大腿后面肌松弛,明显萎缩。无其他任何感受障碍。
病例2
女,35岁,主诉近数月来身体虚弱无力,先是右手,后是左手。在感觉无力之前,右手有两次偶然受伤。一次是自己使用熨斗时烫伤,另一次是使用刀子时划伤,但两次都无痛觉,两次相隔数周。检查时发现患者双手掌骨明显突出,表明手肌萎缩。患者均不能作手指收展运动和拇指内收、对掌运动。患者双手内侧至掌正中线处痛觉缺失;痛觉缺失区向上延至前臂前面和背面的内侧半;臂部前面痛觉缺失区在内侧1/3,上达腋窝水平,在背面则不到内侧一半。上眼睑稍下垂,右侧特别明显,瞳孔缩小也在右侧。双侧腕关节屈、伸肌有些力弱,前臂肌有些萎缩。
病例3(此病例现已不常见,可作一般了解。)
男,60岁,主诉近4年两下肢锐痛。最近疼痛发作频繁,有时候很重,需要服止痛片。近一年来行走困难。医生检查时发现:患者步态不稳,两足过度叉开站立;Romberg征阳性(令患者闭眼两脚靠拢直立时,患者左右摇摆,几乎跌倒,这是因为失去下肢本体感觉)。两眼瞳孔大小不一,无瞳孔对光发射,但调节聚辏时瞳孔收缩(这是典型的Argy11-Robertson瞳孔。出现于梅毒性脊髓病患者),无其它脑神经症状。肌力正常,两下肢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消失。两下肢位置觉和振动觉消失。两上肢稍有缺陷。
病例4
男,24岁。背部被刺伤,立刻跌倒,两下肢失去运动。数日右腿稍能活动。又过一周后右下肢几乎恢复了运动,但左下肢完全瘫痪。检查发现:左下肢无随意运动,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右侧躯干胸骨剑突水平以下和右下肢丧失痛觉和温度觉。但左侧痛觉、温度觉完好。左侧躯干剑突以下和左下肢触觉减弱。但右侧触觉未受影响。左下肢位置觉和被动觉丧失,但右下肢正常。
病例5
男,65岁,突然不省人事数小时,意识恢复后,不能说话,右上、下肢不能运动。数日后,舌仍运动不灵活,但可以说话了。数周后,检查时发现: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肱二头肌腱、膝腱和跟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消失,Babinski症阳性,无肌萎缩。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左侧舌肌明显萎缩。全身痛、温度觉正常。身体右侧,除了面部,振动觉和两点辨别性触觉完全消失。
病例6
男,55岁,因头晕跌倒,并未丧失意识。有人将他送至家中,发现患者语言不清。两个月后检查发现:四肢肌张力和反射正常,但右上、下肢有些共济失调。咀嚼肌、面肌及舌肌无麻痹。腭垂(悬雍垂)偏向左侧,表明右侧软腭肌麻痹。喉镜检查发现右声带麻痹。两足靠拢站立并闭目时,身体歪向右侧。右侧面部和左侧肢体、躯干的痛觉和温度觉消失。触觉正常。
病例7
女,50岁,几个月前额部严重头痛,以后觉得右上肢力弱,右手变得笨拙,右下肢也变得力弱了。随着身体右侧力弱,说话也有困难,视物时出现重影。检查时发现:左侧瞳孔比右侧的大,向前平视时左眼转向外下方。左眼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应消失,左上睑下垂。右上、下肢无随意运动,右侧膝反射和跟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右侧眼裂以下面瘫,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但舌肌不萎缩。
病例8
男孩,5岁,早晨起床后呕吐,站立不稳,走路时常向后跌倒。检查时发现:患儿站立时两脚叉开;眼底镜检查发现,两眼严重视神经盘(乳头)水肿,表明颅压过高,可能有颅内肿物存在;上、下肢肌张力有些下降;无眼球震颤和感觉缺陷。患儿行走时,未发现向侧方倾跌。
病例9
女孩,13岁,出生时正常,婴儿期未患过严重疾病,几岁时生长发育正常。近来身高、体重均较同龄者低。智力发育正常。8岁时发生过顽固性多尿,伴有烦渴。当时给予垂体后叶加压素(Pitressin),有显著疗效。检查时发现:身高、体重都比同龄者低下,营养不良,无色素沉着和皮下肿物。外生殖器婴儿型。视神经盘(乳头)稍微苍白,完全双颞侧偏盲。颅侧位X线像表示蝶鞍增大,鞍背有侵蚀。
病例10
男,68岁,右手震颤已有半年,睡熟时震颤即消失,最近逐渐加重。自觉四肢肌有时不灵活。检查时发现患者谈话时很少笑,很少眨眼,发音低而无力。行走时步态姿势还正常,只是右上肢肘关节屈曲。坐下时,右手交替收缩和放松,安静时加重。以右手拿住病历,震颤暂时停止,但将病历放在桌上后震颤又重新出现。患者右肘、腕对被动运动肌张力增强。浅、深感觉无异常,反射正常。
病例11
男,62岁,在观看足球赛中突然晕倒,意识丧失2天。意识恢复时,右侧上、下肢瘫痪。6周后检查发现: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舌肌无萎缩。右侧眼裂以下面瘫。整个右半身的各种感觉缺损程度不一,但位置觉、振动觉和两点辨别性触觉全部丧失。温度觉有些丧失,痛觉未受影响。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但患者两眼视野右侧半缺损。
病例12
女,20岁,18岁时曾患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用大量青霉素治疗了6周。8个月前,忽然晕倒,神志不清约1小时。当意识恢复后,仍神志模糊5~6天,不能说话。检查发现:右上肢痉挛性瘫痪,随意运动消失,无肌萎缩。右眼裂以下面肌麻痹。伸舌时舌尖伸向右侧,无萎缩。右下肢和左上、下肢无改变。无视觉和躯体感觉障碍。唇、舌能够运动,但不能说出规则的言语,问话时,只能回答简单的几个字,如“是”或“不是”。
(上述病例引自北京医科大学张培林教授,《系统解剖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厦门大学医学院彭珍山修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