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婴幼儿喘鸣这些事,你都知道了吗

时间:2021-7-11 12:11:56 来源:声带麻痹

很多家长会诉说同样的问题:我的孩子“齁”了好久了,吃奶时加重,声音好像是从喉咙里发出来的,吃了好多药,头孢、阿奇、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都吃了,就是不好。

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孩子的情况可能就不是一个“齁”字这么简单。这种声音很有可能就是我们医学上所描述的“喘鸣”。

“喘”的异常声音

通常我们把呼吸道发出的“喘”的异常声音描述为:喘鸣(stridor)、喘息(wheezing)、哮喘(Asthma)。

之前我们描述了婴幼儿喘息的常见原因及与哮喘的区别,那么今天,我们再聊聊关于婴幼儿喘鸣的一些问题。

相关阅读

喘息不等于哮喘!关于婴幼儿喘息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

婴幼儿喘鸣(Stridor)

所谓stridor一词,起源于拉丁文“stridere”,意为发出刺耳或尖锐的声音,如嘎吱声。是在呼吸过程中产生的高调、单音调声,其最佳闻及部位是颈前区。通常在吸气期明显,这些特征使喘鸣有别于弥散性气流受限(哮喘或毛细支气管炎)导致的典型哮鸣,后者往往由起止时间不同的多种声音组成。

为什么会出现

这种喘鸣声?

一般出现这种声音主要考虑孩子的上气道或中央气道出现了狭窄。喘鸣是由狭窄气道的气流震荡引起,存在喘鸣提示大气道严重阻塞。

如何通过听声音、看表现

来辨别病变的部位?

喘鸣是一种迹象,而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我们必须找出潜在的原因,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

解剖学上,大气道可分为胸腔外区域和胸腔内区域。

01

胸腔外区域

胸廓入口以上的气道,又分为:

▇声门上区

包括鼻咽、会厌、喉、杓状会厌襞和假声带。支撑该区域的气道壁由软组织和肌肉组成,缺乏软骨支持。因此,气道塌陷和阻塞很容易发生在此区域且进展迅速。

▇声门和声门下区

这部分气道从声带延伸至气管胸外段。声门区有一定的软骨支持,因此同声门上区相比不太容易塌陷。声门下区被环状软骨环包围,是气管最狭窄的部分。出生时声门下区直径为5-7mm,随后稳定增长,到成人时平均为20mm。有气道狭窄的婴儿,气道直径小幅缩小即会显著增加气道阻力,因为气道阻力与气道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例如,婴儿声门下区变窄1mm,将导致气道的横截面积减少25%,气道阻力增加16倍。

02

胸腔内区域

包括气管的胸腔内部分、主支气管。近端气管受压会导致呼气期喘鸣,而更远端的胸内气道受压往往产生典型的多音性哮鸣,而不是喘鸣。常见先天性疾病如血管环,异物和肿大淋巴结或肿瘤的压迫。

哪些疾病

可以引起喘鸣呢?

喘鸣的病因包括多种先天性或获得性疾病。喉喘鸣如果在出生时已经出现并且缓慢进展,通常意味着病因为先天性。如果患儿的喉喘鸣时间持续较短,常常意味着获得性疾病导致喘鸣。

根据孩子的年龄及发病缓急有助于帮助诊断。

1急性发作

▇异物吸入

吸入异物的发病高峰在2-3岁,常有呛咳的病史,但是临床上常常遇到家长不能够提供明显呛咳史的孩子,需要肺部CT或者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和取出。建议4岁以下的孩子不应给予硬的和圆的食物,如硬糖、花生、玉米、瓜子、坚果、块肉、葡萄、葡萄干、苹果块、爆米花等。在这些物品中,花生是最常见的引起损伤的一种食物,而热狗和糖果是致死性损伤的最常见原因。

(图片来源医院儿科内镜室)

这是纤维支气管镜从气管中取出的瓜子、豌豆、鸡爪、坚果等异物。发生异医院紧急处理。

▇会厌炎

会厌炎是会厌及邻近声门上结构的炎症。如不治疗,会厌炎可迅速进展至危及生命的气道阻塞。幼儿的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焦虑和发热,常伴吞咽困难、流涎、言语含糊不清和不愿平躺。过去,会厌炎通常发生于2-7岁儿童。自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问世以来,会厌炎发病率已急剧下降;但仍有接种了疫苗却发生HIB会厌炎的病例报道。现在会厌炎的发病高峰年龄为7岁以上,但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2亚急性发作

下列疾病常表现出呼吸系统症状,并逐渐进展,几天以后出现喘鸣:

▇急性喉炎

在所有儿童喘鸣病例中,有90%以上为哮吼所致。最常见于6-36月龄儿童。亦可见于更小的婴儿(小至3月龄)和学龄前儿童,但6岁以后罕见。孩子常常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史,起病时出现鼻塞、流涕,然后进展至吸气期喘鸣,有时还有呼气期喘鸣。症状一般经过12-48小时进展至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和喘鸣。严重时出现喉梗阻致生命危险,往往夜间加重,需早期急诊处理。

▇咽后脓肿

咽后脓肿大多发生于2-4岁儿童。疾病早期的表现可能无法与单纯性咽炎区分。随着疾病进展,会出现发热、吞咽困难伴流涎、不愿活动颈部、发音含糊不清或吸气期喘鸣。

▇扁桃体周围脓肿

通常是扁桃体炎或咽炎的并发症。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发病高峰在10岁以上,因为在这一年龄段儿童中更常见链球菌性咽炎。典型临床表现为:重度咽痛(通常为单侧)、发热、发音含糊不清或听起来像吃了满口“热土豆”,有时存在吸气期喘鸣、流涎、张口困难或颈部肿胀。

3慢性/复发性

慢性喘鸣通常由结构异常引起,可能为先天性、也可能为获得性,可能为静态、也可能缓慢进展,导致上气道内源性或外源性阻塞。

▇喉软骨软化

喉软骨软化是婴儿慢性胸外气道阻塞导致喉喘鸣最常见病因。多数认为喉软骨软化症与母体妊娠期营养不良、胎儿钙缺乏或局部神经肌肉发育不成熟有关。有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与喉软骨软化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该病通常在新生儿期出现症状,然后在婴儿期进展,大部分到12-18月龄时缓解。有报道,临床上约20%的喉喘鸣患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合并窒息、呼吸窘迫等,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其喘鸣出现在吸气期,往往在仰卧、进食及睡眠时加重。

▇气管软化

气管软化通常是气管软骨部分的固有缺陷导致膜性气管的比例增加所致。大多数病变为胸腔内,导致气道塌陷和呼气期喘鸣,常伴有哮吼样咳嗽。随着气道口径增加和软骨发育,大多数患儿到6-12月龄时病情可自发改善。

▇声带麻痹

声带麻痹可能与神经系统或心脏畸形有关、或产伤造成,或者为特发性。双侧声带麻痹婴儿常表现为喘鸣和呼吸功能不全,哭声可正常。单侧声带麻痹患儿往往表现为声音嘶哑,且误吸风险增加。

▇血管环

如肺动脉吊带-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经气管与食管之间,并环绕右侧主支气管和气管远段,到达左侧肺门。在其走行过程中,动脉包绕气管酷似吊带,行走过程中对气管和食管产生压迫而导致喘鸣。临床上并不少见,需外科手术治疗。

▇其它

先天性喉畸形包括喉囊肿、喉狭窄、喉裂和喉蹼,声门下狭窄,声带功能障碍,声带麻痹,低钙性喉痉挛等等。

因此,引起婴幼儿喘鸣的原因多而复杂,在原因不明之前,家长不要乱吃药,特别是抗生素!需要医生根据家长提供的可靠病史、结合医生的听诊及必要的检查如:肺CT、电子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等来综合判断,及时正确的处理。切不可忽视检查而贻误诊断和治疗。有些疾病需要儿科医生、耳鼻喉科及心胸外科医生共同合作。

所以家长遇到喉医院面诊,慢性或间歇发作者可以录小视频提供给医生参考。

参考资料:

儿童喘鸣的评估(Assessmentofstridorinchildren),UPTODATE

DanaMaraThompson,MD,MS.AbnormalSensorimotorIntegrativeFunctionoftheLarynxinCongenitalLaryngomalacia:ANewTheoryofEtiology.Laryngoscope:JuneSupplement

扫描上方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gm.com/jbcs/1267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