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手术该做不该做是小结还是白斑

时间:2021-8-10 13:18:47 来源:声带麻痹

1

患者秦某某,男,68岁。年某日因痰血一周伴咳痰、咽部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予以喉镜检查,喉镜诊断:慢性咽喉炎、声带小结。后至医方门诊复诊,门诊诊断:声带小结,再次予以电子喉镜检查,喉镜诊断:声带白斑。数日后患者因“咽部异物感1月余”至医方住院治疗,入院诊断:声带肿物。完善检查后行全麻内镜下声带病损切除术,术中冰冻示:声带肿物息肉伴鳞状上皮增生。术后予以抗炎雾化等对症治疗。出院时,出院诊断为左侧声带白斑。出院后患者自觉不适,有声音嘶哑症状,多次至外院门诊就诊,目前无特殊治疗。医院协商不成,于是患方至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提出调解申请。

2

接到申请后,调解员向患方了解纠纷的具体经过及目前患方对于此纠纷的想法及诉求。患方认为:医方小病大治,只是声带小结却进行手术,后来诊断又成了声带白斑,是否有手术的适应症,同时对于医方的诊断提出质疑;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的现象经多次就诊无好转,认为与医方手术有直接因果关系;对于医方门诊就诊医生的资质提出异议。

随后调解员至医方进行走访调查,听取医方的意见。医方认为诊疗过程符合诊疗规范及常规,不存在误诊的说法,术后声音嘶哑为手术的并发症,不接受患方提出的赔偿要求,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愿意适当予以经济补偿。

了解医患双方对于此纠纷的想法后,调解员查阅相关病史资料后认为,医方整个诊疗无明显的过错,但存在术前医患双方沟通不足,再介于患方对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匮乏与认识不够存在一定的偏差。于是调解员运用本身医学知识向患方进行解释沟通但患方还是无法接受,并提出了希望通过专家咨询给出专业的意见参考。出于多方面原因考虑,调解员最终按规定启动了专家咨询程序。

3

专家从医患双方提供的病史及相关检查医方的诊断明确,有手术指症。手术记录中有舌根损伤,患者目前的咽痛可能与此有关。患者现有的咽痛和声音嘶哑为手术并发症。医方在术前的告知上存在不足。综上意见:医方的在告知上不足,与患者目前的症状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本案例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医方存在告知上的不足,建议与患者协商解决。

由于患者情绪一直较为激动,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调解暂时采取“背对背”的方式。调解员分别与医患双方沟通了专家咨询的意见结果,一边人民调解员针对患方的情绪采取心贴心地沟通,换位思考,体会和感受患者的失望与无助同时适时告诉患者,赔偿的提出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有利于纠纷的解决。另一面人民调解员通过与医方的沟通将患者的感受向医方进行了转达,并且劝说医方能够换位思考,正视在诊疗过程中存在术前告知不足的缺陷。

调解员反复与医患双方进行了沟通,尽力拉近医患双方在赔偿金额上的差距。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患方在情绪上有明显的缓和,于是调解员见机组织了一场医患双方面对面的现场调解,明确的调解协议的金额。次日,医患双方在调解员的见证下,签定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协议书,化解了该纠纷。

4

声带小结,又称为歌者小结、教师小结、喊叫小结等。典型的声带小结为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结节状隆起。此病多见于职业用声或用声过度的人,如歌唱演员、教师以及经常需要喊叫的职业和喜欢喊叫的儿童。目前认为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主要为声嘶,早期程度较轻,为声音稍“粗”或基本正常,仅用声多时感疲劳,时好时坏,间歇性。早期声带小结通过禁声,让声带充分休息,可自行消失。儿童的声带小结多在青春发育期自行消失。也可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可以治愈。

声带白斑为声带黏膜上皮角化增生和过度角化所发生的白色斑块疾病,比较常见,多见于成年男性,与吸烟、嗜酒、喉慢性炎症及维生素A、B缺乏等因素有关。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与喉癌发病有关。该病预后较好,多数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典型症状有1、声音嘶哑:早期症状会表现为声音持续性嘶哑,休息之后声音嘶哑改善并不是很明显,患者经常会有发音疲惫的临床症状。2、咽部异物感:咽部或咽喉部有异物感、闭塞感、压迫感、紧迫感、瘙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其他不适感手术切除一定要尽量完整和彻底切除声带白斑,从而避免声带白斑的复发。因为声带白斑如果复发,有可能出现癌变情况。所以根治声带白斑最主要的办法,是通过手术来彻底切除白斑,从而使声带能够恢复正常,避免声带白斑继发喉的癌变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声带白斑的严重后果,可以达到声带白斑彻底治愈的结果。目前手术治疗方式主要为经喉二氧化碳激光手术。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患方有权知道医方将对直接采取的何种措施的治疗、治疗的风险有多大、治疗的后果会如何等等的问题。只有医务人员向患者履行了告知医务之后,患者才能基于医方对其病情和将要采取的治疗方案等情况的说明,来做出判断,行使自主权和决定权。由于医疗行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般情况下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措施及流程并不了解,所以更加需要医务人员的阐释和说明。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孙晹

更多精彩阅读

培训

东方调解中心专业调解员培训

医患

术后恢复不良,是手术方式不当还是?

物业

小区中的会所是否可对外进行经营?

道交

车祸事故遇“老赖”?看看这个吧!

度假区

迪士尼人偶头套下的“秘密”

工商联

为贷款,起大风波;算细账,走共赢路

消费

汽车维修耗时长,合理维权知多少

调解员说

调解员不是“老娘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gm.com/jbcs/1282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