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未来心理学益合集感觉带你认识自

时间:2021-10-27 11:15:32 来源:声带麻痹

爱使我们相聚在一起,知识让我们永远走在一起,一起阅读,体验心理学的乐趣吧~

人怎样认识世界?

刚出生的宝宝,因为全身感觉到了大气压力给他带来的不适而急的哇哇大哭;适应了环境安静下来以后张着大眼睛好奇的四处探望;断奶的时候咂咂嘴就尝到了奶粉的甜味;要去上学了,离开家之前被妈妈拥抱,能闻到妈妈身上的香味;长大一点偷偷看电视打游戏,听到爸爸妈妈上楼的脚步声立刻将所有的东西都放回原位;越长越大,就能感受到书包越来越重;身体不舒服,知道了是哪里在痛……

通过感觉,我们认识世界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也认识自己的身体内部与外部;感觉为我们的大脑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保持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信息平衡,那人体有哪些感觉呢?

感觉剥夺实验:要求被试安静的躺在床上,戴上耳塞与眼罩,手脚被包住并且用卡纸固定住,被试一开始还能安静的睡觉,后来开始失眠、吹口哨,变得焦躁不安,即便是每天有20美元的报酬,也无人坚持3天以上。

视觉

想要看到东西,就需要有光,人眼的角膜聚焦光线、保护眼睛,光线通过角膜进入眼内,虹膜和瞳孔通过收缩与舒张对光线摄入量进行调节,视网膜是眼球的感光部分,上面分布着万个视锥细胞和1.2亿个视杆细胞;视杆细胞是夜视器官,感受物体明暗;视锥细胞是昼视器官,感受物体的细节与颜色。

视觉的学习中有很多有趣的概念,也产生了很多有趣的实验,最有名的两个视觉错误,一个是视觉对比,另外一个是马赫带,视觉对比是由于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马赫带是人们在明暗边界上,看到亮处有更亮的、暗处有更暗的一个线条,以前经常在窗棂上看到。

生物意义上的视敏度,医学上称之为视力;视觉的适应能力是感觉里最强的,视觉适应分为明适应与暗适应,明适应的时间比较短暂,暗适应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一般事故被埋于地下的人刚刚救援出来的时候要盖上眼睛以防被灼伤;值夜班的人在执勤以前最好戴上红色眼镜,能够加快眼镜的适应过程。

:人眼结构zuotu1左滑预警:人眼结构

听觉

听觉是由适宜的声波刺激下产生的,所谓适宜声波,指的是震动频率为16~赫兹的声波,而声波由物体震动产生。声波的音调、音响和音色决定了听觉的基本特性,同时根据声波是否有周期,声音被分为乐音和噪音。耳廓就像是一个小喇叭一样,收集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引起骨膜机械振动,再带动三块听小骨振动,最后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这样听到声音的过程是生理性传导。

另外两种途径是空气传导和骨传导,空气传导是指鼓膜振动引起中耳室内的空气振动,经由正圆窗将振动传入内耳;而骨传导是指声波从颅骨传入内耳。声音之间互相可以掩蔽,小的时候老是写作文:“教室里安静的连根针掉下去都能听得到”,但是在车水马龙里悄悄说话都听不到了,这就是声音的互相掩蔽。

人耳结构

肤觉

我们平时将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似乎更容易说成“触觉”,但是其实这是肤觉,肤觉包括了触压觉、冷觉、温觉和痛觉,当视觉或听觉有所损伤的时候肤觉能起到很大的补偿。引起皮肤轻微变形的是触觉,引起皮肤明显变形的是压觉,振动觉和痒觉也是触压觉的一部分,机械刺激与化学刺激都能够引起痒觉,例如挠脚心与蚊子叮。

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高于生理零度就引起温觉,低于生理零度引起冷觉,但是皮肤表面的温度并不相同,所以生理零度在各个部位的温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洗澡的时候用手试水觉得刚刚好,可是冲在身体上的时候就会觉得温度太低了。

引起痛觉的刺激物是最多的,机械、物理、化学、温度、电刺激等,每一种对有机体有破坏或者损伤作用的刺激都能引起痛觉,痛觉信号让我们注意到身体的病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但是不同的人对于痛觉的阈限是不一样的。

嗅觉

嗅觉由气味引起,气味作用于鼻腔上部粘膜中的嗅觉细胞,产生神经兴奋,经嗅束传至海马回、沟内,因而产生嗅觉,嗅觉的一个特殊点在于每种气味都有自己对应的嗅觉感受器,就像是“一把钥匙对应一把锁”一样,不同的嗅觉感受器是不会对同一种味道产生反应的。

味觉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如果将舌头上的水分擦干再撒一把糖上去,是尝不到甜味的,只有再分泌唾液以后糖开始融化,才能尝到甜味。不同的舌头部位对味道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中对咸味最敏感、舌头两侧对酸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所以太苦的药就不要丢到嗓子眼再加水吞下去了。

味觉有趣的地方在于温度会影响味道,温度超过17℃的时候,对甜味的感觉阈限会下降,当温度达到36℃~37℃的时候,感觉阈限开始回升,因此37℃的时候对甜味最容易觉察;同样是37℃的时候人对于咸味的感觉阈限比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感觉阈限下降,导致刚刚出锅的时候觉得菜刚刚好,放在桌上凉了一会儿就变咸了。

就嗅觉来说,人类在动物面前必须甘拜下风

其他感觉

除了以上外在的、别人可以观察到的感觉之外,还有很多感觉是观察不到的,那就是内部感觉,内部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内部感觉反应机体内部的状态与变化。

动觉是人随意运动的基础,肌肉的运动产生的神经冲动向皮层发送神经信号,皮层接收并经过整合分析以后通过传出神经向肌肉发布调节与控制的指令,因此人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动觉也是主动触摸的重要成分,动觉与肤觉结合,通过触摸可以确定物体的大小、形状等特性;舌头、声带、嘴唇共同参与、精确分化的动作,促进了人类语言的产生。

平衡觉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静觉,平衡觉的感受器是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我们经常遇到的晕车,是由于前庭器官兴奋,使得视野中的物体似乎出现了移动现象,引起人的消化系统出现呕吐、恶心的现象。前庭器官的稳定性可以经过训练得到改进,所以晕车不是死结,是可以通过训练解开的。

平衡觉的研究主要应用于航天事业,宇航员在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时由于失重会出现平衡觉的异常变化。

内脏感觉也叫机体觉,内脏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而产生,这些感受传输至中枢,就产生了饥饱、便意、恶心、疼痛的感觉;内脏感觉比较模糊,缺乏精准的定位,所以又被称为“黑暗感觉”。

总而言之,感觉就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让个体获得正常生存的必要信息,没有感觉,一切复杂的、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

一个热知识:色盲是一种伴性遗传,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即使其中的一条存在色觉缺陷基因,另外一条也能使女性拥有正常视觉,因此色盲在男性中比率为8%,而在女性中比率甚至小于1%。

文: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甜豆

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gm.com/jbcs/1313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