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和吃饭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也有一部分人,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清楚的说一句话都很困难。吃饭哽噎、喝水呛咳,说话含糊不清,久而久之,饮水、进食、说话成了令人恐惧的事情....
病
例
69岁的蔡某某,不幸突发脑中风,之后便出现言语含糊,喝水呛咳、吃东西卡在咽喉无法下咽,最后只能靠鼻饲管进食以维持每天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此后再也没有尝过人间的酸甜苦辣咸。蔡某某经多方打听,就诊我科,经过全面的吞咽及言语评估后找出了其言语和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双侧声带麻痹,双侧咽反射消失,喉上抬运动不充分,吞咽启动延迟。
针对患者的言语及吞咽障碍,我科给予其进行针对性的“项针”治疗,并配合常规吞咽及言语康复训练,2周后患者说话逐渐清晰,吞咽明显改善,可以经口进食米糊及烂饭而无呛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治疗前患者的声带(双侧声带完全麻痹,无法闭合,说话含糊不清,无法与家属交流)
治疗2周后患者的声带(双侧声带活动恢复正常,可完全闭合,说话较前清晰,可与家属正常交流)
神奇的“项针”
“项针”是一种使用针灸针刺激颈项部腧穴来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尤其对于构音及吞咽障碍的治疗具有特效。
1
“项针”的治疗方法
取穴:风池、翳明、供血(风池穴直下1.5寸)、治呛(喉结与舌骨之间的凹陷中)、吞咽(舌骨与喉结之间,正中线旁开0.5寸凹陷中)、发音(喉结下0.5寸,正中线旁开0.3寸)、廉泉、外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患者取端坐位,以75%酒精针刺部位局部消毒后,先取颈项部双侧风池、翳明、供血,针尖稍向内下方,刺入约1~1.5寸,每穴均施以转/min的捻转手法15秒,每10min行针1次,留针30min;再取颈前部廉泉、外金津玉液,用4寸的长针向舌根方向刺入约3~3.5寸,吞咽、治呛、发音分别直刺刺入0.3寸,均施以转/min的捻转手法行针15秒后出针,出针后快速压迫针孔。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
2
“项针”的治疗作用
“项针”的选穴依据如下:风池穴位居头项部乃治风要穴,为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之交会,可条达阳经之气,故针刺风池可以平肝熄风,豁痰利咽;廉泉穴为阴维脉与任脉之交会,《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指出廉泉“治口噤,舌根急缩,下食难”,故可治舌咽疾患;颈项部的外金津玉液与供血、治呛、吞咽、发音穴均位于颈部局部,针之则可利咽通窍;上述诸穴合用,共奏通经活络,解语利咽之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项针”选取的穴位大部分均位于舌咽、迷走神经感觉纤维所支配的范围,针刺这些穴位,可以使针刺产生的感觉兴奋信号,通过传入神经元到达中间神经元(大脑皮质或延髓),然后由中间神经元将兴奋进行分析整合,最终发出信号到达相应效应器(肌肉),故可帮助大脑皮质恢复对皮质脑干束的凋节,使已被破坏了的神经反射弧重新建立,进而减轻或治愈构音及吞咽障碍。
结
语
据统计,脑卒中后吞咽构音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一78%。吞咽构音障碍影响患者饮水摄食及与他人交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易引起误吸、肺部感染、营养不良、抑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项针”疗法恰恰可以更快的帮您改善吞咽构音障碍,最后希望吞咽构音障碍患者尽早实现经口进食,清楚讲话,食之有味,享受美食乐趣,增进营养,加强沟通,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生活本该精彩,谁也不能例外!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