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而且它的发病率每年递增。
上海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郭裕教授在看门诊的过程中听到很多患者这样描述自己的病情:“每天早上起来,就狂打喷嚏,用掉一筒卷纸都不够。”“出去见客户,连着打几十个喷嚏。”
这些不受控制的喷嚏,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情绪。
好老师会影响你
医院耳鼻喉科的诊室内,不少病人在就诊。两位中年女性正各自对着一台机器在进行理疗;一个13、14岁的少年从诊室走了出来,他的背部好几个部位都有一块敷贴膏;年轻的女医生正拿着针筒准备在一个病人的喉咙处扎针……
郭裕介绍说,这里的病人大多是在防治过敏性鼻炎。现在是三伏天,鼻炎的治疗也有因时制宜的特点,如果在三伏天和三九天都来进行敷贴、理疗,那么鼻炎的康复效果会更好。
郭裕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是国家中医耳鼻喉科重点培养医生。工作多年,他一直在和耳鼻喉科疾病打交道。
刚工作那几年,他曾医院进修西医耳鼻咽喉科两年,偶尔也上手术台做一些鼻科及声带手术。年轻的医生在手术台上体会到了挑战和成就感,但是困惑也随之出现,他发现有一些疾病,西医无论是手术还是药物都无理想疗效,比如嗓音疾病、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等。他想,自己是中医出身,那么何不去试试搞一些西医没法搞的东西?
记者:作为一名中医医生,做了几年西医,你的感觉是什么?
郭裕:我觉得,那几年的工作经历对我很有意义。以前中医都是通过搭脉知道病症,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医生也一定要掌握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而且中医和西医是可以互相学习,相互结合的。我曾有一位“老师”,他叫何宗德,医院耳鼻喉科的主任,他是一位非常喜欢中医的西医。我去过他家,看到他家书橱里大部分的书都是中医书。而且他非常有想法,思路敏捷,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记者:你是怎么向他学习的,学到了什么?
郭裕:年,何宗德教授退休后,我医院开设了耳鼻喉科特需门诊,专看耳鼻喉科的疑难杂症,我则每周三跟在一边给他抄方。那时病人少,一个半天也就3、4个病人,没有病人的时候,我们两个就聊天。聊的内容都是和治病有关的,用怎么样的办法可以更好地治疗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有一天,他对我说,我们可以采用穴位注射法。我听了他所说的,回去翻书,发现他的这个想法不是随便拍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有一套沿革的,是中医的穴位经络和西医的封闭疗法相结合。我想这个办法是可以试一试的,但是选择用什么药物,治疗什么疾病呢?后来我们决定选择治疗过敏性鼻炎。
选择怎么样的穴位来注射,我们又做了一番研究。之前有论文报道,可以在足三里、合谷、迎香这三个穴位注射药物,但是我们发现,这三个穴位处,皮下组织间隙小,药物注射有限,而且涨、麻、痛感较甚,刺激厉害。
我们就首创了在天突穴上开展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就是你现在在门诊看到我们女医师在病人喉咙下半部位打的针。这个穴位并不是为了独树一帜而随便定的,选择它是有道理的。在中医古书上说针对这个穴位进行治疗对哮喘有效,而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一样,都是由过敏体质引起的。那么在这个穴位处进行注射,就可以改善过敏体质,而且这个穴位处的皮下组织间歇大,可以满足3-5毫升的液体量,那么药物的量是可以保证的。记者:听上去很有意思,你们在治疗上会想办法,有一些创新,但这些创新都是有理有据的,得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做支撑。
郭裕:是的。何宗德教授的这种治疗思路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还曾用过一种药,比较好地贯彻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有一种通俗叫-2注射液的药(通用名: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记者注),它是解痉药,能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这个药的副作用是让人口干。你知道,何宗德会把它用来治疗什么疾病吗?他会想到把它用来治疗渗出性中耳炎,这就是让药物的副反应来起到正反应的作用。
在他的这个思路影响下,我们现在也会做一些重要扩大化的治疗,比如白脉软膏,是用在伤科上的,它有舒筋活络的作用。我们现在也会配给一些面瘫的病人,起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记者:在医学专业上,何宗德教授是你很好的“老师”,给你很多启发和帮助。那么在你跟着他抄方的过程中,除了医术之外,他是不是还有一些别的东西可以影响你?
郭裕:在我和他交往的十几年里,我看到他好像从来没有发过脾气,对待病人态度非常好。病人的要求如果合理,他一定尽量满足。那个时候有个老太太来看病,她是甲状腺上生了一个瘤,她坚决不开刀,坚持每个月来配中药。一般来说,药只能配一个礼拜或两个礼拜的,但她说自己年纪大了,医院不容易,希望能多开一点。何宗德理解她,每次都帮她开一个月的。
我感觉一个老师好的话,在当时当刻可能学生没有感觉到,但自己在做事的时候会很自然地顺着老师的态度和方法去做,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我在我们科室推行的一项规则就是沿用了他当年的习惯。
记得当时看门诊的时候,他会无意中说到:某某病人最近不来了,我就打了个电话给他询问情况,原来他感觉好多了。经过询问,我了解到,何宗德教授在看门诊的时候会把病人的电话抄下来,做随访,他的目的是去更多地了解病人的情况。
我们现在科室也做大量繁琐的资料收集工作,我要求每个医生看病的时候对一些有意思的病例能记录下病人的情况和联系方式,然后我们也会进行随访,问他们:最近好不好,发病的次数是多少。
我对科室里的医生说,不要嫌这个记录、整理和随访的过程烦,若干年后我们会尝到甜头,那时我们就会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规律,发展情况,然后在临床上想办法。我们从预防、改善体质入手在郭裕治疗的病人中,以过敏性鼻炎的病人为多数。当年他和何宗德一起研究治病新方法的时候,所创新的穴位注射疗法(水针疗法)是针对过敏性鼻炎病人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很高,而且每年都以万分之几的速度在递增,递增的速度很快。”郭裕说。记者:记得我的大学同学就有过敏性鼻炎,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就能听到她要打很多喷嚏,这令她感到很不适。
郭裕:过敏性鼻炎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小毛病,因为它不影响生命,但是患有这一疾病的患者,有一种不为人道的痛苦。记得在看门诊的时候,有病人曾对我说,每天早上起来就是狂打喷嚏,用掉一筒卷筒纸还不够。
有一次一个做销售的患者来看病,他说:出去工作,和客户谈生意,可是一下子连着打了几十个喷嚏,情绪全部坏掉了。过敏性鼻炎早期确实对生活的影响不大,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鼻息肉,腺样体肥大,鼻窦炎等问题。记者:连打了几十个喷嚏,情绪一下子坏掉。这应该是很多过敏性鼻炎患者共同经历过的事。患者比例很高,那么来就诊的病人应该也很多吧?
郭裕:和你想的相反,过敏性鼻炎的就诊率并不高,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今天来看了,第二天就能好,治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从理论上来讲还不能根治。
记者:如果说它从理论上来讲不能根治,那么你们的中医治疗来做点什么?
郭裕:我们就是从预防发病,改善体质这些方面来进行调节。我家有一个亲戚小朋友,本来是有过敏性鼻炎的,但一两年不见后,他说没再发作,也没症状了,这就是说有的人的体质会自身做一个调节。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我们想做的就是帮助患者来调节体质。记者:现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比例递增,这跟我们的环境问题有关吗?
郭裕:当然。很多病人都会说:我怎么会有过敏性鼻炎啊,过去没有这病的,为什么现在有了。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随着环境的变化,空气、水质、饮食等的影响,使得引起人们发生过敏的原因大大增加,增强了。
因此,改变外环境与改善内环境都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医师,就如何改善病人的内环境(即体质),更好地防止和治疗过敏性鼻炎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专家简介郭裕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开展和研究了对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等的穴位注射疗法、穴位贴敷疗法、五音音乐疗法,耳穴压丸疗法、鼻腔涂敷疗法等。同时针对嗓音疾病,自制开音合剂。新闻晨报年08月17日B16:医者
编辑/殷琴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好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