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
——《情深意长》
歌声悠扬,声声真情照我心,只有经得住时间的沉淀才能传承为经典,当熟悉的旋律响起,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便能将我们带回属于她的时代。一曲曲红歌传遍大江南北,一首首赞歌传唱于矿工基层,她唱出人民的故事、唱响时代的共鸣。如今,她的声音则是一种传承,红军精神的传承、艺术精神的传承。从传唱到传承,一个时代一种精神......
今天专栏带您走进“70后”艺术家邓玉华的音乐世界,一同倾听音乐流“传”的轻声细语……
艺术家简介邓玉华,满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现年74岁,从艺至今58年。邓玉华16岁考入中国煤矿文工团,成为当时首都舞台上年龄最小的独唱演员。年,邓玉华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以一曲《情深谊长》的出色演唱,一举成名,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邓玉华数十年不忘坚持为煤矿工人服务,常年坚持下矿演出,是“全国煤炭战线劳动模范”,也是全国几十个矿区的“荣誉矿工”。
代表作品:《情深谊长》、《映山红》、《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
她的歌传遍祖国、传向世界年,年仅10岁的邓玉华便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考入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年,她又毛遂自荐考入中国煤矿文工团。每当谈起自己从艺的经历,邓玉华老师总是笑称自己是“邓大胆儿”。
从小就展露了音乐天赋的邓玉华,嗓音清亮甜美、圆润醇厚,非常适合演唱民歌。但得知导演组让她演唱《情深谊长》时,邓玉华却有些为难了。从来没有接触过彝族音乐的邓玉华,为了表现出歌曲的真情实感,暗自下了一番苦功夫。最后那个彝族姑娘的甜美歌声,拨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弦,邓玉华也一举成名。从此,她与电影也有了不解之缘。
在邓玉华演唱的作品中,观众最为喜爱的,当数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映山红》。邓玉华老师在练这首歌时,还特意经常去美术馆看映山红的画作。体会映山红开遍满山时的震撼,从而感受到歌曲中,人们胜利的喜悦和兴奋的情感。从那以后,邓玉华再唱《映山红》时,就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触。
点击下面的音频欣赏:
邓玉华老师也曾出访埃及、叙利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越南、朝鲜、美国、马来西亚等国,为增进中外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的歌在传唱,精神会传承成名后的邓玉华老师仍始终不忘坚持为煤矿工人服务,常年坚持下矿演出,还给他们教学,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辈子就没有离开煤矿合唱团,一直在为煤矿工人歌唱!
今年七十四岁的邓玉华老师曾因颈椎病导致意外摔伤致使上半身瘫痪,手术治疗会对声带造成巨大的伤害。为了还能站在舞台上为大家唱歌,邓老师在手术台上恳请医生说:“请您善待我的声带,我还要唱歌。”一句请善待我的声带说尽了她对音乐的热爱,一句我还要唱歌道尽了她对舞台的眷恋。现在她的体内有七颗钢钉固定着她的颈椎,走路都会受影响,即便是这样她依然没有放弃她热爱的歌唱事业。《光荣绽放—十大“70后”歌唱家音乐会》录制当晚,她歌声动听、气质犹存,赢得观众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她一直用歌声为人民传递着温暖和力量,现在的她依旧站在台上为观众们歌唱,她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艺术家对事业的追求,对艺术的热爱,她是艺术家的典范,更是我们心中的楷模。
在《光荣绽放—十大“70后”歌唱家音乐会》的舞台上有这么一段朴实的告白:
“为了用歌声感谢朋友、亲人对我的帮助,我来了;为了这个舞台,为了能与大家见面,我来了;来了,参与了,我满足了”。
——邓玉华
从歌声传遍祖国传向世界,到如今用自己的故事去倾诉对舞台的热爱,她用行动传承了艺术,艺术之花将为她永远绽放。
送上邓玉华老师在现场的高清大图!
有一种声音陪伴我们成长,
有一种声音见证历史变迁,
有一种声音纪念岁月流逝,
有一种声音永存我们心间!
当整个剧场响起这首歌的时候,我们就是这个新时代的见证人。让我们记住她的声音,让我们向所有“70后”老艺术家们致敬!这份对艺术的执着和对舞台的敬重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去体会,去学习,去实践!他们用生命演唱了共筑中国梦的华美赞歌!
-*-*-*-*-*-*-老歌大家听点歌送祝福-*-*-*-*-*-*-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我们一起品味经典老歌。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白癜风哪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