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借鼻腔和口腔与外界相同,故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咽具有防御保护、吞咽、呼吸及言语形成等功能,并与保持正常听力有关。因此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应当注意防护以及治疗。随着现代环境质量的恶化、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饮食文化的变异,急慢性咽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慢性咽炎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对于急慢性咽炎的预防以及营养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急慢性咽炎常因感冒、劳累和上呼吸道感染而引发。另外,吸烟、饮酒以及长期暴露在不卫生的空气环境(例如:雾霾等)中也易患咽部疾病。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咽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据统计,急慢性咽炎发病率为咽喉部疾病的10%~12%,多发生于成年人,城市发病率高,尤其以教师、歌手等居多。咽喉部发病时不仅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呼吸、吞咽和交谈,还使病毒细菌易侵入肺部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使淋巴组织受损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其他身体疾病,如可引发慢性气管及支气管炎、肾炎、心脏病、食管炎、胃炎、肠炎等,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交流,还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急性咽炎急性咽炎主要指急性感染性咽炎,即咽粘膜、粘膜下组织及其淋巴组织的急性感染性炎症,常为上呼吸感染的一部分,或与急性扁桃体炎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
急性咽炎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及物理及化学因素三大因素引起。急性咽炎中近50%的病例由病毒感染引起,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者多见,鼻病毒及流感病毒次之。病毒可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而传染;细菌感染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由此型细菌感染引起者病情较重,并容易引起全身并发症。其次为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感染,也有淋球菌感染者;物理及化学因素亦可引起本病,如高温、刺激性气体和雾霾等。上述病因中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较多见,部分病例存在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受惊、过度疲劳、全身抵抗力下降及与感染源密切接触均为本病的诱因。在幼儿,急性咽炎常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或伴发症状,如麻疹、猩红热、流感、风疹等。在成人及较大儿童,则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之后。
急性咽炎发病时起病较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咽痛,空咽时咽痛明显并可向耳部放射。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毒、细菌毒力之不同而程度不一,严重者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无并发症发生,一般病程在1周左右。常见体征是:口咽部粘膜呈急性弥漫性重新额,腭弓、悬雍垂水肿,咽后壁淋巴小结和咽侧索红肿。毒力较强的细菌感染者,咽后壁淋巴小结中央可出现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重大并有压痛。常规检查,如为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可正常,但淋巴细胞分类多增高;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可增高,并有中性粒细胞升高。
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眼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可独立存在,也可继发于上呼吸道其他部位炎症或许多全身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分为慢性感染性咽炎、慢性变应性咽炎、慢性反流性咽炎、慢性萎缩性咽炎。其临床表现、治疗均存在明显的区别。
1慢性感染性咽炎慢性感染性咽炎多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的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病原体可直接感染咽部,也可由邻近组织感染,如鼻腔、鼻窦,甚至龋齿蔓延而来。
慢性咽炎主要症状为咽部疼痛、不适或灼热感、干燥感,咽部可有较黏稠分泌物,在用嗓过度、受凉或疲劳时加重。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检查可发现咽黏膜弥漫性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常有少许黏稠分泌物附着,悬雍垂可增粗。咽后壁有较多颗粒状隆起的淋巴小结,可散在分布或融合成块,有时表面甚至有脓点。两侧咽侧索也有充血肥厚。
2慢性过敏性咽炎慢性过敏性咽炎又称慢性变应性咽炎,是指由免疫应答引起的发生于咽部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病变。可单独存在,也可作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一部分。
3慢性反流性咽炎由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而引起的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呈慢性炎症,称为慢性反流性咽炎。患病率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推测主要是胃内的酸性内容物直接损伤咽喉部所致。动物实验证实,胃液直接作用于声带,可引起酸接触性喉部溃疡,其中胃蛋白酶起主要作用,并且为H+依赖性。胆汁酸也有重要作用。反流主要由于上食管括约肌、下食管括约肌张力食管清除功能及黏膜保护机制障碍所致。
发病时病人以咽部不适、咽喉部异物感居多,部分患者伴有咽部干燥、灼热感,偶有咽部疼痛者。检查可见除咽后壁充血、淋巴小结增生外,黏膜红斑最多见。
4慢性萎缩性咽炎原发性慢性萎缩性咽炎常由萎缩性鼻炎蔓延而来,病因不明,临床上很少见。主要病理变化为咽部腺体和黏膜猥琐。患者自觉咽部干燥,有时可咳出带臭味的痂皮。
三、生物活性肽与清咽
生物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很微量的,但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化细胞免疫机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和抗衰老等生理活性,还具有激素调节、抗菌、抗氧化、抗病毒、传递信息、促进矿物质的吸收、排毒、滋肝、养胃、养颜等作用。自从年Hughes等首先报道从动物组织中发现了具有类吗啡活性的小肽后,肽的生理功能研究已经成为药理学、功能食品学以及临床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
生物活性肽具有的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使其在清除炎症,促进咽炎早日康复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急慢性咽炎均为不同因素导致的咽部炎症反应,适度的炎症可以清除致病因子,但过度的炎症破坏机体防御体系的抗氧化能力,形成氧化应激状态。研究表明,减轻氧化应激状态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对机体的损伤。有研究用生物活性肽干预炎症诱导的小鼠,发现生物活性肽在体内能通过显著提高小鼠肝脏抗氧化酶的酶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血清NO浓度,缓解炎症引发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起到抗炎的功效。还发现具有抵御外界微生物侵害、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作用抗菌肽及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活性等小分子肽,某些特殊的小分子肽还可以特异性的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免疫、提高机体抗菌、抗病毒的能力。
小分子低聚肽辅助清咽功能的研究进展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和药理学研究都已经证实小分子低聚肽具有抗疲劳、提高小鼠性功能、调节免疫、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但对于急慢性咽炎的研究目前尚鲜见。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