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607/4635643.html
年10月,笔者到杭州参加了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学术会议。会议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领域的专题报道及学术交流使得此次会议丰富而精彩。
国内顶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讲解医学模式与理念和技术演变给我们的启示,分析精准医疗在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发展与应用,分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发展、挑战与规范化培训等,展示了耳鼻喉科最新研究成果,增进同行间的经验交流,提高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的整体水平。
会议期间,让我有深刻印象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李大庆教授汇报的纳米技术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他讲解了最新纳米载体的药剂技术,说明了药物作用过程及机制,汇报了实验结果,极具震撼力。这使我确信科技的发展将为耳鼻喉科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手段。此外,王正敏院士汇报了中耳炎的免疫机制,这也令我叹服,他从临床疾病讲起,到最基础的接触抑制,到病理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PCR,由浅入深,讲得很透彻,不愧是院士,值得我们尊敬。
此外,此次会议内容十分丰富,共收到论文达篇,参会人员达人。在嗓音学组分会场的相关专题报道中,兴趣的同仁之多,讨论之热烈,让我打开眼界。整个会场一座难求,很多同仁直接席地而坐。会场中,美国蒋家琪教授介绍了美国的嗓音功能评价与进展,徐文教授介绍喉显微外科理论与技术,韩丽艳教授讲解了嗓音、艺术嗓音与医学的思考,。这些精彩演讲让我学习嗓音医学知识明确了方向,也让我接触到了最新的嗓音显微手术。嗓音论文在大会发言交流达32篇,其中,基础研究方面占7篇,临床研究方面占24篇,嗓音训练方面占1篇。临床交流集中在声门关闭不全(含声带麻痹)及CO2激光治疗嗓音疾病方面,嗓音训练与基础研究相对薄弱。
很庆幸的是,此次会议中我们团队也有两个大会发言,展示了我们团队近期的研究。
第一,嗓音团队徐新林医师汇报了离体狗喉声门闭合不全的声学及粘膜波特性;
第二,嗓音团队中,由庄佩耘医师培养的,现工作于南京军区总院的潘晗医师分析了喉空气动力学评估和呼吸气流检查在嗓音医学中的应用。
论文的新颖和科学含量都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可。在交流的讨论阶段,针对我们论文的询问不断。
此次会议,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让我看到了未来。
医院耳鼻咽喉科欢迎您转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