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文
屈歌
前面谈了声带在人体内的位置、声带的解剖、声带的内收外展运动以及声带的形态等问题,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声带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声带如何实现振动发声,常见的声带疾病等问题。
声带的功能
保护气道等功能。早在孕三个月时,人类胚胎的声带就已经发生、成形,并逐渐与位于其上的假声带分离。但整个妊娠期内,胎儿都生活在母体子宫内的水环境中,孕后期时胎儿的呼吸功能虽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但直到从母体产出降落人世时的那一声啼哭,其呼吸功能才真正启用,声带振动发声的功能也是第一次使用。这一声令人激动的啼哭,不仅宣示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同时也是婴儿呼吸系统功能正常、声带振动发声功能正常的标志。
发声,是声带最为重要的功能。嗓音是我们思想表达、情感交流最直接、最便捷、最重要的途径。作为嗓音发声的振动体,声带之所以能够发出声音,是由它前后方向横亘于气道口的条索状的形态、其内部适合产生振动的生理结构以及它所处的气道口的位置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声带运动功能影响呼吸。呼吸时,虽然吸入体内的空气由肺储存,呼吸的动力主要是由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肉的运动提供,但位于气道的顶端开口处的声带恰是呼吸道的阀门,声带的开合运动决定气流能否被顺利地吸入与呼出。正常情况下,吸气和呼气时,声带会以向两侧打开的动作与之配合。但当声带运动功能出现问题时,如声带功能低下时,声带对气流的调控力减弱,人们讲话时就会总感觉“气不够用”、“讲话没有底气”、“特别容易累”。当出现单侧或双侧声带麻痹、瘫痪的严重状况时,不仅会对发声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严重时无法发出声音),如恰是内收性的双侧声带麻痹,还有可能会因为两条闭合的声带阻塞气道而引起窒息的严重状况。
此外,声带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的括约肌与喉最上端的会厌、中间的室带(假声带)一起形成呼吸道的三道防线。
声带振动与发声
歌唱声和其他声音一样,其实质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经由空气传播的一种波。发出歌唱声的振动体就是声带,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决定所发声音的音高。如发一个标准音A,声带每秒钟要振动次,女高音要发出一个highC,声带每秒将振动多次。当一位歌者吸完气准备发声时,他的两条声带并不是完全打开任由气流无阻拦地“顺利通过”,而是同时向中间靠拢,两条声带间的声门逐渐关闭,声门越来越小,它对将要呼出的气流形成的阻滞力也随之越来越大。当肺内气压在声带下面逐渐增大而冲开声带的闭合时,一股气流随之喷出,声带也因此获得一次振动。由于一股气流呼出,声带之下的气压(医学称之为声门下压力)随之减小,加上气流通过声带时的贝努里效应(BernulliEffect或Bernulliprinciple)发挥作用,声带再次并拢在一起,声门下气流再次冲开声带,声带再一次振动,如此循环往复,声带持续振动而发出我们听到的歌声。
明白上述道理后,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与之有关的、在歌唱教学中常见的一些技术要求,如“声门打开歌唱”与“声带闭合挡气”等。分析可知,如果把声带之间的缝隙——声门完全打开,这时气道内气流将畅通无阻地通过声带、通过喉,但这样是不可能引起声带振动的,也当然不可能发出真正意义的嗓音,更不用说是优美的歌声了。之所以声乐教学中仍有不少这种提法,我想其本意是想克服学生“缩喉”“捏喉”等常见的“约束性”不当发声,以这种提法引导学生保持喉口扩张的方式歌唱,只不过可能缺乏对发声器官生理解剖的相关知识,出现了表述上的不准确。再来看看“声带闭合挡气”的提法。按照前述声带振动的生理规律来看,这个提法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起音时,声带并拢对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意义。但这种“有意的”并拢,并不需要在随后声音延续的过程中时刻强调,否则发声时容易出现声门下压力过大、声音听起来比较“硬”、不柔和的问题。长时间用这种声门下压力过大的方式歌唱,也将对声带自由振动产生一定的束缚,将大大增加产生嗓音疾病的风险。
声带的病变
声带为什么会出现病变呢?首先我们要清楚,虽然声带的生理结构非常复杂,但相对它所承担的“繁重任务”,与身体其他大多数的器官相比,它还是非常脆弱的。除了每条声带自身粘膜波动的振动外,最主要的声带振动模式,是两条声带相互撞击的“碰撞式”振动。这种情况下,倘若没有很好地利用声道的共鸣放大作用,一味地用蛮力增加声门下的气压,或者长时间大力度的用嗓,都将给声带带来很大的伤害,最终导致各种声带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声带病变主要有声带充血、声带水肿、声带出血、声带肥厚、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声带任克水肿(Reinkeedema)以及声带麻痹、声带闭合无力、声带功能过亢等等。导致声带充血水肿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声带充血水肿,有的可能由感冒、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等其他疾病诱发;还有的是由于用嗓过度、身体过度疲劳、熬夜、抽烟、喝酒等问题引起。出现声带充血水肿的情况,往往在其他疾病得以治疗的情况下,加上生活方式的合理调整与充分休息,基本可以自愈。但如果经常、不定期的出现声带充血水肿的情况,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查明原因。如果仅是由发声方法及用嗓方式不当造成,要在专业嗓音训练师的指导下,做相应的发声行为矫正与用声方式改善。尤其对于歌者而言,长期的复发性声带充血水肿,极易引起声带的炎性增生,使原本正常的声带变得肥厚。一旦出现声带肥厚的状况,歌者将会出现发声笨拙费力、难以发弱声、容易疲劳等问题,这些都将严重影响歌唱者的艺术水准。
有音乐的地方就有音乐周报
投稿邮箱:yyz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