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麻醉前为什么要禁食禁饮?
相信每一位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前一天接受麻醉医生术前访视的时候都会经历以下对话:
您好,您是明早8点的手术,今晚12点以后就不能吃饭、不能喝水哦。
做手术那么痛苦,难道不该多吃点才能熬过去吗?怎么还要我饿着肚子去做手术?
由于患者对这一要求的不理解,不时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患者已经躺在手术台,即将开始麻醉,麻醉医生问,没吃东西吧?患者爽快笑道:没有!听大夫的,没吃饭没喝水,就喝了点儿牛奶!结果就是推迟手术。
吃东西对麻醉影响真的这么大么?
生理状态下,食管和胃的连接处的食管下段括约肌起到闸门的作用,可以防止胃里的食物和胃酸返流回到食道和口腔。吞咽是一个非常精细复杂而巧妙的反射动作,能够保证吃饭喝水的时候,食物顺着食道进入胃,而不会进入气管。如果这个反射动作被打乱,比如说喝水呛到了,就是因为有小部分水进入了气管支气管,或者说水呛到了肺里,气管支气管上有非常灵敏的感受器,一旦受到水或者其他异物的刺激,立即引发咳嗽反射,清除里面的异物。
消化道解剖图
但是,手术患者被麻醉后,在麻醉状态下,各种正常生理反射,包括吞咽反射及咳嗽等生理性反射等均消失,并且在肌松药物的作用下,食管下段括约肌便会松弛,无法阻止胃内容物的反流。如果此时胃里面有食物,这些食物将会反流回口腔,由于没有吞咽及咳嗽反射等保护,便会误吸到气管,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严重时还会使人缺氧、窒息甚至死亡,非常危险。因此,麻醉前必须禁食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确保麻醉安全。
容易引起误吸的高危因素
1、年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黏膜变薄,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肌肉变性,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这些衰老性、退行性变化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障碍而发生误吸,所以高龄是老年人发生误吸的重要因素之一。
2、疾病:颅脑疾病、神经肌肉病变、咽喉及会厌近部位损伤、声带麻痹、食管蠕动障碍、呼吸道慢性感染等
3、进食:进食过程过快、过急、过多以及体位过低等都增加误吸的机会。
4、药物:一些药物的使用可导致误吸的发生,如茶碱类、钙拮抗剂、多巴胺、立其丁等。
5、其他因素:抽搐发作呕吐,痰多喂食,引起病人的误吸。
误吸的危害
肺部感染
气道梗阻
急性左心衰
急性呼吸衰竭
窒息、死亡
......
牛在冰箱那么具体要禁食水多久呢?
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术前禁食水指南建议:
一、婴儿
1,清淡液体:禁水2小时
2,母乳:禁食4小时3,非母乳清淡食物:禁食6小时4,早餐牛奶:禁食4小时5,牛奶及配方奶:禁食6小时
二,儿童1,清淡液体:禁水2小时2,早餐牛奶:禁食4小时3,非母乳清淡食物:禁食6小时4,煎炸、高脂肪食物肉类:禁食8小时
5,淀粉类固体食物:禁食6小时
三,成人1,清饮料:禁水2小时2,牛奶:禁水6小时3,淀粉类固体食物:禁食6小时4,脂肪类固体食物:禁食8小时5,煎炸、高脂肪,肉类:禁食8小时
6,易消化固体:禁食6小时7,不易消化固体:禁食8小时
特殊人群需要遵医嘱执行禁食水要求。
那我不做全麻的话,是不是就可以吃东西啦?
还是不可以哦,除了局麻外,其余麻醉包括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等可能存在麻醉效果不全或失败的情况,必要时需要改为全身麻醉完成手术,如果没有严格禁食禁饮,则无法改全身麻醉完成手术哦!
“
总结:麻醉状态或者麻醉尚未完全清醒的状态下,人体保护性的生理机能会被打乱:①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起不到闸门的作用,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和口腔。②吞咽反射被打乱,只要咽部有食物,就可能进入肺内。③咳嗽反射被抑制,进入气管的异物不能通过咳嗽反射被清除出来。造成的后果就是食物和胃酸进入肺内,重者窒息立即死亡,轻者几周内死亡或吸入性肺炎。
如果到了手术时间,却发现患者没有严格执行禁食水要求,医生也是有办法的。若非急需进行,通常还是建议推迟手术,等患者满足所需禁食时间后再进行。手术不能推迟的情况下,医生会给患者静脉注射抗酸药、止吐药、促胃肠动力药等,可以尽量避免术中误吸、呕吐等情况发生。
但是,这只是迫不得已的方法,建议每位患者最好还是配合医生,遵从术前禁食水的原则,不要隐瞒进食,这也是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
●无影灯下的白衣战士
●麻醉学发展简史
●麻醉学常用电子书籍分享
Dr.Tu
麻醉小硕,医院医生,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麻醉学知识和干货分享,欢迎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