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针刺治疗失音举隅
文章由明医小安整理,明医小安是成都专业的中医医疗门诊,现在成都共有九家,小安中医是明医旗下创新型大型连锁中医诊疗机构,秉承互联网+传统中医药的发展理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援,以中医临床“望,闻,问,切”为基础,建立全面电子化健康档案,扎根社区,立足诊所,带来优质的中医资源。把每一个患者当朋友,为社区邻里提供更精细化服务,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专业的中医诊疗服务。
明医小医院的是我们的专业服务,以及我们性价比极高的诊费与药材,我们除特殊疾病外,每次看诊花费皆在两百元左右,一般一次看诊就能药到病除。
我们还有专门的药材供应链以及熬药的药房,让你不用纠结熬药不方便,以及没有经验熬药导致药材失去药性。
说回正题:
失音是喉科常见病症之一,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疗效满意。
现举例介绍如下。
1、气滞血瘀
殷某某,女,26岁,歌唱演员。年10月3日诊。
平素体弱,曾3次失音,均发作于疲劳后。前日演出结束后又咽喉不适,发声吃力,昨日勉强坚持后声音沙哑不扬,咽喉疼痛。检查声带充血。舌苔薄白,脉沉细。穴取鱼际、人迎、扶突、通里。针后咽部即感舒畅。每日1次,针治3日后,诸症悉除。
按
平素体弱,病多发于疲劳后,加之高音歌唱,伤气损脉,使喉间声户气滞血瘀,致嘶哑不扬。
针刺人迎、扶突,直接疏通患处气血,消肿散结,此为治其标;循经取鱼际调肺气而润咽喉;又取通里以理气通络,均为治其本。其疗效有如《灵枢·终始》篇所云:“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
2、外邪阻滞
周某某,女,29岁,农民。年5月2日诊。10天前因小孩夜哭,乃起床哄睡,翌日即有感冒症状,继则喑哑。经治未愈,至今喉部不适,咽痒干咳。舌苔白腻,脉浮紧有力。
穴取少商出血,又针刺风池、天突,再大椎、肺俞拔罐。10分钟后,即感咽喉舒适,发音始扬。每日1次,3日后能出声但稍沙哑,略有干咳。续针3日,言语自如,声响如常。
按
《诸病源候论》云:“中冷声嘶者,风冷伤于肺之所为也。……气为阳,若温暖则阳气和宣,其声通畅。风冷为阴,阴邪搏于阳气,使气道不调流,所以声嘶也"。
故取风池以疏风散寒,点刺少商出血以清利咽喉,取天突以宣肺利咽者,乃宗《针灸甲乙经》“喉痛喑不能言,天突主之”之说。在大椎、肺俞拔罐,以温经散寒,使邪去气机通畅,音出如常。
3、肝郁气滞
郁某某,女,45岁,教师。年3月10日诊。
平时工作紧张,2天前又因发生不愉快,猝感发音不扬,声嘶不能言语,伴心烦易怒,头晕耳鸣,胸闷噫气,太息频作。舌尖红、边色紫,脉弦细。
穴取扶突、天鼎、支沟、内关。边针刺,边予心理疏导。5分钟后,音出自如
按
《素问·大奇论》谓:“肝脉惊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喑"。本例喑哑亦在情绪激动时发生。《针灸甲乙经》云:“暴喑气梗,喉痹咽痛,不得息,食欲不下,天鼎主之”,又云:“暴喑不能言,支沟主之”。
故取此两穴以利咽喉、泄肝热,配内关平肝宁神,扶突调气通络。上下气机通调,则音自出。
4、肺肾阴虚
王某某,男,67岁,工人。年10月20日诊。
有肺结核病史3年,半年前因劳累过度,即感咽喉不适,继则声音低沉嘶哑,经多方治疗而乏效。面色萎黄,神疲消瘦,咽干口燥,干咳,耳鸣。
舌红、少苔,脉细。穴取扶突、天鼎、太溪、鱼际,针用补法,每日1次。又耳针肺、咽喉、气管、肾等穴,3日1次。5日后咽干口燥明显好转,10日后发声顺畅,余症基本消失,续治5次以巩固疗效。
按
《医门补要》云:“肾为声音之根,肺为声音之户。虚人劳力,损伤元气,气海空浮,丹田气不与在上肺气相接,故喉哑难出声”。
本例夙患肺结核,阴液耗损,声道失润而哑,故取天鼎、扶突疏通局部气血、清热利气生津,鱼际润肺利咽,太溪益肾而降虚火,配合耳针治疗以加强润肺益肾开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