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临了,“神兽”天天在身边出没,妈妈是不是都过上了24小时随时oncall的生活?
前不久,一则1岁多的宝宝对着监控不停喊妈妈的视频走红。
宝宝和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家,夫妻俩在外省打工,会经常在监控里和孩子聊天。
久而久之,宝宝就以为爸妈在摄像头里。
视频中,宝宝喊着“妈妈!妈妈……”,没有回应,她就摇摇晃晃地走进几步,再不停地喊。
评论区里很多妈妈都看得破防了,心疼到不行,还有的逗趣说再也不嫌弃孩子整天喊自己了。
孩子在家“妈妈”长“妈妈”短,听得心里烦,孩子不在身边,听不到他喊了,又会心里慌……
盼他长大,又怕他长大,幸福伴随烦恼,想必每个妈妈都有这样矛盾的心态。
这种甜蜜的负担感,凡是当妈的都懂。
人类幼崽的第一声“mama”
从十月怀胎到孩子出生,在襁褓里慢慢长大,很多妈妈们都在等待着孩子的第一声“mama”。
妈妈们甚至会一直幻想这个场景,心想一定要记录下来才好。
但孩子的一声“ma”,却往往来得猝不及防。
闺蜜儿子的第一次发生在半夜,她正半梦半醒地给哭闹的儿子冲奶粉,一手抱着娃,一手倒水搅拌,简直就是手忙脚乱。
然后她听到了一声带哭声的“mama”,愣住了,手上的动作停了几秒。
在此之前,她以为她肯定会感动得落泪,但事实却是,她根本无暇顾及,也来不及兴奋。
小家伙喝上奶之后没一会就睡着了,回到房间后闺蜜才开始回味,又感觉好遗憾,因为没能记录下来,也没能让孩子重复几遍。
“也太不过瘾了”。
相比于闺蜜“千事万事,宝宝喝奶最大”式的稳重,有的妈妈“冒失”得可爱。
有一个妈妈,因为心情太激动了,直接抱着宝宝一顿猛亲。
可能是因为亲得太用力了,宝宝直接被她的样子吓哭了,之后的好几天也都躲着她。
知乎上“孩子第一次叫妈妈什么心情”有一条高赞回答:
那一瞬间,我像是被一种很甜蜜的电,击中一样,从头到脚地酥麻,也像是谈恋爱那会的心动时刻一般,明显感到心跳加速,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
孩子带给妈妈的触动,往往就在一瞬间,但这一瞬间,就值得妈妈们品味很久。
等了好久的这一声“mama”或许模糊不清,但却是能让妈妈们最幸福的称呼。
在那个时刻,怀孕的苦、分娩的痛和喂奶的劳累都不值一提了,而心里有一个地方,也变得软绵绵的。
当7岁儿子依旧疯狂喊妈
而随着时间流逝,孩子长大,依旧不停地喊“妈妈”,一种莫名的烦躁在妈妈们的心中烦油然而生……
去年暑假时,成都一个妈妈和孩子签订的消息在宝妈圈里传疯了。
7岁儿子的生存原则:管他啥事,喊了再说!
不晓得时间——“妈!”
字不会写/题不会做——“妈!!”
早上洗漱完不知道穿啥/在楼下玩想喝水了——“妈!!!”
要当百科全书又要当计时器,还得是无微不至的生活助理,张妈妈实在是没法专心工作……
忍了一个星期,思来想去决定和孩子签了份协议,希望孩子在小事上先自己思考动脑,能尽快自立起来。
好在小家伙执行得很到位,张妈妈可算能喘口气了。
在“有事没事先喊妈”这件事上,天下孩子都一个样,评论区的宝妈们都狠狠共情了。
有妈妈说自己有一个同款爱喊妈妈的娃,感觉要被孩子喊得头昏脑涨了。有时候儿子没什么事情也要喊自己,感觉“妈妈”已经变成了他的口头禅了。
有妈妈看到条约里“学会喊爸”这一条,火气更大,疯狂diss老公是“指令中转站”。
因为孩子再怎么喊“爸”,老公也只会让他“问你妈去”。
还有妈妈心情比较矛盾:女儿现在10岁了,还是会对着我不停的叫妈妈妈妈,然后跟条八爪鱼一样挂在我身上不下来。
我有时候也嫌烦,但一想到她再过几年就要出去读大学,就只想珍惜现在她还在我身边,随她喊吧,娃长大了就难得听到了。
孩子和妈妈的需求似乎总是相悖的。
当他蹒跚学步,时刻粘着妈妈时,妈妈们会想:他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而当他长大了,离开家,目之所及都是远方时,妈妈们又会开始想念那些被粘着的时光。
言简意赅一声“妈”
当软糯的“妈妈~”,变成一声言简意赅的“妈”,这是渴望独立的孩子宣告天下,但是妈妈们,却难以控制地开始失落了……
有一个妈妈说,小时候,女儿是她的跟屁虫,不肯离开半步,妈妈妈妈地喊个不停。
女儿读五年级的某一天,她突然意识到孩子长大了。
她像往常一样去学校接孩子,女儿却问:妈,你怎么又来了,我不是说了和同学一起走路回家吗。
她当时愣住了,但碍于妈妈的面子,只好嘱咐女儿在路上要注意安全,早点回家。
接送孩子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但殊不知,女儿已经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和小小世界。
#从妈妈改口到妈的年纪#之类的词条在各个社交平台都有超高的互动。
有的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这么喊,有的直到成年,还是撒娇喊“妈妈”的小孩;
有的妈妈看着孩子像个小大人了,倍感骄傲,有的妈妈则非常不舍,希望时光倒流,“把孩子按回自己怀里多好”。
面对孩子的成长,很多妈妈本能地掩饰这种落寞,也有一些,倒成了索求爱的那一方。
盐桃罐头:应该是上小学的时候吧,姑娘有一天突然把妈妈就变成了妈,我问她为什么要改,她说因为我一直这么喊外婆,而且她听同学也是这样喊的。
说实话我那一下心里很不适应,我说这样听着少了些亲昵感,她马上就改嘴叫我妈妈。
现在她读大二了,平时喊妈,一要撒娇就喊妈妈,感觉被她狠狠拿捏住了。
教育学者尹建莉在她的书中写道: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
孩子改口叫“妈”,就是在与母爱逐渐分离。
心理学者曾奇峰曾说:抚养者越是能够给予孩子高品质的亲密关系,孩子就越有能力和抚养者分离。
我们给予孩子爱和陪伴,其实就是为了让他能够更好地独立。
所以,当Ta开始干脆地喊“妈”,体面放手吧。
·写在最后·
张智霖夫妇的儿子刚出生的时候,可把他俩折腾坏了。
他每次只尿一点点,有时候十分钟就要换四片尿布。
张智霖无奈,笑说儿子还没开始赚钱就这样浪费。而床上的儿子好像听得懂责怪的话,掀起嘴奸笑起来。
于是,夫妻俩他取小名叫魔童。
而大名“张慕童”的寓意,则是希望孩子能永远童言无忌,无忧无虑。
张智霖夫妻俩常在公众面前“坑娃”,一会说他“唱歌像杀鸡”,一会说他“毫无表演细胞,只是爱慕虚荣”。
这吐槽的语气中,却总透出一股甜蜜的负担的感觉。
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很复杂,都是一边关爱一边抱怨,一半幸福一半烦恼。
怕他飞远去,怕他离我们而去,又怕他永远停留在自己身边。
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悲喜交加。
孩子第一次叫妈妈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你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孩子长大了的呢?你的孩子是几岁开始改口?几岁开始和你“对着干”的?
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你和孩子之间又幸福又烦恼的生活小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