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
陈新宇
医务部主任,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消化病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编委、《中华老年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25年,对消化系统疾病及老年病的临床诊治及合理用药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在老年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以及老年消化道肿瘤的早期预防中有丰富的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吃饭着急或吃饭时说话吞入较多的空气,就会打嗝。偶尔打嗝让人不舒服,可如果你连续几个月打嗝不断,就要警惕,这可能是疾病甚至是消化道癌症的表现。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陈新宇主任医师说,打嗝在医学上的专业名称是“呃逆”,不论是吃多了,还是饿了,都可能出现打嗝。进食之后的打嗝是由于横膈肌、肋间肌痉挛,引起急促吸气,同时,声带肌肉收缩,使声门短时间闭锁,这些肌肉与大脑神经末梢连接,刺激神经的某个部位,就会引起打嗝,使声带发出一种特有的声音。
健康人会发生一过性呃逆,除了与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外,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
打嗝和“嗳气”不同
陈新宇强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打嗝与“嗳气”的区别,嗳气是指由于胃内积存过多气体后,由胃经食管自主或不自主地涌出,同时发出一种冗长而低调的声音,一般多发生于进食之后,常伴随反酸出现。
打嗝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分为功能(生理)性和器质(病理)性两种类型。人们日常打嗝和饭后打的“饱嗝”,主要是因吞咽了唾液、水或饭时,刺激了膈肌所致,这种属于功能性打嗝。
打嗝一次发作持续达48小时,被认为是“急性打嗝”。而“慢性打嗝”通常是持续性或复发性的且多为病理性。打嗝持续时间大于2个月被认为是“顽固性打嗝”。
打嗝或预示这些病
发生顽固性打嗝,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还会给患者造成精神和身体的沉重压力。更糟糕的是,频繁的顽固性打嗝并非小事,很可能是以下疾病的警报:
1.胃部炎症:如果经常出现嗳气、打嗝,甚至不吃饭都会不自觉地打嗝,就有可能是胃部疾病。因此,如果打嗝无法自行停止,同时还伴有标志性的胃部、胸部或咽喉等灼痛感,那就应该去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治。
2.中风预警信号:发生在后脑部位的中风,容易引起顽固性打嗝,而且在女性中更常见。对于老年人来说,反复打嗝则更需注意,因为这有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
中风之所以出现打嗝的症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中风后,颅内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中枢、脑干迷走神经核,调控呼吸心跳的延脑血管发生阻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迷走神经异常放电,横隔膜的肌肉不断收缩,一直打嗝;另一方面是脑中风后常会发生应激性溃疡而致上消化道呃逆。
3.小心癌症:如果出现连续打嗝,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临床上已有一些因连续打嗝被查出肝癌的病例。因为,连续打嗝有可能是因肿瘤导致肝脏肿大,刺激隔膜而引起的隔膜痉挛。
此外,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的患者也会出现连续打嗝的症状。
这几种方法帮你止嗝
打嗝不是病,可打起来真难受。生理性打嗝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止嗝呢?陈新宇支招如下:
1.深呼吸屏气
进食时打嗝可以暂停进食,做几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时内能止住。
2.惊吓法
趁不注意猛拍一下打嗝者的后背,也能止嗝。因为惊吓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刺激,可通过皮层传至皮下中枢,抑制膈肌痉挛。但有高血压、心脏病人应慎用。
3.伸拉舌头法
打嗝不止时,用一块干净纱布垫在舌头上,用手指捏住舌头向外伸拉。此时,会感到腹部有气体上升,打嗝自然消除。
4.喝水弯腰法
将身体弯腰至90度时,大口喝下几口温水,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缓解膈肌痉挛,瞬间达到止嗝的目的。
5.喷嚏止嗝法
打嗝时,如果想办法打个喷嚏,就可以止嗝,可以用鼻子闻一下胡椒粉即可打喷嚏。
6.压舌法
用干净的勺子把舌头紧紧地压住,3分钟以后,打嗝一般会停止。
7.食糖法
取白糖50~克,分2~4次放入口中含化,半小时内禁止摄入其他食物和水,但此法患糖尿病者及糖耐量异常者慎用。
8.堵耳法
用手指堵住耳朵,从而抑制迷走神经末梢的活动,阻止打嗝。
编辑:俊审核:婷
来源:广州日报
医院综合整理、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白癜风能治好嘛北京白癜风在哪里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