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杨桂香搁浅在时光的大院

时间:2017-3-28 2:45:26 来源:声带麻痹

东方散文冬季版

搁浅在时光的大院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熟悉的声音和旋律像是从悠远的乡间林荫道传来,亲切而清新,透着泥土的味道。

忽然儿时那些温暖的片段洒满整个记忆!

那时整个机关院子里,住着我们五个小伙伴,就我一个女孩儿,两个男孩和我同班,另外两个分别是侄子和弟弟。我就这样混在男孩子堆里成长。伙同他们一起打梭,滚铁环……玩着男孩子的游戏。好在女孩子的气质根深蒂固,依然成了他们照顾的弱女孩。

院子东边靠墙根有一绺空地,草木旺盛,那也是我们唯一能闻到田野气息的地方,在那里见识了香茅草,也珍宝似的拿个小铲子争相挖取位数不多的辣辣吃,那味道果然没有辜负它的名字,带着泥土香的辣味,好喜欢那样接地气的味道。

我们也常常围在那块空地玩过家家的游戏,用石头、土块围成院落,隔成房子,用杂草、野花、布头等装扮陈设,然后互相请客,煞有介事的跑到对方“家里”,邀请去家中做客,然后摆上争取来的辣辣、红个子等作食品请客人品尝。偶尔也会发生不愉快,为了一小块领地被占,谁多分了白花子草而彼此不说话。但好的、坏的情绪都没心没肺,如同过雨一般来去匆匆。

记得有一次斌家中的小猫咪突然死了,他哭得稀里哗啦。他家是河南人,一家人爱听河南梆子,他家的收音机里时不时传出那么一段。可惜的是听不懂,只是听见高昂激动的唱声,在琴声、鼓声、板声的伴奏下,热闹得很。不过,我从这种戏曲的唱腔声中,隐约地品味到,或是向人们叙述一个壮烈的故事,或是一出悲剧戏,细听还是蛮有味道的。他家的男女老少一出口也能来那么几句,总是让我艳羡不已。可那天,斌和他哥哥一样神情凝重,非常正式的将猫葬在我们经常玩的空地上,他说这里草茂花盛,猫咪住着舒适,并立了一块写着“猫之墓”的碑。所谓的碑是用木片制作的,他们哥俩费了好半天的劲才用小刀刻制而成,然后用墨汁涂成黑色,他俩在“墓前”哭了好久,眼睛肿得像桃子,弄得我们手足无措,跟着悲伤了好几天。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动物的生死之事。

同时我也从他家的奶奶眼里看到了另一种对待生死的眼神。她的目光是凄惶的,却又是淡然的,仿佛眺视远方,看着一个熟悉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视线里……

他家的奶奶是个居士,常年吃素,与家人分开吃,单独的锅灶,平时只食用青菜,少许清油,加点盐。起初我是大惑不解的,怎么一家人会分开做饭,分开吃?因为斌的母亲是和蔼可亲的女性,尽管河南人说话的口音让女人失去了几分固有的柔和,但面相是慈善的。后来听大人说了,幼小的心灵里才第一次有了与我们回族不一样的另一个宗教信仰的概念。每次进她家奶奶的屋子,都能闻到一种奇特的味道,说不上是好闻还是难闻,就是与别家的味道不一样,至今也未曾搞清楚哪里不一样。只是记忆里飘着不一样的气味,或许是她所信仰的宗教的味道,就像回族家里常常会有的卫生香的味道。

钰的反应是强烈的,带着聪明透的那种调皮,竟然也会掉眼泪,而且还是躲起来。接下来的几天他都窝在家里,未曾谋面,这是极其反常的,没有了河南口音,没有了钰的踢踢跳跳,我的日子是孤单的、百无聊赖的。

直到有一日,钰好听的普通话在机关大院中间的花园里闹起来,我们才又恢复了往日无忧无虑的生活,逐渐淡忘了猫咪的事情。

钰的母亲是北京人,所以钰也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带着浓浓的京味儿,那柔软的儿化音,让人听了心里如沐暖阳,与我们宁夏硬硬的语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时候也会跟着他学舌,但就是说不出那种感觉来。

钰的哥哥姐姐是高挑的,但钰例外,矮矮小小的,我们偷偷给他取了个绰号“王矬蛋儿”。钰的哭闹是任性的,跟人犯急的时候两脚跺跳的比谁都高,时不时会从他家小家属院里传来独特的北京味儿的“我不!我不!我就不……”的声音,紧接着就是他父亲母亲带着训责味的安抚,然后他渐渐平息。

钰的调皮是活跃而有节制的,并非那种野性十足,而是很招人喜欢的那种。上小学时,他经常会欺负女同学。每次女生跳皮筋跳的正酣,他会突然窜进去,致使正在进行的一局“死”去,女生反击的尖叫声锐利刺耳,他得意的跑到远处哈哈大笑,仿佛在捣乱中获取最童真的快乐!她也会打女生,其实所谓的“打”,不过是跑到女同学身后,轻搡一下,或者轻拽一下发辫,随即逃开,等女生尖着嗓子抱怨结束,又都黏到一块儿嘻嘻哈哈。

他唯独不会欺负我。有一次,他站在离我远远的地方,扯着嗓子向我宣告:我不敢打你,因为你有白血病呢!那时我鼻子时不时会流血,尤其到了夏天,与别人相比没那么容易止住,去医院检查,也没有什么结论。每次迟到站在班级门口喊报告,我是唯一一个不仅不会挨老师批评,反而会被老师关问的人。偶尔老师还会叮嘱一句:多喝晾凉的白糖水!弄得像一份荣耀似的,被其他同学羡慕不已。因为老师知道,又是我鼻子流血导致迟到。

那时正盛演《血疑》,山口百惠饰演的女主角大岛幸子患白血病,每逢受伤就会血流不止,她的父亲大岛茂全力抢救……钰依据剧中情节给我宣判“白血病”!而我荣誉似的领受了,因为这样保证了他不会欺负我,而且别的男同学捣乱的时候,他反而跳出来保护我。

钰的母亲说不上漂亮,但皮肤细致,虽毫无修饰,却自带着大城市人固有的气质。待人也随和,见了邻里不分男女老少都会主动打招呼,就像电视剧里典型的老北京人那样热情。因了她会注射,单位里无论哪个同事,或者家属生病需要打针,她都会细致耐心的按时去家里注射。那时我忽然患了慢性阑尾炎,由于床位紧张,反而让我免除了手术的“灾难”,但需要每日注射链霉素,钰的母亲便成了我专职的注射医护,每天将一只长方形的铝盒放在碳炉上水煮,对注射器、镊子等用具进行高温消毒,待凉后拿出镊子敲碎写有“注射液”字样的玻璃瓶,两只小瓶一块儿敲,只听“嘭!嘭!”两声,前轻后重,两只瓶颈齐齐敲断,毫不含糊,我就好奇为什么玻璃瓶那么听她的话,动作的娴熟与准确无误,让我对她崇拜的五体投地。然后她将注射液吸进注射器,再推进链霉素的药瓶,反复摇晃,待白色药末完全溶解,再吸入注射器,紧接着用酒精棉为皮肤消毒、注射……每天都像不变的功课。一连多少天我不记得了,只记得针眼密集,僵硬,母亲每日用热毛巾,或者土豆片敷,但到后来,针头拔出时,药水也跟着溢出。药停了,我的病也痊愈了。儿时的记忆里,我从未看到过她的不耐烦,或者不情愿。让人觉得好温暖,像无怨无求救赎人的修女。

伴随左右的还有和我年纪相仿的弟弟和侄子,我们五个人合在一起,给整个大院带来了欢笑,也增添了吵闹。我学着男孩儿的样子和他们一起滚铁环。大家事先用石块儿,或者从学校讲台上“顺”来的白色粉笔画好轨道,用铁钩扶着铁环沿着轨道往前滚动,推得路线最长的算赢家。他们个个像是给铁环施了魔法,想怎么推,铁环就怎么走,有时还用铁钩操纵着让铁环在原地转个漂亮的圈儿,依然可以保持铁环不倒。我的神色是羡慕的,也是不服气的,但每次铁环到我手里,就变得不乖顺,好像跟我耍脾气、闹别扭,要么不按划定的路线走,要么滚两圈就倒了,我一着急就摔了铁钩,哭喊着说他们耍赖欺负我,面对我的哭腔,他们只好无奈的认输,承认是我赢了。看到我“获胜”开心的样子,他们几个挤眉弄眼,暗自偷笑。我是明白的,但我装作若无其事,兀自享受胜利者的喜悦。

但轮到抓拐,踢毽子,跳皮筋的游戏,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赢了他们。那四五个羊骨的“拐”,正面、反面、正拐、反拐……在我纤长的指尖随意纷翻;羊毛、鸡毛毽子,随着我的脚帮、脚尖任性起落;小皮筋更是不在话下,他们只好推我做“烧火”的,给他们两边都跳,我不用绷皮筋,只负责轮到谁,帮谁跳,谁跳“死”了,救“活”谁。那一刻我是自信而神气的,从他们的眼神里,我找到了被仰慕的“女神”的感觉……

我们也会做一些让大人始料不及的事情。

有一次,家里大人都不在,剩下我和弟弟、侄子在家,我们叫来了斌和钰一块儿做饭吃。弟弟和侄子负责蒸馒头,剩下我们三个负责炒菜。他俩在面粉里学大人样加入一些香油,还撒上妈妈亲手自制的香喷喷、绿油油的香头菜。开始和面了,稀了加面粉,硬了再添水,反反复复……等到软硬合适时,一大团面像座小山堆在案板上,然后他俩团成圆形放在蒸锅里开蒸。整个案板、灶台、地上、身上、脸上……到处都是面粉,看到一片狼藉,为了避免大人的责罚,我们集体动手打扫卫生消除“罪证”……我们三个炒土豆,我负责切土豆,切成大块,弟弟笑我就差切成砖块了。炒的事成了斌和钰的,他俩按大人炒菜的程序进行,只是因为我切的太大,土豆块一下炖不熟,我们多加了些水,盖上锅盖焖煮……期待的战果顺利“会师”了,土豆块儿虽大,但经过长时间焖煮吃起来却是沙沙的,极其过瘾。馒头因为未经发酵,自然不会蓬松,相反沉甸甸的,大人们回来评价说一个馒头沉的能砸死人。但因为放了香油和香头菜,味道我们还是喜欢的,每人也吃了不少,结局是不好消化……但我们每个人心里被一种成就感充斥着,连汗滴都是兴奋的!

后来上了初中、高中,虽然还在一个大院,但大家都忙各自的学业,连见面都很少了。等到上了大学,各奔东西……

婚后一次去看老妈,碰到了回家探亲的钰,昔日的小不点,“小矬蛋儿”何时起个头猛窜?俨然一个高高大大的帅小伙儿,还是一口标准的北京普通话,只是声带更变,音色沙沉,人也成熟稳重了不少,明显的事业平顺。寒暄了许久,聊到了儿时,纯真的味道依然荡漾在话语间……只是儿时的人无以齐全,彼此留着太多遗憾。而河南口音的斌从此全无了音讯。

在时光的流转里,房屋拆拆盖盖,红砖瓦屋的家属院变成了楼群崛然,昔日的大院除了方位依在,一切都已不复存在,但儿时的点点滴滴隔着年代却记忆丛生,犹如那绺玩过家家游戏的空地草木茂盛。我在他们雄性的骨子里渗透了阴柔的气质,而我娇弱的本性里助长了坚毅与韧性。就在我还踮着脚思念的网络里,而大院被时光搁浅在记忆里了……

杨桂香,女,回族,现供职于宁夏同心县教育行业。散文、诗歌散见于报刊、杂志等。鲁迅文学院第20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

扫描







































治疗白癜风的药膏
白癜风怎么能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gm.com/yszl/6209.html
热点排行
哪里治疗中耳炎效果好

医院莫属了,医院不仅有资深的专家团队、一流的诊疗设备、合理透明的收费体质……【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哪里治疗中耳炎效果好

医院莫属了,医院不仅有资深的专家团队、一流的诊疗设备、合理透……【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哪里治疗中耳炎效果好

医院莫属了,医院不仅有资深的专家团队、一流的诊疗设备、合理透……【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