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法7月1日起实施
7月1号,备受各方
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不同流派的中医或将继续焕发活力。对于广大市民而言,未来在看病就医时,或将有更多具备独特技艺又值得信赖的合规祖传中医提供服务。
问诊抓药、针灸拔罐、推拿……提供这些服务的中医诊所也将迎来新机遇。中医药法明确指出,将传统的诊所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从审批改为备案,开诊所所需要等待的时间将大为缩短。
中医药法指出,违反本法规定,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由原审查部门撤销该广告的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查申请。发布中医医疗广告有前款规定以外违法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业内人士指出,虚假中医药广告有望得到“清理”。
汛期雷电防御发生在雷暴云(积雨云)风、云与云、云与地、云与空气之间的击空放电现象,常伴有强烈的闪光和隆隆的雷声。
室外防雷
1:应迅速躲入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或者很深的山洞里,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
2: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绝对远离输电线。
3:找一块地势低洼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体前屈。注意不要人群集中在一起或牵手靠在一起。
4:在空旷的场地,不要打雨伞,把锄头等金属工具扛在肩上。
5:切忌游泳或从事水上作业,尽快离开水面及其他空旷场地。
6:雷电天气不宜开摩托车、骑自选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室内防雷
1:一定要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2:不要靠管、更不要触摸室内的任何金属管线。
3:在房间里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建议拔下所有的电源插头。
4:在雷电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5: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不要带电泼水不救火,要使用干灭火器等专用灭器灭火,并迅速拨打“”或“”电话报警。
判断雷电来了没有
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可以通过感官来估计
1:仰望天气:当空中浓密乌去(积雨云)开始堆积变大变黑、云顶发展很快时,就有可能发生雷暴,此时就要想办法尽快到安全的地方躲一躲。
2:倾听杂音:如果您从小型收音机中听到刺耳的杂音,即表示附近可能有雷雨云。
3:估计距离:判断何时雷暴将到达,最简单的方法是当看到闪电时,通过计算看见闪电与听到雷声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判断你所处位置与落雷的距离。如果间隔长,代表雷电离你远,反之则离你近。
夏防溺水刻不容缓
每到夏季,关于溺水事件的报道总会不绝于耳。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溺水已成为儿童和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远超交通事故、中毒、利器伤害等。暑假来临,要预防孩子溺水悲剧再次的发生,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长以及每位学生个体都行动起来,为孩子的安全成长撑起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
青少年防溺水措施“五不准”
1: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2: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3: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救人。
青少年防溺水措施“八避免”
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
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
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渠道、堤坝等);
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高温季节、天气多变时刻等;
7:避免到游泳池深水区、冷水区游泳;
8: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
游泳溺水多因抽筋自救方法赶紧学
会游泳者溺水通常是因为“小腿抽筋”。一旦在水中发生“抽筋”,首先要把身体抱成一团,头浮出水面,深吸一口气。然后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下肢的拇指用力往前上方拉,使拇指翘起来,持续用力,直至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反复呼吸和按摩痉挛疼痛部位,慢慢向岸边游。
如果小腿并未抽筋且神志清醒,那么可以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同时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感到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溺水没那么“戏剧化”及时辨别很关键
与电视电影中的表演不同,现实生活中的溺水者通常不会大声呼救、奋力挣扎,而是非常安静,甚至静止不动。因为人在被水淹没时呼吸困难、身体无法获得足够氧气,肌肉也会变得僵硬,喊不出来。
正因为溺水过程往往迅速而安静,如果发现有人在玩水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请拍一下他,说不定你的举手之劳就能救他一命!
常见溺水表现
1:头浸在水里,嘴巴在水平面上。
2:头向后仰,嘴巴张开。
3:眼睛空洞,眼神散乱。
4:眼睛闭上,脸无表情。
5:头发散乱在额前或者眼睛上而无动于衷。
6:竖直方向上,腿部没有动作。
7:换气慌乱,断断续续。
8:想游向一个方向,但是无法前进。
9:尝试翻转身体。
10:好像在攀爬无形的阶梯。
刻不容缓!岸上急救“四步走”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当意外发生后,首先,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外衣裤,尤其是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其次,救护者要从溺水者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手臂,游向岸边。如被溺水者抱住,应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
把溺水者救上岸后应按照以下4个步骤进行岸上急救
1:立即清除口、鼻中的杂草、污泥,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人工呼吸,同时拨打。
2:倒水:屈膝,将溺水者头向下置于自己的大腿上,按压其背部使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倒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复苏时间。
3:若溺水者昏迷,用手按压其人中穴,每分钟20-40次,注意力道不要过于强烈。
4:溺水者如果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抢救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放松警惕别太早溺水被救起后仍有风险
那些被救上岸且仍意识清楚的溺水者中,部分仍然面临生命危险。尽管溺水者已经出水,但由于少量水进入肺部,冲刷促使肺部吸收氧气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人体在数小时至一天内逐渐缺氧。这种特殊的情况通常被称为“二次溺毙”或“延迟溺毙”。
另一种离水后溺毙的状况被称为“干性溺毙”。这种情况下,水没有进入肺部,但导致喉部或声带痉挛,呼吸道闭塞。“干性溺毙”通常发生在出水后数分钟内,但也有一小部分发生在溺水后数小时内。
虽然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很小,但仍不可早早放松警惕,如果观察到溺水的人被救起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或呕吐,极度疲惫,行为异常等现象,应及时送医。
编辑:于楠楠
经济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