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万例。癌症防治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数据显示: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40岁之后发病率快速提升;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
癌症,虽然不是不治之症,但由于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留意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等到发现确诊的时候已到晚期!50岁以下,成年女性发病率均高于男性!
综合分析,中国主要的癌症负担是: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肠癌、食道癌、甲状腺癌。
肺癌
致癌因素:
吸烟、环境污染、职业粉尘吸入
癌症信号:
如果你认为肺癌一定会出现咳嗽、咯血、气喘胸痛等“肺”的症状,那就错了。肺癌的发生常常有隐蔽性,如果身体出现以下警示信号时就要注意了~
(1)发热
多表现为长期低热,体温在38摄氏度左右,以午后为多见,肺癌患者有时会出现癌性发热,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会释放一些物质,引起体温升高。
(2)声音嘶哑
突然出现喑哑,千万不要认为只是简单的嗓子发炎。当肿瘤侵犯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时,会出现声音嘶哑甚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症状。
(3)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一些肺癌患者首发症状为摸到锁骨上肿物,这是因为肿瘤细胞沿着淋巴循环而转移到身体上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而锁骨上淋巴结较为表浅,最容易被发现。
(4)头面部水肿
当上腔静脉受肿瘤侵犯时,静脉的回流受阻,会出现头面部水肿、头晕,甚至整个胸壁水肿。
(5)体重下降
恶性肿瘤是消耗性疾病,它会与正常的组织竞争营养物质,并且能量代谢快,消耗高。
防癌建议:
戒烟为首要手段,同时女性要注意防厨房油烟。
胃癌
致癌因素:
致癌物质、饮食习惯、环境因素有关,如在熏鱼、腌肉、香肠等食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含量较多,饮烈性酒损伤胃黏膜等。同时,心理、情绪也有影响。
癌症信号:
上腹痛,常同时伴有纳差、厌食、体重减轻等,腹痛可急可缓,开始仅为上腹饱胀,以餐后更明显,继而有隐隐约约的疼痛感。部分患者常有早饱感及软弱无力,早饱感是指患者虽感饥饿,但稍一进食即感饱胀。
防癌建议:
有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做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检查,胃癌高危因素包括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等。多吃有防癌作用的食品,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牛奶、大蒜、绿茶等与胃癌发病率呈负相关,是预防胃癌的理想食物。
食道癌
致癌因素:
长期吃烫食、吃得太快、太糙
癌症信号:
最初,吞咽只是稍感阻塞感,需用力或用水冲下。接着,愈演愈烈,吃半流质食物时也吞咽困难,当晚期癌组织几乎堵塞食管腔时,甚至连咽一口水也相当困难。
防癌建议:
吃滚烫食物时最好稍放一放再吃;进食时应该细嚼慢咽;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少吃酸菜和腌制食物。
大肠癌
致癌因素:
不健康生活方式、久坐不动
癌症信号:
(1)排便习惯改变
如之前排便很规律,但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里,拉肚子或便秘的情况却十分频繁;或是之前一天只排便一次,如今却要一天三五次地跑厕所。
(2)血便
很多人误以为血便是痔疮,但有时会包含癌症等重大疾病信号,不要自己下结论。
(3)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近肛门位置发生癌症,肠道会变狭窄,粪便不易通过,粪便会变细或便秘。同时,由于肠道变窄,为了将粪便从肠道中挤出来,大肠就得更卖力地排便,肠道运动变得活跃导致腹泻。
(4)持续腹泻
大肠癌导致的腹泻,常常水性粪便中混杂着血液,排便后有粪便残留的感觉。
防癌建议:
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少久坐,大肠癌早期几乎感觉不到任何症状。过了50岁,最好每年接受一次粪便潜血检查。
乳腺癌
高危人群:
母亲或姐妹得了乳腺癌的人;乳房比较结实的人;有特异的乳腺增生的人;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绝经晚于55岁的人;以及胸部因为其他疾病接受大剂量放射的人。要知道,这些是很容易被乳腺癌盯上的高危人群。
风险人群:
没有生育的女性和第一胎晚于30岁的人;10年内长期口服避孕药的人;绝经后接受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等症的人;从未哺乳的人;每天喝2~5杯酒的人。
早期筛查:
(1)每月乳房自我检查
摸摸是否有肿块,腋窝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平时发现乳房异常胀痛不适,特别是出现乳房不对称、乳头内陷、乳房表面出现“酒窝”“橘皮”时,要尽快找肿瘤科或乳腺专科医生检查。绝经前女性建议选择月经来潮后的第7~10天进行自查。
(2)医学筛查手段
钼靶检查一般用于40岁以上女性的乳腺癌筛查;40岁以下年轻女性乳腺相对致密,建议选择乳腺彩超筛查。专业医生对女性乳房的体检,一般作为乳腺癌筛查的联合手段,不建议单独作为乳腺癌筛查的方法。
防癌建议:
规律锻炼,每天坚持运动20~30分钟;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不要过胖或过瘦;避免或尽量少饮酒;尽可能母乳喂养孩子;疏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甲状腺癌(尤其15-45岁女性)
致癌因素:
碘摄入量过高/过低、女性激素分泌(15~45岁女性好发甲状腺癌)、电离辐射等。
早期检查:
女性颈前部自查:对着镜子,头稍后仰,观察颈部气管旁有无肿大,有无随吞咽动作而上下活动;用手触摸该处有无明显包块。一旦发现可疑硬结,应及早就诊。
如果发现颈部有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或出现不同程度声音嘶哑、发音困难或吞咽困难,医院做甲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B超检查。
防癌建议:
少接触微波炉、电脑等辐射。
肝癌
致癌因素:
酗酒、长期食用腌制、煎炸、熏烤类食物。
癌症信号:
早期肝癌常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腹胀、乏力、消瘦,部分患者有低热、腹泻、上消化道出血。
防癌建议:
远离烟酒,放松心态,切忌大喜大悲。
世界上最便宜的10张防癌处方:
1、每天走路0.5-1小时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曾告诉大家,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或者每周散步4小时,能使患胰腺癌的风险减少一半。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也发现,每天只要走路1小时,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几率。
2、最少开窗半小时
很少有人知道,装修污染除了甲醛外,还有一种很强的致癌气体——氡及其子体。它一般藏在花岗岩、水泥、瓷砖里,沿着这些地方的裂隙扩散到室内,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时间长了,就会诱发肺癌。
其实,只要每天开窗半个小时,氡的浓度就可以降低到与室外相同。
另外,天然气燃烧后也会产生氡,所以厨房烧水时,最好打开窗户,关闭与居室连接的门。
3、用干毛巾擦背
日本曾掀起过一股用干毛巾擦背的热潮。东京大学副校长水野教授研究指出,因为摩擦受热会激活背部皮下肌肉组织里一种细胞,能起到吞蚀并破坏癌细胞的作用。
用干毛巾两端,直式、横式反复摩擦整个背部10分钟左右,直到皮肤通红发热为止。
4、就着葱蒜来吃饭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最低的省份,是葱蒜种植大省山东。长江以北胃癌死亡率最低的4个县中,第一位的是山东苍山县,那里人均每年要吃掉6公斤大蒜。
专家指出,这和大蒜素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人体内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含量有关。
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风险会降低60%。大蒜只有被碾碎和氧气充分结合后才会产生蒜素,而且非常不稳定,一旦遇热很快会失去作用。
因此最好将大蒜碾碎生吃,或剁成蒜泥放在凉拌菜中。
5、晒15分钟太阳
在最便宜的防癌处方里,晒太阳算是做到了极致,不用任何花费,就能通过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含量起到防癌作用。
维生素D不足会增加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风险。为避免暴晒增加皮肤癌风险,每天只要晒15分钟太阳就足够了。
6、每天两杯绿茶
爱喝茶的日本人曾花费9年的时间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每天只要喝两杯茶,就能将癌症风险降低4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韩驰教授对茶叶的防癌作用进行过17年研究,他发现乌龙茶、绿茶、红茶对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肝癌等都有不错的预防作用。
不过,茶水最好不要喝太浓太烫的,否则会影响其防癌效果。最佳饮茶温度应该是60摄氏度左右,茶水浸泡5分钟后,其中有效成分才能溶在水里。
7、一口饭嚼30次
吃饭老是囫囵吞枣的人,患胃癌的几率比较高。
此外,美国佐治亚大学实验发现,唾液有很强的“灭毒”作用,能让导致肝癌的罪魁祸首黄曲霉素的毒性,在30秒内几乎完全消失。
因此,一口饭最好嚼30次,才具有防癌作用。
8、睡够7小时
美国癌症研究会调查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高达47%。这是因为睡眠中会产生一种褪黑激素,它能减缓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产生,从而起到抑制乳腺癌的目的。
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建议,最好晚上10点半前就开始洗漱,做好睡前准备工作,保证11点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
9、吃肉时喝杯红酒
用来酿造红酒的葡萄皮中,含有一种物质叫白藜芦醇,对消化道癌症有一定预防作用。
另外,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对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的推荐食用量是每周克左右,吃得过多,就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如果吃肉的时候喝杯红酒,其中的多酚就可以防止肉在胃里分解为有害物质。
10、喝豆浆可防“女性癌”
常喝豆浆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大大降低。专家告诉我们,这是因为豆浆中有一种很像雌激素的物质,叫“大豆异黄酮”,能起到以假乱真的作用,它对所有和雌激素有关的癌症都有预防作用,比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
不过,专家提醒患有消化性溃疡、胃炎、痛风的人也要少喝。
另外,豆浆最好喝自己磨的,街上卖的很多是用豆浆粉冲的,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很低。
◆◆◆◆◆
爱生活、爱养生
每天学一点、健康多一点
做自己的养生顾问,今天比昨天更美!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