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375991.html
上个月10号,医院普外科发生了一件非常严重的殴打医生事件。打人者是一位30多岁的男子,据说是一个小患者的父亲。他们科室医生描述的事件经过是这样的:
孩子4岁,经医生诊断为疝气。医生给的意见是,住院手术治疗。麻醉科张医生考虑孩子较小、麻醉操作可能会无法配合,决定采用气管内全麻的方式。另外,相关报道显示,小儿时期的脊髓仍有可能未上移,在正常位置穿刺也有可能损伤到脊髓圆锥。
脊髓圆锥,是指脊髓下端逐渐变细呈圆锥状结构。正现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脊髓圆锥逐渐上移到腰1椎体上1/3的位置。圆锥的最下端在出生后2个月至成年逐渐固定于腰1椎体下缘或者腰2椎体上缘,但也有部分小儿直至4岁才上移至正常位置。
然而,当麻醉医生和患儿家属(其父亲)沟通的时候,其父亲已经表现出非常不悦。尽管他不懂医,但他似乎有医生朋友。不知道在哪儿听说的,疝气局麻就可以。入院后,听同房间病人说半麻好、不伤大脑。因此,才有了麻醉医生给出全麻方案遭到他质疑的一幕。
半麻,指的就是椎管内麻醉,具体麻醉方式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及腰硬联合麻醉等。在麻醉操作的时候,要求患者蜷曲成“大虾”的形状,麻醉医生在后背脊椎处进行穿刺。因此,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不容有失的麻醉。一旦病人有体动或者本身存在解剖异常,很有可能导致神经损伤,这也是麻醉医生建议全麻的主要原因。
最后,好说歹说,患儿父亲算是接受了全麻。然而,说来也巧,越怕出事,还真就出事儿了:孩子在手术过程中,一切正常。但在手术结束后发现,孩子发声嘶哑、不能说话。由于孩子小,全麻尚未完全清醒或者是声带水肿等原因,一时不说话也正常。就这样,孩子被送回病房了。麻醉医生叮嘱,不要让孩子睡觉、也不要着急吃饭,之后就返回手术室进行下一台麻醉了。
术后第二天,孩子他爸爸的来到麻醉科。踹开门,点名要姓张的麻醉医生出来。张医生那时正在科里,起身迎了出去。走到门口正要问怎么回事的时候,只见来人抡起拳头就朝张医生打来。由于反应不及,张医生下巴上结结实实的被打了一拳,一下子血就流了下来。同事见状,赶快上前将打人者拉开了。
很快,麻醉科主任来了,问清事情缘由。原来,他的孩子做完手术就一直没说话,而且喘气的声音特别大。直到手术后第二天,也不能正常说话,勉强说话的时候也几乎听不清。孩子父亲问外科医生,外科医生告诉他问麻醉医生去。本来手术之前就因为麻醉方案的事搞的不太愉快。一听这话,孩子父亲一下就急了,这才有了打人的一幕。
后来经过麻醉科讨论并找耳鼻喉科医生会诊,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典型的勺状软骨脱臼,是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大部分全麻过程中,病人是无法自主呼吸的。为了保障病人的有效通气,麻醉医生会在病人的气管内插一根管子进行通气。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看似简单的结构,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有:误入食管、心律失常、导管堵塞、喉痉挛、声音嘶哑、喉头水肿、声带麻痹、溃疡、肉芽肿、气道狭窄、气管食管瘘几鼻窦炎等。
绝大部分病人都没有什么并发症,但并发症发生率终归不是“零”,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并发症发生率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孩子就是发生了少装软骨脱臼,是气管插管过程中的无法%避免的并发症。当出现勺状软骨脱臼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般都可以完全恢复。甚至有些病例未就爱处理,半年一年后也能由对侧声带代偿发声。
医生永远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杜绝所有的风险或者并发症,只有多配合医生、多理解医生,才能将意外或并发症的后果讲到最低。
麻醉MedicalGroup全新搭建全国性学术交流群,欢迎各位专家、各位教授加入~
入群请添加管理员
(禁止非医生入群)
查询往期文章方法:
①点击文章开头蓝色字体“麻醉MedicalGroup”
②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