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说说“五音”概念。中国是个文明古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悠久历史,但古乐曲是五声音阶,同西方有别。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徵、羽”了。所以,如果我们稍加留意,正宗中国古乐曲,没有”(fa)发”和“缇(ti)”两个音阶的。比如,现在还时有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来、咪、索、拉”,全无“发、缇”两音;名古曲,岳飞词的《满江红》亦然。
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故有“五音不全”成语了。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虽然有的人五音不全,但经过专业训练,一样能够发出优美的声音。
“五音不全”,四种因素导致1、孩子的“五音不全”主要体现在唱歌的音准上,会走音跑调。2、唱歌像说话、说歌,没有高低音之分,不入调。3、唱歌时音忽高忽低,唱不准组成旋律的每个音。4、孩子普通话的咬字发音不准,影响唱歌时的音准。
纠正“五音不全“,可以从四个方面训练:1、音准和听音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听音能力差的,弹和唱完全是两个调。成人可以演奏乐曲或者用录音机放歌曲让孩子听后跟着唱,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学一种乐器,让孩子边弹、边听、边唱,听听弹的音和唱的音是否一样准确。2、父母不要让孩子清唱歌曲。3、如孩子普通话发音不准,父母可选择一些儿歌让孩子朗诵,要注意朗诵时的咬字发音和声调,帮助孩子提高音准能力。4、选择适合孩子唱的歌曲,使他们在自然声区里唱歌,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唱准音。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