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学堂科学的歌唱二

时间:2021-1-27 18:46:50 来源:声带麻痹

青苗学堂:科学的歌唱

发声原理及“开”“吸”“叹”“哼”“念”的科学歌唱理念

教师简介

▲向上滑动

李小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大学生艺术团指导教师。承担大学生《音乐基础理论》、《音乐鉴赏》、《声乐演唱与欣赏》、《合唱与指挥》等课程。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杨凌示范区音乐家协会主席。

学习主要经历

先后师从于西安音乐学院李琦副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白萌及王真教授。年9月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美声方向研究生,继续师从赵惠敏教授,并得到著名旅欧男中音歌唱家刘克清教授及多位著名声乐专家的精心指导。

教学成果:

在多年来的教学及舞台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其中的发声“三部曲”,歌唱的“开、吸、叹、哼、念”及声音的“通,松、亮”等教学特点培养学生尤为成效。六十余人考上了国内国外的一流音乐学院,十几名优秀学生在全省、全国及国际的声乐比赛中荣获大奖。本人始终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除了上好课还不断地演唱叹提升,曾在马兰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演出及讲学。

主要演出及奖项

1、年6月参加《庆祝建党八十周年陕西省电视声乐大赛》,荣获美声唱法青年专业组一等奖。2、年10月组织筹建杨凌示范区女职工合唱团,担任艺术指导及指挥,并参加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在我校的大型演出。3、年7月组织策划“年北京奥运会杨凌火炬传递开幕式”的文艺节目,并组织我校职工大合唱表演。4、年10月参加第四届陕西音乐奖声乐比赛荣获专业青年美声组一等奖。5、年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安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6、年5月由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发行“感恩三秦”个人专辑一套。

科研及论文著作

(1)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参与陕西省软科学项目《乐府诗体式因素与音乐的相关性研究》省部级课题及学校《中国音乐经典》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题项目《高校爱国主义歌曲育人实效研究》。

(2)发表的文章:

在《艺术百家》、《时代文学》、《大家》等刊物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10篇(独著和第一作者)。其中CSSCI刊物1篇,核心5篇,公开发表4篇。

青苗学堂的小朋友们:大家好:

讲授“科学的歌唱”的李老师又和大家见面了!

我们上次讲了:

1、歌唱的科学站姿的六个要素:身体要直、重心要稳、两肩要松,上胸要开,面部自然,精神振奋。

2、歌唱理念:打开喉咙是关键,呼吸是基础。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歌唱发声原理和“开”“吸”“叹”“哼”“念”的科学歌唱理念。

一、歌唱的发声原理

1、歌唱的器官组成

呼吸器官:口、鼻、喉管、肺、会厌等。

发声器官:声带、喉头、咽壁、软腭、硬腭等。

共鸣腔体: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

咬字器官:唇、舌、牙、齿、喉、腭。

2、歌唱时、人的身体就是一个乐器,声带是音源体,通过气息撞击声带产生音源,音源通过气息的传入到共鸣腔体,加上咬字器官,声音就产生了!

歌唱者既是“乐器”,又是“乐器”的演奏者,所以学习歌唱就是学习制作乐器和驾驭乐器的能力。

二、“开”“吸”“叹”“哼”“念”的科学歌唱理念

1、开:打开喉咙、打开胸腔、打开共鸣器官。(与“吸”同时进行)

2、吸: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底部。(与“开”同时进行)

3、叹:歌唱时要用叹气的感觉、松弛的感觉去演唱。

4、哼:哼鸣的感觉去歌唱,也就是高位置去歌唱。

5、念:演唱歌曲前,要不断的去读歌词、念歌词,使其读音准确,字真意切,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三、发声“三部曲”练习(一腔二气三声音)

1、哼鸣训练:是获取高音歌唱位置重要练习之一。

a:鼻翼张开b:有擤鼻涕感觉

c:眉心有震动感d:笑肌抬起

e:软腭自然上提f:气息要下沉

2、跳音训练:着重锻炼膈肌的弹性和气息的灵活性,以便演唱跳跃,活泼、轻快,欢乐的歌曲。

3、连音训练:这类练习着重锻炼横隔膜的控制力和气息的保持力,以便演唱柔和、连贯、深情、深沉的歌曲。

四.歌曲演唱

《唱支山歌给党听》

杨凌高新小学五年级二班李馨怡同学演唱

《我是山里小歌手》

杨凌高新小学六年级一班杨博闻同学演唱

我们这期青苗学堂到这里就结束了

同学们,下期见

图文来源

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视频来源

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编辑

王浩宇

审核

曹方方

终审

高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gm.com/jbcs/1182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