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布卡因与丁卡因的比较优势

时间:2021-4-20 1:54:44 来源:声带麻痹

前言

有不少医生希望看到较更多奥布卡因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对经典的口腔表麻产品丁卡因。作者本人询问了绿洲公司的产品经理,他提供了一份耳鼻喉科领域的对比论文,大家可以管中窥豹。

奥布卡因在电子喉镜下喉部疾病诊治中的麻醉效果

钟庄龙,钟纯,邱永亮,杨启明,戴锋

(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西萍乡)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电子喉镜下喉部疾病诊治中奥布卡因和丁卡因的表面麻醉效果。方法电子喉镜下行喉部疾病诊治患者分别应用奥布卡因和丁卡因行咽喉部黏膜表面麻醉,观察分析患者治疗中配合程度。结果:0.4%盐酸奥布卡因组显效率为91.2%,明显优于1%丁卡因组6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P<0.05)。结论:奥布卡因应用于电子喉镜下喉部疾病诊治,其麻醉效果好,作用迅速,患者感觉舒适,无痛苦且较为安全。

关键词:奥布卡因;电子喉镜;喉部疾病;喉部治疗;表面麻醉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3--02

针对某些喉部疾病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在表麻下经电子喉镜切除。对喉部可疑病变,应在喉镜下进行活检,确定诊断,电子喉镜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方法[1-3]。电子喉镜下喉部活检及治疗患者

均需表面麻醉,丁卡因是目前应用较广的黏膜表面麻醉剂,但其吸收所引起的全身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国内外屡有报道[4]。近年来,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我科自年10月起应用0.4%盐酸奥布卡因(倍诺喜滴眼液)行喉部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下行喉部活检及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年10月~年6月电子喉镜下新生物活检患者32例,声带小结切除25例,声带息肉切除58例,共计例。其中男66例,女49例;年龄18~83岁,平均为48.2岁。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喉部新生物或声带小结、声带息肉,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0.4%盐酸奥布卡因(倍诺喜滴眼液)组,新生物活检患者18例,声带小结摘除15例,声带息肉摘除35例,共计68例;1%丁卡因(本院制剂室配制)组,新生物活检患者14例,声带小结摘除10例,声带息肉摘除23例,共计47例。

1.2麻醉及手术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头稍后仰。两组患者分别用1%丁卡因溶液及0.4%盐酸奥布卡因喷雾器口咽、喉咽喷雾2次、喉部滴药2次,每次间隔约2~3min,在麻醉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麻醉反应。我们采用经口腔插镜法,在上下牙之间

放置口垫,以保护电子喉镜。经口咽将镜头挑起会厌即可窥及喉部整体情况。窥见喉部新生物后,自喉镜导入活检钳,夹取组织活检,或将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切除。检查时若出现恶心、呛咳严重,应立即退出喉镜,加用一次表面

麻醉。若出现口唇发绀,则应予以吸氧,暂缓操作。

1.3麻醉效果判断标准[5]

显效:患者声门开放良好,配合好,无咳嗽或偶有1~2声轻咳,插镜顺利。有效:患者声门开放不好,不安静,有恶心反射及吞咽动作,插镜不顺利,有阵咳,尚能完成检查。无效:声门开放差,有明显恶心反射,插镜困难,镜体入喉后即剧烈呛咳,躁动不安,检查勉强完成或失败。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结果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奥布卡因组显效率为91.2%,明显优于丁卡因组6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P<0.05),但总有效率前者为

97.1%,后者为91.5%,经比较两者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一般表面麻醉药的作用局限于给药部位并随药物从给药部位扩散而迅速消失。如吸收入血并达到足够浓度,即可影响全身神经肌肉的功能,而引起毒性反应。除了由于品种、耐药性、过敏反应外,均与用量有关。所以选择强效、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对局部组织无刺激和损害、吸收后不易引起中毒反应或过敏反应的表面麻醉剂尤为重要。陈湘晖等[6]应用达克罗宁与丁卡因复合麻醉用于纤维喉镜下诊治,取得较好麻醉效果。但达克罗宁对声门区黏膜麻醉效果欠佳,需用丁卡因喷入声门区。国内有报道奥布卡因应用于鼓膜[7]及鼻腔表面麻醉[8],取得较好麻醉效果。而奥布卡因与地丁因一样作为溶液,应用于喉部表面麻醉,可喷在喉部任一位置。

丁卡因和奥布卡因均可用眼科和耳鼻喉科表面麻醉。丁卡因起效时间需10~15min,时效达3h,穿透力强,易被吸收入血,毒性为普鲁卡因的10倍[9],用量需严格控制,安全量为20mg,溶液浓度为l%时,不宜超过20ml。少数患者对丁卡因耐受力差,即便在安全范围内也可能发生中毒样反应,甚至衰竭而死亡[4]。奥布卡因即丁氧普鲁卡因,常以0.4%溶液用于眼科小手术,作为眼科最好的表浅麻醉剂,在眼科领域内效果突出,于90s内滴入

3滴,5min内即产生良好的局部麻醉效果,1h后恢复,最大安全量为mg,常常以1%溶液用于耳鼻咽喉科表面麻醉[10]。其作用迅速,平均起效时间为24s,无痛持续时间约14min,麻醉效果约为可卡因的20倍,对角膜,结膜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刺激性小,且对神经末梢无损伤。

在电子喉镜下行喉部疾病诊治,若咽喉部麻醉效果不好,患者因恶心呕吐不能合作,则需改用全身麻醉,大大增加患者麻醉风险及医疗费用。我科自应用奥布卡因以来,尚未发现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且麻醉效果好,患者均能在表面麻醉下成功完成治疗,患者无需住院,无需全麻。值得在耳鼻咽喉科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省略。

如果您对新型强效合规的黏膜麻醉剂感兴趣,请联系,加入“奥布卡因临床研讨群”我们可以提供各类支持,包括引荐资证照齐全的供应商。

本订阅号只针对牙科专业人士。

图片为本文作医院与沈阳绿洲制药的赖总一起切磋口腔表麻技术,一起共商牙科表麻的发展前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gm.com/jbcs/1240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