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毁掉罗曼蒂克(影评)
韩鸣歌
要毁掉罗曼蒂克,首先,得有个让人称羡的好东西。
查下英文字典:
Romantic
adj.多情的,浪漫的,风流的,关于爱情的
n.浪漫的人,爱幻想的人,浪漫主义者
再查一下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以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特色:想象瑰丽,手法夸张,热情奔放
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自由,平等,博爱”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
好,现在我们可以看看导演程耳是如何毁掉罗曼蒂克的。
薄荷绿的小轿车行驶在芦苇丛中,车灯照出两条笔直的光芒,衣着华丽,首饰璀璨的女人,这画面顿时就让人想起了《一步之遥》,只不过姜文与舒淇是坐着车去奔月的,是去追求罗曼蒂克的。之后,整部电影也如《一步之遥》一般陷入非线性叙事的故作复杂中。
故事放在年代,一个动荡的历史环境,创造出一个“消亡史”,此类人物命运必将染满悲剧色彩。
不用分析时间线,就从人物脉络和情节点转换就能看明白这些小故事所拼凑成的消亡史。
adj.多情的
电影里的女人都是多情的。
陆先生姨太太老五,陆先生的妹妹,大哥的女人交际花小六,妓女,电影演员吴小姐。
老五爱陆先生,一腔痴情,为了陆先生去枪杀投靠日本人的二哥。独坐到天明,穿上华丽的衣服,平静地涂好鲜艳的口红,然后身中数枪,走向死亡。老五体内迸发出的鲜血是嫣红的,道具上没有用正常透明血浆的颜色,那血艳丽的不像话,这算是一种唯美的惋惜吗?
日本妹夫心里已决定杀掉陆家上下,不知情的陆妹妹还在考虑最近又胖了点应该去制定几套新旗袍才行,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却早已背叛。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们,阳光照在大门口,照在她身上,那是一种看起来甚是冰冷的暖光。在小六成为日本妹夫的禁肏后,完成了陆妹妹血漫满屏的特写,血液混着眼中滴落的泪。
交际花小六想摆脱大哥的束缚,追求自由,是看不清现实的妄想,花痴的风骚娇媚最终在痛不欲生的囚禁后变成了呆滞冷漠的阴狠。
童子鸡跟妓女好了之后将乡下的未婚妻瞬间抛弃。,而妓女在电影未交待的支线故事《童子鸡》里,走向凄凉的终结。
吴小姐去找陆先生救她丈夫时的无措与见到王妈的故作从容,在其先生虚伪的花言巧语后,走进戴公馆的吴小姐带着一身环佩叮咚,笑得附有深意。
另说,电影开场要被杀掉的官员死前看着青涩纯情的童子鸡说我觉着你像我那儿子,一般桥段到这里肯定是一副难以言喻的悲情气息,而电影里,是一铁锨又一铁锨的钝击和脑浆血液迸出的声音。
毁掉所有的多情。
adj.风流的
小六风流成性,和小六风流的男演员被一枪爆头。小六连“不自由的自由”都失去的一干二净。
陆先生的儿子在几秒中的镜头里展现出了一个风流倜傥少年郎的模样,再出现便已倒在血泊中。
adj.关于爱情的
吴小姐丢了爱情。
老五看着陆先生说“你做什么我都不会生气。”然后,为爱而死。
陆先生看着撩拨自己的交际花小六笑而不语。在战乱之后找到小六,他独自伫立窗前不发一言。
n.爱幻想的人
小六是个爱幻想的人,她想演戏,她会思考自己应该怎么“死”,“我是自杀呢?还是被别人杀死的?”一大家子人吃饭,她当做笑谈一般说完故事后又说,“我想我可能没死,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活了下来。”一语成谶。
马仔跟童子鸡吹嘘,满嘴跑火车,对童子鸡好,面包给他吃,给他找女人,中枪后又把童子鸡压倒,替他挨枪子儿,然后,倒在血泊中,死的透透的。
说转折细节:
潜伏在陆家的日本妹夫有一只黑猫,一只听得懂日语的黑猫,黑猫寓意不详。
要开东亚共荣银行的日本眼镜男去泡澡,特意给了一个走路加入水的长镜。
吴小姐说“哪里的人就喜欢吃哪里的菜。”
这三处情节点指向日本妹夫,潜伏者渡部。渡部是个什么人在开场特写镜头就看得出来,讲着关于王妈的一个笑话,然后和官员一起笑,笑了之后表情顿时转向阴狠。
和日本眼镜男一起泡澡的移镜头里,渡部从水下浮出。
渡部一直在做日料,扮演着一个假好男人。
预告和海报里不难看出程耳在用一种暴力美学来毁罗曼蒂克。
花香,香水与脂粉的气息,血和火药味混在一起。
然后是蔓延的血海。
撕毁的壮美感是如此令人难忘,可惜偏偏将重要转折点放在一个邋遢的故事里,小六与渡部的故事打破了前半部分一直在塑造的一种神秘与剧情紧张的高悬疑感,到了这里,有些低俗,但这低俗也许就是一个大时代下一些小人物的实质了。
平等与博爱
电影里没有平等,那个时代没有平等,男权时代,女人依附于男人,哪怕是家里人人敬三分的王妈也是听从于陆先生,一大家子人,二哥,老五,小六的叫着,最终还是因为一个个的背叛崩塌成一片荒凉景象。王妈带来了一个个性十足的车夫,这个车夫在所有的关键环节都没能掉链子,并且幸存到了最后。
没有博爱,陆先生得知渡部的真相,面对自己养了多年的外甥也能毫不犹豫的杀掉。枪声结束了所有故事,唱诗班儿童的歌声带着森森冷意,一身黑衣的陆先生离开了上海。
电影里不乏导演的故弄玄虚,敢于把这样一个故事剪辑成这个样子也是在挑战观众的耐心,不是烧脑,只是单纯的跟观众玩个游戏,好歹故事都是真的,要像《一步之遥》那样搞几个假故事掺和进去,那才是真正的找事儿。至于那句“这是艺术片,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不知是他的自负还是自嘲。这片子画面精致华丽,有他想要的艺术性,也展现出了高格调的模样,其它的,管他呢,反正都是要消亡的。
韩鸣歌,长安大学新闻艺术与传播学院届。
《申申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