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寂寂,禅意飘飘
丝竹落座,且慢,且听
古乐穿越千年
萧声一起,依然微醺醉人
现代的生活人人事事都在追求快,古乐的精神早已难觅踪影,给自己的人生画卷一点“留白”的时间吧,听古乐静静心,亦整理亦休息,亦养性亦怡情,一个晚上的时间,让它完全属于自己。安静的聆听美,耽于美。
演出时间:年10月29日(周六)晚8点
演出地点:郑州大学老校区南门城市之光书店二楼
票价:50元(会员40元)
走心、静心、润心、安心……
细细品味,禅意飘飘,绕梁三日而不绝。
张伯鸿,独立陶埙制作演奏师,专注埙制作技法的发掘和重建十年之久,在埙体设计中引入现代元素,为拙朴的器身增添独有的变彩妙韵。
擅长埙箫管乐演奏、音乐创作,理论研究
代表单曲:《北望烟尘》、《花飞尽》、《阳关调》、《追忆》。
撰有大量关于埙的理论文章
张伯鸿老师演奏试听:
张伯鸿老师陶埙作品:
关于古乐,箫大家都比较熟悉,在许多影视作品与武侠小说中也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写道:“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通过家家的箫管弦歌,描绘出一番喜乐的太平盛景。
又是一年中秋贾家败落之时则成了:“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古乐在不同的情境下散发着不同的魅力。
萧声扬,层次分明,幽深高古。音乐意像:白袍书生,手持画笔,宣纸之上,和琴萧之声,笔走龙蛇,水墨丹青,从容华贵,淡雅而宁静;气质很中国,很传统,很士大夫。
关于埙,起初是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顶端为吹口。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骨制以及竹制等。
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首次发掘是在西安的半坡遗址,该遗址记载了大约年前繁荣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人类文明。
我国古代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种,称为八音。八音之中,埙独占土音,在整个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古人说:“正五声,调六律,刚柔必中,轻夺迷失,将金石以同恭,启笙竿于而启批极”,把埙看作与钟、磬一样,具有同等地位。
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独特的音乐品质。埙的音色特殊,一吹起来就能听出是“远古的声音”,从某种意义上说,埙不是一般用来把玩的乐器,而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
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更使我们体会到一幅朦胧而另人神往的艺术画面:秋天是金黄色的,是冷静的,是另人深思的,时光流逝,又有一种淡淡的悲凄和感伤。秋风扫落叶的现实,又使人平添几分愁绪。这就是埙的声音,这就是立秋之音。
感谢转发此文与推荐“城市之光”银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中药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