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冬季谨防咽炎发作
进入冬季气温降低,人一不小心就容易受凉感冒,会出现鼻塞,咳嗽,咽喉部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虽然不严重,但不治疗就有可能发展成慢性疾病,比如说,慢性咽炎。今天我们就请到了耳鼻喉科的专家和大家介绍一下,在冬季如何预防咽炎。
咽炎和喉炎还是有区别的,临床上咽炎分为咽部发炎,有的老百姓不了解,喉炎非要有声音嘶哑才能称为喉,否则就是咽炎。临床上咽炎症状比较突出,有的人感到喉咙不舒服,有的人感到喉咙发干,有的人感到吞咽有感觉,进食不影响,像这种情况多半都是咽炎,中医称它是抿合器。喉炎多半发生在用嗓过度,比如老师一堂课讲45分钟,一个上午讲两个小时,声音就吃不消了。主持人一样,上午主持下来嗓子也会感到不舒服,休息一两个小时以后会好一点。包括一些歌唱家,很多歌唱家倒嗓,就是经常嗓子发炎。
咽炎一般生活中大家不会太在意,稍微有点不舒服,联想不到去正规治疗。一般症状不突出,不明显的,可以自行喝一点中药茶,比如生甘草,玉胡提,金银花,野菊花等等。可以用一两样泡茶喝,是治疗咽炎的一种方法。如果症状比较突出严重,医院看看医生,尽早得到治疗,它病情发展就影响喉部。目前治疗咽炎的方法,首选,是中草药,包括现在儿童咽炎都是用的中药。比如说发炎了,蒲地蓝是中药,包括金银花也是中药,中药是首选。西药不是说不可以用,如果小孩发烧了,急性炎症化脓了,这种情况考虑用点抗菌素。现在是不主张多挂水,适当用点抗菌素是必要的。
如果症状再突出,要进一步检查有没有中毒症状。小孩子容易引起扁桃腺化脓可以引起败血症,这些要重视。如果声带毛病,有小结或者声带有肥厚,就要注意了。讲话声音要小一点,经常保养,不要大声喧哗,用嗓不要过度。出现声带息肉,建议早一点把它去掉,现在仍然可以主持节目,可以唱歌,不要想到动手术,会影响以后发声。
在生活中除了我们职业相关之外,其它方面也应该注意一些。比如说,在一些人群当中,空气污染,这是第一。尤其大气污染这么严重,对各种人群,都可以造成咽部炎症。第二,个对气温的急剧变化,咽部炎症以后,可以引起喉部病变。第三个,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跳广场舞,户外锻炼,建议在上午9点左右,晚上不要太晚,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尽量不要到户外活动,还是在室内比较好。老年朋友特别喜欢起大早锻炼,建议9点左右,空气是比较好的时候。
生活中咽喉部的保健方法比较多,除了中草药治疗以外,适当地在家里放一个加湿器,使空气不要太干,这对咽喉部有好处。第二个,适当进行喉部穴位按摩,这个地方有两个神经,是喉上神经,喉房神经,这个地方反复轻度按摩,对咽喉部有好处。第三个,建议经常不断用一点中草药泡茶喝,也起到保健作用。不要相信那些不失广告,小摊贩推销的那些药,这个情况不可信。要相信科学,能治病,医院找房主任这样的资深的医生,开一些正规的药材。
另外可以适当锻炼身体,做做保健操。除了职业,空气质量,还有其它导致咽炎的原因。咽喉部本身疾病,咽喉部急性炎症,化脓性扁桃腺炎,急性咽炎,包括其它肿瘤,喉部会厌囊肿,淋巴病,喉部肿瘤,声带息肉,声带小结,都对声带和咽部喉部都有刺激。像这种情况发现了,医院去就诊,越早越好,防止发生其它病变。
详情请收看城市频道17:30《天天健康》!延伸阅读1、多喝水
多喝水,多喝点水总是没错,无论何时何刻都不能让身体处于缺水状态。此外,用盐水熏蒸喉咙也是缓解病情的好方法。可用一个大碗盛放一些煮沸的盐水,张大嘴对着蒸汽吸气和呼气,每次大约10分钟,每天至少2次。少说话,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必须说话就尽量少说,避免用嗓过度。尤其是教师职业,应适当调节自己的课程。多休息,少操劳,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时常饮用清凉润喉的饮料和水果。忌食过冷、过热、油炸或辛辣的刺激性食品。三餐规律,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也不长期饥饿。规律作息,打乱了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会破坏体内的正常调节机制,使身体抵抗力下降,易受外界致病因素侵犯,使咽部炎症久治不愈。建议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3、良好心态
良好心态,研究显示,心理因素与慢性咽炎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慢性咽炎好发于绝经期的妇女和内向寡言的青年女性。戒烟戒酒,摒弃不良的嗜好,烟酒既可刺激咽喉,加重慢性炎症的病情,又可使机体功能受损,对肺、肝、胃等内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应坚决戒除。
4、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室内保湿,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把有刺激气味的物品放在室内。冬季用暖气取暖时应注意室内不要太干燥,可使用加湿器,或者在睡前放在暖气上块湿毛巾,以保持空气湿润。也可以趁中午休息时间到户外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口腔清洁,早晚用淡盐水漱口,漱口后再喝一杯淡盐水,为咽部杀菌、清洁和湿润,有利于改善咽部的环境,预防细菌感染。同时,防治口鼻疾病,消除炎性病灶,对防治慢性咽炎也不容忽视。
《天天健康》节目
如您与我们商务合作
方式一:
洽谈
方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