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却又高发,作为人体发动机,甲状腺却又是最易遭到疾病侵袭的部位。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进行的《社区居民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甲状腺结节中有5~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良性结节会产生继发性恶变,有2%-17%的可能恶变致癌。
“我们临床发现,很多市民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症状,却担忧传统手术留下的伤痕,迟迟不愿意处理,这更为身体埋下隐患,”医院专家表示,由于早期甲状腺结节无症状,很多患者轻视疾病,忽视治疗,整体规范治疗率不足5%。严重者造成患者发音障碍,呼吸不畅,胸闷、气短及刺激性咳嗽、丧失劳动能力等,甚至癌变淋巴转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其实,目前该院率先引入的超微创—RFA超导射频消融术,已能完美化解传统手术缺陷,不留任何疤痕的情况下消除身体内隐患。 疾病扫描—公众最应警惕甲状腺结节恶变致癌 以前很多人做体检,很少会想到也为自己的甲状腺做做检查,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自己的甲状腺健康,结果一检查,相当多一部分人竟然发现自己有甲状腺结节,于是他们不禁担心:甲状腺结节到底意味着什么?甲状腺结节会不会是癌症啊? 甲状腺分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大多数属于良性结节,然而也有一开始就是恶性结节,再微小也是癌症(甲状腺微小癌)。不管是良性结节还是恶性结节都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到医院及时采取治疗,进行积极系统治疗。 多数甲状腺结节隐匿生长,被发现时并无症状,但不能以此排除恶性。若肿块生长速度快,合并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咳嗽气短,既往有甲状腺癌的病史及家族史,或者接受过头颈部和上胸部放射治疗的,需高度警惕恶性可能。儿童期出现的结节50%为恶性,发生于青年男性的单个结节,也应警惕恶性的可能,如果新生结节或原有的结节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应怀疑恶性病变。按照国际指南,对于甲状腺结节1cm以上、B超提示有钙化的、有甲状腺恶性病家族史的应该尽早采取治疗。 许多患者在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多数会被建议定期复查,长期观察。这是因为传统内科治疗用药无法消除结节,外科开刀手术对此时的结节无法切除,解决不了问题,但又担心是恶性结节(甲状腺微小癌),或随着时间延长继发成恶性结节(甲状腺癌)。恶性结节即甲状腺癌还会产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远处转移,预后很差。 不少患者陷入治疗的误区,长期不断复查,终日惶恐结节恶变致癌。等到结节长到一定程度大的时候再进行开刀手术,留下难看的疤痕,以及终身性甲减需要终身服药。更甚至等到最后结节恶变,开刀也不能切除干净,癌细胞随血运转移扩散,从而更加难以治疗,危害生命,但为时已晚。 八大隐患—甲状腺结节无症状时期危害也很大 人体分布着许多腺体,主管不同的内分泌“领域”,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其中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大的内分泌腺,它通过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有了它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才得以正常运转起来,因此甲状腺被形象得称为人体的“发动机”。它犹如人体的“生命腺”,出一点毛病就可能影响一生的健康。 很多人对于甲状腺疾病不太关心,特别是对于甲状腺结节之类的更不在意。这是因为,甲状腺即使有病了,也多不会发出明显的疼痛、肿胀之类的信号。正因为如此更容易被轻视,忽视治疗,危害也就更大,主要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严重影响正常社交:患上甲状腺结节后,会出现心烦易怒的情况,说话声音很高,喘气声音很粗,常表现为爱发脾气,极易与人吵架,极大危害与家人及他人的关系。 2、影响工作效率:患者睡不着觉爱做梦,导致工作时效率低下,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3、压迫神经:可引起声带麻痹(多为一侧),患者发音嘶哑。压迫颈部交感神经节链,可引起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眼球下陷、瞳孔缩小,眼睑下垂、面部少汗等。 4、压迫食管:引起吞咽时不适感,吞咽困难。 5、压迫颈深部大静脉:可引起头颈部的血液回流困难,患者面部呈青紫色浮肿,同时出现颈部和胸前浅表静脉的明显扩张。 6、压迫气管:自一侧压迫,气管向另一侧移位或弯曲;自两侧压迫,气管狭窄,呼吸困难,可导致气管软化,引起窒息。 7、恶化癌变伴随转移:发展到一定程度,甲状腺结节会出现恶变情况,最后变为甲状腺癌,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甲状腺癌细胞可转移身体各个部位。 8、极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病、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误区解读—甲状腺结节开刀手术存在诸多弊端 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主要以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组织为主,却容易产生系列隐患:一是甲状腺术后的发声效果差,造成沙哑;二是手术风险大,切除后易留下6—10cm的疤痕;三是复发率较高,一旦复发就会导致二次手术。此方法不仅会产生甲减等并发症,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已经是一种逐渐被淘汰的治疗方式。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很容易复发,这是因为如果手术切除范围不够彻底,则极有可能残留增生的甲状腺组织和微小结节,而术后甲状腺素制剂的抑制治疗对残留的病变组织影响有限,所以术后复发率较高。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说话会比较吃力,这主要是因为甲状腺结节手术时为了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往往对它进行解剖,这样可能会引起喉返神经的水肿或影响它的血供,以至于会出现说话比较吃力的现象。 甲状腺结节术后会出现手脚发麻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结节手术中必须切断某些血管,造成甲状旁腺血供受影响所致。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切口会肿胀发硬,甲状腺结节手术要大范围地分离切口上下的皮瓣,易造成切口周围组织的水肿。特别是那些中老年妇女,因为皮肤比较松弛而且脂肪组织较多,故切口很容易水肿。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吞咽会有牵拉感甚至咳嗽,这与甲状腺结节术后正常的疤痕收缩反应有关。这一创面与颈部的切口一样需要经过正常的疤痕反应才能复原。疤痕反应过程会收缩,牵拉创面附近的气管,造成吞咽时的牵拉感,甚至会刺激气管引发咳嗽。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由于切除了甲状腺组织造成甲减,需服用甲状腺素制剂,主要的副作用有头痛、心悸和高血压。需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以免剂量过大而出现药物性的甲亢。 应对方案—超微创革命,结节再小射频消融已能治 “甲状腺超微创精准可视微波消融术”是南医院重点引进的甲状腺外科诊疗国际前沿技术。年国际内分泌学会(ISE)国际大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大会主席PaulM.Stewart就“超导消融术”在临床治疗甲状腺囊肿、结节等方面取得的疗效,做了详细的报告,大会充分肯定了“超导消融术”的治疗优势和成果,并将其列为ISE推广技术。南医院开拓创新,积极与国际前沿技术接轨,率先引进了这项领先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甲状腺超微创精准可视微波消融术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采用微波消融仪,将直径只有1.40mm的消融针插入甲状腺结节(肿块)等内部,通过微波消融针传导电磁波,引起病灶内部带电粒子的高速运动,通过粒子的摩擦产生热量,使病灶受到热力的破坏而发生凝固坏死。被消融的结节(肿块)通过新陈代谢,血液循环至身体吸收,完全保全器官功能。同时,微波消融使周围异常组织周围的血管凝固性坏死,避免病灶组织转移。另外,可增加T淋巴细胞,NK细胞、红细胞等免疫状态,起到类似于疫苗的作用,防止复发,从而达到快速治疗、临床治愈的效果。整个过程只需要10分钟,最后灭活的病灶组织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吸收,超微创、恢复快、不开刀、不留疤。由于不损伤正常甲状腺,保留甲状腺功能,摆脱开刀术后切除甲状腺造成的甲减不得不终身服药的困扰。 甲状腺超微创精准可视微波消融术是甲状腺外科诊疗领域超微创诊疗重大突破,这种跨越式发展和质的飞跃具有划时代意义。我们,以及广大甲状腺疾病患者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见证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