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叔歌手点评我渴望的你还没有再出现

时间:2019-2-2 19:43:48 来源:声带麻痹

谭晶《定风波》

动态表现:B+音色:B+声音密度:A气息控制:A

首先我多说几句这首歌。胆子很大的直接用《定风波》为题,而通篇拼凑的俗词滥调实在有辱题目,更何况,我们都知道这还是为了个商业片的烂俗情节而点题的歌,延承下来可想而知。本就破碎的歌曲,谭晶再努力,也只能是让破碎粘起来不碎在你面前而已。

谭晶这场过于接近流行化的纯音表现整体上并未能拉近她与现场观众的距离,并不算多么成功的一次表演。呼吸吐气仍属出众奈何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强扯起来的虎皮大旗。填充的修饰痕迹又过于明显。谭晶总是毫不费力却又为了迎合观众而故作费力的渲染情绪。前几场从来没有过的齿音问题就出现了。综合起来造成了听感与歌曲审美的双重畸形。我只能用这首大俗词里面的一句来呼唤一下谭晶:我渴望的你还没有再出现……

袁娅维《Golden》

动态表现:B+音色:A-声音密度:A气息控制:B+

其实之前的返场歌手我都是不写的,但还是没忍住写几句,老话说的好:褒贬是买主儿。之前我可能说的最狠的就是Tia,主要还是因为喜欢她。大部分jazz尤其黑人jazz的音乐其实都是包装在欢愉律动之下的惆怅与悲愤。而Tia所展现的那一部分爵士更多是纯欢愉,这是Tia聪明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因为声带天生的弱点,宽厚度远不及普通西方jazz歌手,放大律动之中的挑逗与明亮是她最合理的表达方式。

她演绎的是非常袁娅维个人风格的东方二次加工jazz,已经很不容易了。你们不能要求过多。有人说你看Tia将jazz与soul结合的多么完美,我只能说我个人不敢苟同。她最终将jazz的头活生生唱成了soul的尾巴,可以理解为她本身对于jazz的热爱总是希望能够充分表现出来jazz最容易让人识别的那一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她自己知道单纯的jazz可能还跟不上目前主流受众的节奏审美。但其实节奏布鲁斯或许是一个可以折中的方式。可惜的是,她没有机会了……

再从听感角度说,Tia的纯音颗粒感是很好的奈何宽容度并不优秀。你让她展现磅礴的音乐骨架实在是出难题。比如你听Tia的怒音总是会觉得干瘪气力不足。但是在她可以控制的区域范围她的技巧是那么的优秀可以用音色将你的听觉玩弄。所以如果按照古典四美的套路来审视,Tia绝对应该是西施,捧心将你俘获;做不得昭君,英气和凌厉都不够。

赵雷《理想》

动态表现:C音色:B-声音密度:B-气息控制:B-

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我记着是不是有这样一个规则?歌手第一次可以唱自己的歌,之后都不能唱自己的歌?之所以保留着这么一个印象,因为以往的歌手都没有在第二场唱过自己的歌。但是赵雷可以,我不知道为什么?

接着说歌,那么的质朴,质朴到加上弦乐甚至都让人觉得是在破坏歌曲本身散发出来的单纯气质。然后是声音,我在上一场的时候说过赵雷的音色带着一点民谣男歌手不太多见的冷静。但是赵雷很遗憾的在这一场中丢掉了他音色里唯一可以有辨识度的东西,让你觉得这是汪峰在唱或者周晓鸥在唱。这一句是在学李志么?那么这一句好像苏阳啊……反正就是这个样子,我本来期待他翻唱的,看下一期吧。

杜丽莎《鲁冰花+真的爱你》

动态表现:B音色:A+声音密度:A+气息控制:B+

以女性的角度去演绎beyond的经典作品并不少见,但是《真的爱你》这首歌却鲜有女歌手选择。因为黄家驹赋予歌曲的雄性力量过于强大,女性尽管有少数可以体现出高亢与激情,但是音色的特质决定了赋予歌曲宽阔热血有先天的劣势。其实杜丽莎在年的时候就已经翻唱过这首歌,而这次歌手舞台上的编曲骨架仍是主要以这个版本为基础。她的女性少有的横向音域特色得以充分展现了出来。

再说同为描写母爱的《鲁冰花》的加入。其实是用以代替了年版本中的童声副歌部分。抛开表现意义的话,这段的加入不能算是成功的加入。倒不如直接沿用童声现场加入与孩童的演唱互动。那样可以表现的更为完整。而《鲁冰花》部分杜丽莎仍然不遗余力的多方位表达孩童对母爱的歌颂,但是稍微了解这首歌的人则可能会觉得略为出戏。这首歌以“鲁冰花”为题,“鲁冰花”因为是在母亲节前后开放所以被台湾人称呼为“母亲花”以代表母爱。但是这首歌最初是作为同名电影的主题曲出现的。电影中主要讲诉的却是一个自幼丧母的少年绘画天才早夭的悲剧故事。灰暗的主题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残缺不幸的家庭和屈服于权势的破碎的梦想。只是因为91年的春晚甄妮把这首歌带到了春晚之上,这首歌大火。

鲁冰花代表母亲的爱,所以这首歌成了歌颂母爱的代表作品。《鲁冰花》的母爱是自然造成对于母爱缺失的向往,是追思;而《真的爱你》中则表现的是对于母亲的感恩和祝福,因为黄家驹的母亲不顾他父亲的反对一直支持黄家驹的歌唱事业。严格意义来说《鲁冰花》表达的母爱是负能量的。所以不论是曾淑勤、甄妮还是杜丽莎唱出来哪怕是刻意的轻松方式表达,你仍能感觉到歌曲后面隐隐的一丝伤感情绪;而《真的爱你》所表达的母爱是完全的正能量。两者硬性的结合,我个人觉得并不算适合。

杜丽莎由于情绪大恸,几场中最不稳定的气息就是这场了。即使连夜赶录的第三场,也并未出现这一场的气息控制问题。证明不管是多么专业的歌手,情绪控制仍然是一个死穴。影响了听感。但是就演唱能力水平的展现而言,被淘汰,我仍然不理解。

张杰《BetterMan》

动态表现:B音色:B声音密度:B气息控制:B-

中规中矩的选歌,中规中矩的演唱。并没有祭出张杰特色的高音,一切都在游刃有余之中轻松渡过。这种表现会是张杰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表演。一点小瑕疵,张杰的有些根深蒂固的发声习惯对于良好听感有较大伤害。你们去重新听一遍,所有P开头的词,张杰总是以浓重的喷口儿唱出来。如果用较好解析力器材听的话,听到这些地方可能你都会情不自禁的把头侧开躲一下……

迪玛希《秋意浓》

动态表现:A音色:B+声音密度:B气息控制:B

《秋意浓》这首歌我听了多少遍自己也数不清,我其实不算张学友粉严格意义还有点黑,但是时代使然,《吻别》这张专辑实在是听过太多遍,而作为香港乐坛死忠粉,《李香兰》这种作品听的次数自然也不算少,所以综合下来对这首歌还是有着相当的熟悉度。桑田佳佑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名曲大师,连贯而又充满起伏的旋律能力在这首作品上有着充分的体现。

迪玛希由于语言不通的问题,只能通过人们对其音色的喜爱结合着旋律,做到这样已经是优异的表现了。但是也正如我说的语言问题,声音是其表达的工具,而本来应该作为情绪出口的语意语感表达在这个表演中同样只能作为工具来出现。用一种工具表达另一种工具,犹如隔纱望美人。

情绪全靠单个声音穿起来,难以达到中文歌听感的上乘水准。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就是由于中文发音的问题,在主歌部分,迪玛希罕见的使用出了大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华语歌手最常用的大颤音,倒也暗和了这首歌的年代感。算是一个偶得的小收获吧。迪玛希的纯音使用与混声使用仍然极出色,只是在具体到中文歌的时候无法与歌曲已经有机结合,是为了展现而使用而不是为了表达而使用。同样都是语言不通的锅。与他演唱能力关系并不大。只是客观上造成了听感的缺失。

林忆莲《我最亲爱的》

动态表现:B音色:A声音密度:A气息控制:A

听感的完成度非常高的一次表演。这首歌按照说唱艺术中的韵尾归类(共十三道大辙)中属“江阳辙”,“江阳辙”属半开口音,对咬字的要求相对较高,把握不好的话很容易变成全开口音,很多南方地区的人所谓的en、eng不分我们见得太多了。演唱的时候更容易犯错。“江阳辙”在曲艺及歌曲中往往更多用于表现略文艺、情绪低落的内容。

可以举个例子比如京韵大鼓名段《黛玉焚稿》:梦下园林草木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黛玉回到潇湘馆,一病奄奄不起床。林忆莲强调了韵尾处的部分并用了大量的浓鼻腔共鸣,将歌曲的忧郁更绑上了一层浓浓的朦胧。听觉美感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是过多的气声使用难免削弱了林忆莲声音的力量感,算是个小美中不足。不过也能理解,毕竟歌手舞台上现在的潮流是不能用喊声把你吓住,就要用气息给你弄哭……

萧敬腾狮子合唱团《你是我最深爱的人》

动态表现:B-音色:B+声音密度:B-气息控制:A

完全流行化的萧敬腾,终于能听了。强化萧敬腾个人声音特质的编配让整首歌看起来是他们在这个舞台上表现最不奇怪的一次表演。在强大的粉丝基础之上,取得好成绩也就水到渠成了。萧敬腾的纯音音色、咬字习惯、呼吸节奏节点都尚可尽管不属于耐听的范畴,但是符合当下主流受众的审美。重点是在同一个舞台上,大变化必然带来观众大认可。这套路加上“雨神”的人气,还能再多走几轮问题不大。

—END—

本文转载自“强叔音乐堂”

即日起、入驻







































白癜风怎么治疗效果好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gm.com/jbbx/9891.html
热点排行
声带囊肿会影响正常发

声带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很多人认为声带囊肿只是声音撒哑不适感,对……【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声带囊肿会影响正常发

声带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很多人认为声带囊肿只是声音撒……【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声带囊肿会影响正常发

声带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很多人认为声带囊肿只是声音撒……【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