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花脸声腔训练
宋百存
我专行大、二花脸“双门抱”兼演丑角,有一天,有位老朋友说振兴秦腔应该从花脸着手,要是花脸从声腔方面能上一个台阶,秦腔振兴就有望了。是的,花脸在秦腔戏曲诸行中最具代表性,它那粗犷、豪放的品格,象征着西北人民坦荡、落落大方与宁折不弯的胸襟和气魄。它的声腔表现比较有独特性,首先是“字正”,其次是“腔圆”,“腔”随字而出,“圆”与“正”并行,要达到此二者标准非得经过一番功夫磨炼,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毅力。
很早时期,前辈艺人们就模仿各种动物的鸣叫,借以进行声腔练习,俗名叫“拔嗓子”,我通过自己多年揣摸与实践,深感此法很有效。
①蜂鸣:舌压下腭,双唇微闭,喉部打开,由最低音开始练长音,如似蜜蜂飞动时发出的声音。以此类推渐渐由低音区练到高音区(声带的最高点)。此法叫“唤声”。
②牛哞:耕牛发出的鸣叫。舌压下腭,喉部打开,发声时先将双唇微闭,然后随音张开发“吗(ma)”字音。此法叫“温声”。
③狮吼:雄狮恼怒时发出的声音。舌压下腭,喉部打开,发声时由低音区向高音区猛冲、口腔内发出“啊——欧”音。此法叫“震声”。
④虎啸:指猛虎威慑其它动物时发出的吼叫。舌压下腭,喉部张开,口腔内发出“嗷——欧”音,从低音区向高音区冲击。此法叫“冲声”。
⑤雁鸣:指鸿雁召唤同伴时发出的鸣叫。舌压下腭,将嘴张开,喉部放松(似人欲睡打哈欠那样),效仿鸿雁叫声发出“啊”字音,用来练习喉音。此法叫“哀声”。
⑥鹰嘶:雄鹰袭击敌人时发出的叫声。舌压下腭,喉部放松。A双唇微闭,音从鼻腔向头顶百会穴贯穿发出最高音。B嘴唇张开,声音往后脑顶,贯穿百会穴再还原鼻腔内,秦腔花脸称之为“降音”。此法叫“怒音”。
⑦狼嚎:指野狼嚎叫时发出的声音。舌压下腭,喉部张开,双唇呈“O”字型,音从腹腔内发出然后猛朝脑后顶,贯穿于百会穴,意欲冲破头顶,这种方法训练口腔,腹腔音过渡到“降音”。此法叫“双贯音”。
振动声带发音的乃是气,声带通过“气冲”才能“发声”,俗话说“无气傻喊声,到老一场空”就是这个道理。故而要练好“声”必先用好“气”,常见的练“气”法有:
1.长气练法:鼻口同吸一口气,胀满腹腔,然后徐徐吐出。人体器管内有两处存气库:腹腔与胸腔。胸腔气只能保证正常呼吸,要高难度用气非腹腔气不可,用声时最好“二气”相交,对演员来说“气足声圆”非常重要,请依此法每日清晨吐纳十口。
2.刹气练法:鼻口同吸一口气,涨满腹腔徐徐吐出,当气吐至一半时紧闭口鼻,停止呼吸,用意念引导气息撞击胸腹,撑憋不住时缓缓吐出,每日清晨反复吐纳十口,增强肺活量与腹部储气量。
3.偷气练法:将舌头伸出到极限,从慢到快吸气吐气,好似猎犬奔跑时急速换气排除肺热一般。此法用于唱腔运行中气息不足时可偷气连唱。每日依此法呼吸数十口。
每日清晨练声前,应做的第一件事是扩胸伸腿弯腰;第二件事是根据以上呼吸方法练气吐纳。这样做除增强肺活量与腹气储存量外,还可将处于睡眠状态中的声带渐渐唤醒。
以上所谈可简称为“七声三气法”。“七声”是对花脸行当而言,“三气法”是对每位演员而言,今斗胆谈出,希望对同行,特别是“无声”演员能有所帮助。
秦腔哪家白癜风医院较好北京中科白颠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