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喉梗阻病人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点经验。
之所以说这个话题,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其他学科遇到这些病人,往往都会推给我们做气管插管,假设我们此时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置,很可能成为其他学科的垫背人。
甚至耳鼻喉科为主处理的事也很可能先推给我们,医院的耳鼻喉,尤其是气管切医院的耳鼻喉医师,常常说麻醉科先插上管子,我们才能切开,这时候你是先插管,还是直接要求耳鼻喉先切开呢?
他们很可能会说插上管子就安全了,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陷阱,搞不好自己就陷进去,插管过程中病人就死了。然后耳鼻喉说你看我们什么处理也没做,没有我们的事了。一切都是麻醉科的错。这种怪事依然在每天上演着。
1、那些病人可能需要我们?包括急性喉炎、喉头水肿、声带麻痹、气管上端异物、咽腔出血、气管断裂、喉或气管上端肿瘤等。
举一个例子:女性老年人,甲状腺癌术后癌症复发,喉腔和气管上端癌肿,梗阻气道,严重窒息性呼吸困难,三凹证,端坐位,血氧饱和度吸氧维持在50%,意识模糊。
CT证实肿瘤位置在3气管环水平之上,颈部尚能摸到气管环间隙。耳鼻喉要求我们先插管,怎么办?显然是不能插管的,第一肿瘤阻挡不可能顺利插进去,而来肿瘤一旦碎裂进入深部气道必然死亡。耳鼻喉必须直接切开,但是他们不愿意切,病人在死亡线上挣扎等待着。你怎么办?
2、有哪些措施可以缓解或者解决问题?此时第一选择毫无疑问是气管切开,但是常规的外科手术方法有一定困难,比如颈部原来切口的疤痕,解剖学位置改变,肿瘤的脱落风险等。可行的或许只有一个,就是经低位气管环穿刺扩张法插管。或者至少先经此插一根细的管子缓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等问题,先救命再说此后的治疗。
3、如何做?目前扩张技术气管切开已经成为危重病的常规技术,但是耳鼻喉好像对此不屑,加入你的危重病科很差,麻醉科可能就是救人的最后一道防线。麻醉医师能否学会这种技术,麻醉科能不能做这种操作,学会应该有一个说法,医院都是一个很敏感但很重要的问题。
我的病人是这样处理的:首先给外科医师沟通,是否请耳鼻喉来切开,耳鼻喉来后说自己没有能力在此处切开(我们的耳鼻喉应该是比较强大的),外科说那就只有等死了。麻醉科说能否采用扩张技术先插管救命,危重病科医师来后说这种病人他们不敢做。
在很短时间内,先用面罩尽力吸氧改善缺氧状态,加压呼吸可以进去一点气,氧合稍有改善,病人意识逐渐清晰。再次与家属沟通,说明情况,家属十分理解医师的态度,表示只要解决生命的问题,结果如何都可以接受,即使是插管中死亡也没有意见。
通过面罩吸氧病人意识清楚后,手术床头抬高到60度,病人背靠床面头后仰,一人负责吸氧观察病人。局部触摸清楚气管环间隙,局部麻醉下切开2cm切口,专用套管针穿刺,进入气管间隙后抽出气体证实位置无误,导引插入引导钢丝。
扩张钳扩大切口,病人剧烈咳嗽喷出一些痰,呼吸迅疾好转,立即插管进入气管。吸引出大量痰液,此时病人意识再次丧失,血压下降,表明因二氧化碳迅速排出导致休克。迅疾吧病人放平,给升压药输液等调整。
几分钟后循环稳定,氧饱和度95%,血气检查接近正常,意识清晰,缝合切口和管子固定,观察30分钟后转回外科治疗。据后来外科医师说病人带管子活了几个月之后死亡,家属很感激,其实家属也不知道是麻醉科救了她的命。
编辑:陈松
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如何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