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发声机理“通、同、统、痛”的同。同就是同振,让喉腔、口腔、咽腔、鼻腔、头部、胸部、腹部随着声带共同振动,还一种说法叫共鸣。沈湘叫“整身唱”——不仅是声带喉咙口腔唱,全身在放松的基础上,都成为共鸣器官。
先说声带的振动,也有人叫声门的。我不赞成叫声门,因为一提到门,人马上联想到开门和关门。确实,声乐界流行声带闭合这个概念起码有二百年以上。如美声大师加尔西亚(-)就说过:“声带闭合不良乃是声音嘶哑、漏气、发声不明亮的主要原因。”“良好的声带闭合是发声起音和唱跳音的基础。”(引自《欧洲声乐发展史》页。尚家骧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年5月版)还有一种声门闭合说法,即歌者要感到声门下有压力,这也是声门良好闭合而产生的一种感觉。正如紧闭双唇用气吹出“布布……”之声时感到口腔内有压力一样,当声门良好闭合,用气吹动声带振动时,声门下必然会感到有压力,这个感觉是自然的,正确的,是声带良好闭合的证明。
可你细分析,这种说法是矛盾的,“当声门良好闭合,用气吹动声带振动。”声门都闭合了,还能用气吹动声带,气怎么通过呢?气不能通过,又如何引起声带振动呢?用“紧闭双唇用气吹出‘布……’之声”恰好证明双唇不是紧闭,紧闭的双唇又如何发出“布布”声呢?
加尔西亚是凭想象声带闭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借助喉动态镜(即闪频观察仪)想看看声带是如何闭合的,结果恰好看到了声带振动大部分时间声带是有缝的,声带做波状运动。发胸声时,气息冲开声带下部,然后气息冲开中部,接着气息冲开上部,然后声带完全打开,接着下部收缩靠拢,然后下部先闭合(但上部还是开着),中部继而闭合,上部还是开的。发头声时,和以上过程差不多,区别就是声带开的缝比上面要窄和小。(参见《欧洲声乐发展史》页)发声前倒有可能声带闭合。
有关声带发声的机理五花八门,有的说发高音是声带边缘振动,有的说是局部振动。我们作为歌唱的主体,很难感受到声带振动,更别说是哪个部位振动了。我们的主体如果感觉到声带了,那一定是声带病了,不是小结就是红肿。就像心脏,正常时除了跳动,我们感觉不到心脏的存在,可心脏一旦病了,你就能感觉到心堵心绞痛等。
我上篇文章《气息如弓嗓是弦》用弦来比喻声带,有一点是不确切的,你拉小提琴时,只是拉弓的手臂、肩用劲,按弦的手并不会随着音升高而渐渐加强按弦的力量。可我们在唱音阶时,同一强度,随着音往上升,觉得嗓子越来越累。也就是说,歌唱、持弓(气息)的肌肉要用劲,按弦(声带)的肌肉也要用劲。正是人歌唱发声机理是控制声带的肌肉和控制呼吸的肌肉都得用劲,所以这两股劲的协调一致是歌唱发声的关键,掌握不好,尤其是控制声带的肌肉,很容易就把嗓子练坏了。嗓子坏了,自己都振动不好,如何能引带其它部位同振呢?
今年3月18日,我到北京顺义东方太阳城——李西安教授(前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人民音乐》主编)、张鸿懿教授(中国音乐治疗学创始人、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副理事长)居住的小区给一些老年朋友辅导怎么唱巫,那小区不错,有湖有树,20多平方公里适合歌唱养生。
为了让他们在没有人天天辅导的情况下唱好巫,我教了一些最简单的唱法,下面详列。
第一阶段,在全身放松的基础上,就发一个单音巫,延长四拍至八拍,音多高呢?自己最舒服的音。李西安是D。如果不知道最舒服的音在哪,可以仿打哈欠,不过将“啊”换成“巫”,因为打哈欠喉头最放松,当找到最舒服的音时音就不往下降了,将这个音延长。这个阶段一周,每天练3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练这个单音的目的一是找松的感觉,声带几乎没一点紧张感,二是找口腔、胸腔共鸣的感觉。
第二阶段,唱下行音阶3-2-1-,用巫唱。以上分析了,只有唱上行音阶,声带才越来越紧张,所以我们唱下行音节的巫,声带越来越松,同时声音也更容易进胸腔。相配的歌曲片断有《歌唱二小放牛郎》里的最后一个乐句:“放牛的孩子王二小”,“王二小”是重点,巫声发响渐慢。《蜗牛与黄鹂鸟》里中间一句:“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往上爬”是重点。《红彩妹妹》最后一个乐句:“哼呀吼嘿”唱一周。
第三阶段,用巫唱1-2-3-2-1,先上行再下行音阶,往上声带稍有点紧张感又下行,往上走音体会一点鼻腔共鸣的感觉,音往下走还是进胸腔。相配的歌曲片断有《山楂树》第一个乐句,《长江之歌》的第一个乐句:“你从雪山走来。”唱一周。
第四阶段用巫唱1-2-3-4-5-4-3-2-1,可配完整的歌。《军港之夜》、《大海啊,故乡》。经过一个月这四个阶段的基础训练,掌握了发声方法,以后可以逐步唱音域稍宽点的歌,如觉还没掌握,就把这一个月的练声曲再练一至六个月。掌握的标准是什么?第一,吸气通畅且深,呼气通障且慢。第二,声音稳定不颤。第三,嗓子没有紧张感。第四,感到胸腔鼻腔共振。
由声带振动引起全身同振说起来简单,但要做到起码要五六年的功夫。往湖里扔一块石头会形成一圈圈涟漪,声带引起全身同振也类似,不过时间要长得多。你再天才,你歌唱理论再精通,都得持之以恒,只有持之以恒到一定阶段(如六年),有一天你会突然感觉声音都打通了。
在第一阶段我一般让人想象“松”,一方面是全身放松,另一方面想象自己是一棵松树,想象松树的根,第二阶段想象松树的干,第三阶段想象松树的冠,三个阶段都练完(六年)你松树的根、干、冠就会贯通。
文/赵世民
------------------------
对本文有话要说,请直接在音乐周报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白癜风的初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