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家宝宝
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
但是疾病面前、众生平等!
比如,有些宝宝可能会因为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罹患一种叫做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疾病。
这些宝宝不仅需要忍受睡眠时打鼾、憋气和缺氧的折磨,长此以往还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幸运的是该病手术治疗效果很好!
说到手术
很多家长又开始担心麻醉的问题!
究竟是局麻好?
还是全麻棒呢?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的陈洁主任医师,听专家为我们详细讲述,宝宝需要做腺样体或扁桃体切除手术时,麻醉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吧!
陈洁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个人资料
陈洁,主任医师、副教授。
从事耳鼻咽喉临床工作近20年,发表论文近30篇,参与编著2本。对小儿各种常见疾病,先天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各种声带息肉、声带小结、会厌囊肿、喉部乳头状瘤的手术治疗等。
扫码找陈洁主任在线问诊
很多家长不了解,认为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属于“小手术”,不需要全身麻醉;
还有些家长一谈到全身麻醉,就会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更有甚者因为担心“全身麻醉会把孩子变笨”,而宁愿放弃手术治疗,继续让孩子忍受病痛的折磨。
全身麻醉:杀鸡用牛刀?
大错特错!
现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都采用全身麻醉,这不是杀鸡用牛刀,相反,这是最大限度保证手术患儿安全的需要,因而也成为当今全球普遍采用的方法。
1
减少疼痛和恐惧
如果不给予麻醉或仅采用局部麻醉,宝宝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明显感受到手术的疼痛和恐惧,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留下创伤和阴影,有的甚至一直保留至成人以后。
2
避免残留和损伤
由于孩子比较小,通常都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这就难免会造成扁桃体、腺样体组织手术后的残留,有时还会造成邻近组织的损伤。
全身麻醉:有效又安全
目前手术中采用的全身麻醉应称为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简称静吸复合麻醉。从字面上看,它包括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2种麻醉方法。
1.防止误吸、更安全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部位特殊,气管和食管均开口于此。手术操作时的少量出血、连续分泌的唾液以及冲洗伤口的清水都会流入气管,易造成误吸和窒息。
麻醉后、手术前进行气管插管,对于保证给孩子供氧、防止术中发生误吸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复合麻醉、更有效
同时联合采用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能使麻醉效果更加完善,并使得各自用药量减少,从而降低麻醉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全身麻醉:不会让宝宝变笨
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孩子全身麻醉后的智力会较麻醉前下降。而且小儿麻醉和成年人的麻醉有着很大的本质上的区别。
1
医生经验丰富
人们已认识到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理特点,一个有经验的小儿麻醉医生是整个麻醉、乃至手术成功的关键。
经验丰富的小儿麻醉医生不仅能保证手术顺利、平稳,还能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使他们更顺利地度过手术期。
2
药物有效安全
如今手术中给宝宝使用的麻醉常用药物,基本都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效果佳等特点。
而且随着麻醉理论的日臻完善、麻醉设备的日益更新、麻醉药物的日新月异,都为宝宝麻醉的安全进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各位家长不用太过担心!
如果你对陈洁主任的分享感兴趣
还可以提前报名
参与20号陈洁主任的直播活动
专家直播
用口呼吸,宝宝不仅“变丑”,还会“变笨”
关于宝宝“张嘴呼吸”的所有问题
资深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直播时间
3月20日20:00-21:00
如何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