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有甚么表现
1、临床表现
初期多无症状,几近2/3的肺癌患者在救治时已是晚期(Ⅲ期或Ⅳ期),95%的病人可有临床检查结果,原发瘤、转移瘤、全身症状或肿瘤伴随症状都可是病人的首诊症状。
原发肿瘤引发的首发症状占27%,症状与原发肿瘤的部位有关,中心型肺癌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憋气、反复发作的同一部位的肺炎、咯血或哮喘,喉返神经、膈神经压迫症状或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周围型肿瘤更常见胸痛、憋气或胸腔积液等症状。大的周围型病灶、中心坏死、空洞终究出现类似肺脓肿的表现,原发性肺癌常见症状分组。
远处转移病灶引发首发症状者占32%,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有:淋巴结、肾上腺、肝、骨、肺、脑和胸壁,产生一些相应的症状,说明肺癌已到达晚期,如:近纵隔面的肿瘤可侵犯膈神经,引发同侧膈肌麻痹,在透视下显示膈肌位置升高和反常呼吸运动;侵犯同侧喉返神经,引发声音沙哑,同侧声带麻痹并固定在正中位;压迫上腔静脉,引发头脸部及上肢水肿,静脉怒张;侵犯胸膜.引发胸膜腔大量血性积液,加重气促症状,或直接侵入胸壁,引发剧烈胸痛;上叶尖部肺癌正处在胸廓入口处,又称肺上沟癌,可侵犯和压迫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节、锁骨下动静脉,产生一系列特经、颈交感神经节、锁骨下动静脉,产生一系列特有的症状,犹如侧上肢发麻、疼痛,逐步加重难于耐受;肌肉和皮肤出现萎缩性改变,上肢静脉怒张和水肿;和同侧上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脸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
10%~20%的肺癌患者伴随肿瘤伴随综合征,最常见伴随此类症状的是小细胞肺癌和鳞癌,常见的瘤伴综合征有:肺源性骨关节病综合征(杵状指、骨关节肿痛、骨膜增生等)、SIADH(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高钙血症等,还有库欣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或男性乳腺增大等情况,约16%的病人伴随神经肌肉症状。部份患者合并皮肤病如:硬皮病、黑色棘皮病。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癌肿的部位、大小、是不是压迫、侵及邻近器官和有没有转移等情况有密切关系。癌肿在较大的支气管内生长,常出现刺激性咳嗽。癌肿增大影响支气管引流,继发肺部感染时可以有脓痰。另一个常见的症状是血痰,通常为痰中带血点、血丝或中断少许咯血;有些病人即便出现1两次血痰对诊断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的病人由于肿瘤造成较大支气管阻塞,可以出现胸闷、气短、发热和胸痛等症状。
晚期肺癌压迫邻近器官、组织或产生远处转移时,可以产生:
①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引发同侧膈肌麻痹。
②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发声带麻痹声音沙哑。
③压迫上腔静脉引发脸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④侵犯胸膜,可以引发胸腔积液,多为血性。
⑤癌肿侵入纵隔,压迫食管,可引发吞咽困难。
⑥上叶顶部肺癌,亦称Pancoast肿瘤或肺上沟瘤,可以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组织,如第一肋骨、锁骨上动脉和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胸痛、颈静脉或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脸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
少数肺癌,由于癌肿产生内分泌物资,临床上出现非转移性的全身症状:如骨关节综合征(杵状指、关节痛、骨膜增生等)、Cushing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男性乳腺增大、多发性肌肉神经痛等肺外症状。这些症状在切除肺癌后可能消失。
2、诊断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根据包括:症状、体征、x线表现和痰癌细胞检查(痰检)。诊断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步骤。
(1)X线阴性,痰检阴性
1.凡无症状但具有3大高危因素(男性、年龄≥45岁和吸烟支/年)者应半年进行70~mm荧光缩影x线摄片或胸部透视和痰液细胞检查。
2.凡有咯血或/和干性呛咳,伴随3大高危因素者应反复进行痰细胞学检查,同时赐与规则抗炎医治;可以斟酌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和电视透视。如反复痰检或镜检仍阴性,应每两个月复查一次,坚持一年。
(2)X线阴性、痰检阳性
1.排除上呼吸道和食管癌肿
2.进行纤支镜检,争取窥及亚亚段,遇可疑的局部粘膜增厚、粗糙或有血迹,须在该处作刷检、冲洗或穿刺支气管壁粘膜寻觅癌细胞。如发现局部有高低不平或粗糙明显,应斟酌作咬取活检。
3.进行电视透视,变动体位,重点注意隐蔽部位小结节灶。
4.如经以上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仍应每两个月复查痰液、电透和纤支镜检。也可作CT检查,在可疑处作细分层。定期复查延续不少于一年。
(3)X线阳性、痰检阴性
1.有段、叶性肺炎或阻塞性肺炎,怀疑为中央型肺癌者应作纤支镜检,包括经纤支镜活检(TBB),或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并反复加强痰检。
2.肿块或结节病变应作局部断层片。有条件者可作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或经皮肺活检,或抽吸作细胞学诊断。
3.连续痰检最少10二次以上。
4.反复痰检仍为阴性,而x线高度怀疑肺癌时,应作剖胸探查与冷冻切片活检。
(4)X线阳性,痰检阳性
1.积极作手术前准备。
2.疑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时,可摄正侧位倾斜分层片。必要时可作CT。对局限医院则应常规采取CT和正侧倾斜分层片、肝脏B超、骨同位素扫描和骨髓穿刺成活检涂片检查,以利制定医治方案。
3、病理概况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内者称为原位癌。癌肿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邻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淋巴、血行或经支气管转移散布。癌瘤生长速度和转移散布的情况与癌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有一定关系。
肺癌的散布情况,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从主支气管到细支气管都可产生癌肿。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央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位置在肺的周围部份者,称为周围性肺癌。
(1)分类临床上一般将肺癌分为以下4种类型。
1.鳞形细胞癌(又称鳞癌):在各种类型肺癌中最为常见,约占50%,得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男性占多数。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虽然鳞癌的分化程度有所不同,但一般生长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病程较长,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首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产生较晚。
2.未分化癌:发病率仅次于鳞癌,多见于男性,病发年龄较轻。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居中央型肺癌。根据组织细胞形态又可分为燕麦细胞、小圆细胞和大细胞等几种类型,其中以燕麦细胞最为常见。未分化癌恶性度高,生长快,而且较早地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在各型肺癌中预后最差。
3.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黏液腺。发病率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病发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多数腺癌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为周围型肺癌。初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在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初期即产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则产生较晚。
4.肺泡细胞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又称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或细支气管腺癌。部位在肺野周围。在各型肺癌中,发病率最低,女性比较多见。一般分化程度较高,生长较慢,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而不侵犯肺泡间隔。淋巴和血行转移产生较晚,但可经支气管播散到其他肺叶或侵犯胸膜。肺泡细胞癌在形态上有结节型和弥漫型两类,前者可以是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后者形态类似肺炎。病变范围局限的结节型,手术切除疗效较好。
只有初期诊断,初期医治,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要对大众广泛宣扬防癌知识。对40岁以上的成人宜定期每隔半年进行1次胸部X线普查。对已出现可疑症状如久咳不愈、痰血、肺部阴影者更应进行一系列详细检查,明确诊断。对普查中发现的≤5mm的结节,应每3个月复查1次;6~10mm大小的结节,应经皮穿刺活检,如果不能活检,应每3个月复查CT;1cm的结节,应活检。
肺癌目前采取国际抗癌同盟在年公布的TNM系统临床分期(表4~6),仅适用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多采取两期系统即:局限型和广泛型。局限型定义为:病变局限在一侧胸腔,伴随或无同侧纵隔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仅占小细胞肺癌的26%。广泛型定义为:病变超过局限型所定义的范围。
来源:络
版权申明
如何正确去治疗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病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