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用共鸣歌唱,嘹亮雄伟

时间:2019-2-2 19:43:48 来源:声带麻痹

用共鸣歌唱,嘹亮雄伟!

共鸣使歌声扩大、美化、加强,让所有的共鸣腔全部运作起来,发出混合共鸣。喉腔的共鸣是基本音,显得势单力薄,应该加上口咽腔、头腔、胸腔共鸣,让这三个主要共鸣腔连成一体。每个共鸣腔内都存在空气,当其中一个共鸣腔的空气振动频率与声带的振动频率相一致时,产生了此共鸣腔的共鸣,此共鸣腔内自己与自己又会产生多波共鸣。声带所产生的只是基音,是弱小、单薄的,但一经过共鸣腔的过滤、扩大,气势就大为壮大起来。声带的振动要积极、频率要正确、适当。

有的学员由于未能开启喉头,不能使声带处于正确、合理的位置,错误地压住喉头或使喉头上移,同时也使声带受到了挤压,其振动无法顺利地进行。虽然完成了发声,但它的振动频率不是偏低就是偏高,是极不稳定的,不能使各个共鸣腔产生共振。所有错误的发声,如喉音、鼻音、舌根音,从本质上说均是共鸣被卡住了。当然不能否定错误的发声法是有一点共鸣的,但不是完全、透彻的共鸣。

凡是真正的共鸣:有强烈的金属感、磁性,有顽强的穿透力,有传送远到距离的能力。一个人的歌声能穿过几十个人的合唱,即使不用扩音器,十几个人组成的铜管乐队掩没不了他的歌声。共鸣,意味着一个人的歌声气势与一个小型合唱团不相上下,当然这是指音量大的歌手而言,小嗓门的歌手就另当别论,但后者的音量到了他最佳音域范围内也是有震撼力的。

美声、民族、通俗唱法都讲究共鸣的运用,美声尤其重视这一点。用美声的基本方法唱民族、通俗风格的歌曲,是一个创新,取美声之长,补民族、通俗之短。美声的发音,上下贯通,挺拔,有立体感,有一种号召力和感染力。民族唱法优美、婉转、明亮,象在写诗绘画。将两种唱法溶合起来,相得益彰。

我们有两个口,外部一个口,用境子照得到,即放松、放下牙关,张开口,象一个正常的喇叭。内部一个口是指喉头,打哈欠时张开,难的是要保持这种张开的状态。内部一个口的正确状态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训练,才有深刻的理解。气过强了、过弱了,都不能获得共鸣。在空旷地上、房间里、楼道中、大礼堂里,我们所发出的同样音量的声音,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提倡在使用吸音材料、回声不强的音乐室内练习,并作为主要的训练场所。在回声大的小房间里练习,容易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的声音如雷鸣。

我们平时说话的音域不会超过一个八度,唱一首歌至少要在十度以上,少数甚至达到十六度。强度、音量大大胜过说话。歌唱是低声区偏重于胸腔,中声区偏重于口咽腔,高声区偏重于头腔共鸣。咽腔承上启下,处于中心的位置,与喉、口、鼻相通。钢琴演奏时将上盖板适度撑起,以增加共鸣箱的空间与外界空气的对流。我们歌唱时适度张开口、上抬软口盖具有同样作用和意义。

共鸣分为比较自然、舒展的,比较柔和、宁静的,高亢、明亮的,雄壮、宏伟的,节奏整齐、有力的……在同一首歌里有时有一点不同的特色、速度、力度,但这首歌的基调总是前后一致的。优秀的歌手表现共鸣的色彩有多种多样的手法。人民的歌手要将人民的情感溶化到歌声里面去,演唱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曲目。人民的喜怒哀乐,是我们用好共鸣的思想基础。歌唱是一种情绪的抒发、一种思想的表达。

共鸣十个要领:

一,共鸣的色彩与人的嗓音的天赋条件有关。

二,共鸣腔的构成,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一般都连通,有的不连通。喉腔共鸣虽小,却很重要,它离声带最近,承上启下,上接口咽腔,下连胸腔;咽腔通喉腔、口腔、鼻腔,声音需略靠后,咽腔形成声音;

三,音准决定声带振动的频率,声带的振动频率多少,是对音准的检验,小字一组的A振动频率是;

四,中声区用中、下部共鸣为主,高声区以中、高部共鸣为主,但不能完全脱离下部共鸣;

五,发低音、中音偏低时声带全体振动,发中音偏高时声带部分振动,发高音时声道边缘振动;

六,声带的振幅大,共鸣的威力就大,反之就小;

七,气息的压力、流速、流量决定声带的振幅;

八,共鸣的高低、强弱与声带有关。声带的张力与靠紧度使在气息的支持下由披裂肌、环甲肌操控;

九,共鸣的产生要口腔内五音器官的积极配合;

十,共鸣的性质应是混合共鸣。共鸣的声源是声带,动力是气息(呼吸)。

气息十个要领:

一,歌唱的气息强度与平时不同,与轻微的运动状态时相接近;

二,吸气有吸气肌群,分布在头、颈、胸部,呼气有呼气的肌群,分布在胸下部。吸与呼的肌群分工不同,但要相互配合;鼻与口都能吸气,鼻吸气更深入、充足,它唱主角,练习时可用口吸气,有助于喉部打开。缺点是吸气淺、引起口干;

三,气吸丹田,带动胸部腹部腰部一起扩张(积极),在保持扩张(积极)的状态下呼气肌群有所收缩,以丹田为中心;

四,丹田在吸气后象一洗脸盆,四周扩张、中间下沉,呼气时逐渐还原,又名横隔膜;

五,人体本身有一种弹性,能推动气息运动,但力量很小,远不如丹田大,要和丹田合作;

六,呼吸肌群必须经专业的训练才能挑起重担,不辱使命;

七,气吸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呼,不是原样返回,而是形成气团(气柱),进而音团(音柱);

八,人体第六、七肋骨间的丹田叫“中丹田”,肚脐以下二到三指处的小腹叫“下丹田”,额头的眉心腔叫“上丹田”,都是歌唱呼吸发功的部位;

九,低声区、高声区耗气大,中声区耗气小,高声区的气息压力大、流速快、更贯通;

十,吸与呼的方式分急吸急呼、急吸缓呼、缓吸缓呼、缓吸急呼·······练习时都得练,演唱时用的最多的是急吸缓呼。

运用、调控声带十个要领:

一,声带是发声三要素质之一,各人的声带的长度、宽度、厚度不同,是划分声部的依据之一;

二,声带有两片,吸气时分开,发声时靠拢,在喉头里面,当喉头打开、位置稳定时,声带才能接受气息的冲击;

三,它与舌的关系密切,舌过分后缩与伸出都会使声带附近的肌肉紧张,影响发音;

四,它与共鸣相辅相成,凡声带振动频率不当,共鸣腔就不能呼应;

五,不能用同样的声带状态发所有的音;

六,它与气息是鱼水关系,气通才能声通,声通才能使后续的气通;

七,声带是韧带,先天本钱很重要,后天训练不可少,每天唱一唱,它就不会衰老;

八,声带是肌肉,十分气力用七分;

九,全身健康,声带才能健康,要注意体育锻炼、营养保健;

十,声带积劳成疾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发声法专业、正确是最好的保护嗓子。

长按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gm.com/jbwh/9893.html
热点排行
剖析引起声带囊肿的三

很多患者对声带囊肿这个病种不了解,什么是声带囊肿?什么原因引起声带囊肿的……【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声带囊肿最好治疗方法

  声带囊肿是声带粘膜下囊肿,该病并不少见,主要的临床症状……【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剖析引起声带囊肿的三

很多患者对声带囊肿这个病种不了解,什么是声带囊肿?什么原因引……【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